一种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85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包括航电线夹盒本体,航电线夹盒本体包括线夹盒上盖、线夹盒下盖、线夹盒支柱、飞控线缆,线夹盒上盖盖接于线夹盒下盖上,飞控线缆位于线夹盒上盖与线夹盒下盖之间,通过线夹盒上盖中第一锤形收口及线夹盒下盖中第二锤形收口紧密贴合形成飞控线缆孔,飞控线缆与飞控线缆孔紧密贴合,提高了航电线夹盒本体整体密封性,防止飞控线缆松动脱出的同时能够有效防尘、防水,线夹盒支柱通过螺栓与线夹盒下盖固定连接,方便调整航电线夹盒本体整体高度及飞控线缆走线,线夹盒上盖突出有定位块、线夹盒下盖突出有卡位块,定位块与卡位块通过塞打螺栓转动连接,线夹盒上盖可绕塞打螺栓自由翻转,维护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些年来,无人机对于各个行业的应用发展日益广泛,现阶段,无人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航拍、农林植保、地质勘探、电力巡检、油气管路巡查、高速公路事故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污染环境勘察、反恐维稳、公安执法、应急救援与救护、抢险救灾、海岸线巡查等领域。飞控线缆是无人机中重要部件之一,现有无人机对于飞控线缆固定方式主要用线夹或者扎带绑定,这种形式的固定,造成飞控线缆布局及走线不便,提高了维护难度,且飞控线缆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不能够保证接头无松动,同时也做不到对飞控线缆进行防尘、防水保护,而飞控线缆一旦发生接线松动或进水等意外情况会引起飞控线缆接头失效,进而使得飞控失效并直接导致无人机炸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通过飞控线缆与飞控线缆孔紧密贴合,线夹盒上盖中定位块与线夹盒下盖卡位块之间的配合及线夹盒支柱通过螺栓与线夹盒下盖固定连接,实现了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包括航电线夹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航电线夹盒本体(1)包括线夹盒上盖(2)、线夹盒下盖(3)、线夹盒支柱(4)、飞控线缆(5),所述线夹盒上盖(2)盖接于所述线夹盒下盖(3)上,所述飞控线缆(5)位于所述线夹盒上盖(2)与所述线夹盒下盖(3)之间,所述线夹盒支柱(4)通过螺栓与所述线夹盒下盖(3)固定连接;/n所述线夹盒上盖(2)具有至少一对第一锤形收口(6),每对所述第一锤形收口(6)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一锤形收口(6)位于同一轴线上;/n所述线夹盒下盖(3)具有至少一对第二锤形收口(7),每对所述第二锤形收口(7)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二锤形收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航电线夹盒,包括航电线夹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航电线夹盒本体(1)包括线夹盒上盖(2)、线夹盒下盖(3)、线夹盒支柱(4)、飞控线缆(5),所述线夹盒上盖(2)盖接于所述线夹盒下盖(3)上,所述飞控线缆(5)位于所述线夹盒上盖(2)与所述线夹盒下盖(3)之间,所述线夹盒支柱(4)通过螺栓与所述线夹盒下盖(3)固定连接;
所述线夹盒上盖(2)具有至少一对第一锤形收口(6),每对所述第一锤形收口(6)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一锤形收口(6)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线夹盒下盖(3)具有至少一对第二锤形收口(7),每对所述第二锤形收口(7)相对设置,每对所述第二锤形收口(7)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第一锤形收口(6)与所述第二锤形收口(7)半径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线夹盒上盖(2)与所述线夹盒下盖(3)紧密贴合时,所述第一锤形收口(6)与所述第二锤形收口(7)紧密贴合形成飞控线缆孔(8),所述飞控线缆(5)穿过所述飞控线缆孔(8),所述飞控线缆(5)表面与所述飞控线缆孔(8)紧密贴合;
所述线夹盒上盖(2)突出有定位块(9),所述定位块(9)具有定位孔(17);
所述线夹盒下盖(3)突出有卡位块(10),所述卡位块(10)具有配合塞打螺栓(11)栓接的螺栓通孔(12)、螺栓盲孔(13),所述定位块(9)位于所述卡位块(10)之间,所述定位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茂林郭向群舒伟略李群常建杨承章刘凡宾辛浩达马国鹏余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