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83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设有挡雨板结构,所述挡雨板结构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之间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排风扇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形滑槽结构,所述凹形滑槽结构上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有滑动支架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的下端部位设置有一层固定板层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的下端中间部位设置有负压腔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负压风扇结构,所述负压风扇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层散热翅片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的
,特别是一种散热型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一种集电能分配、计量、保护、控制、无功补偿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控制箱,配电箱在工作时,由于内部的电器元件较多且秘籍,在电器元件工作的时候会散发大量热量,目前广泛使用的配电箱结构较为封闭,箱内空气流动性较差,配电箱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因此配电箱在长时间的工作以后,不能及时排出的热量积聚在配电箱内,直接回影响电气设备的散热功能,严重的可能会使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正常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散热型配电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设有挡雨板结构,所述挡雨板结构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之间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正面开口端设有箱门结构,所述箱门结构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排风扇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形滑槽结构,所述凹形滑槽结构上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有滑动支架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的下端部位设置有一层固定板层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的下端中间部位设置有负压腔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负压风扇结构,所述负压风扇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结构,所述散热通道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条散热条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层散热翅片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下端设有支撑腿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风扇结构上设置有一层排风扇防灰网层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门结构内侧设置有绝缘衬板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负压风扇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层负压风扇防灰网层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条结构呈S型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支架结构包括滑动块结构和所述滑动块结构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形滑槽结构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滑垫层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若干个所述凹形滑槽结构等距离的分布在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内腔侧壁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腿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层耐磨垫层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对应的所述负压风扇结构和所述排风扇结构,可以实现配电箱内部的空气流动,同时在配电柜的上端设置挡雨板结构,可以防止有雨水进入配电箱内部,在配电箱内腔的下端设置所述散热翅结构,可以配合风扇将配电柜腔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同时在所述配电箱结构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形滑槽结构,同时配合所述滑动支架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滑动板结构的安装,可以有效的进行上下滑动板之间的距离调节,防止由于放置在滑动板结构上的电器元件上下过于密集,导致散热不畅的情况出现,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并且快速的进行散热,延长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这样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支架结构的示意图;附图说明:1-配电箱本体结构、2-挡雨板结构、3-支撑杆、4-箱门结构、5-绝缘衬板结构、6-排风扇结构、7-排风扇防灰网层结构、8-凹形滑槽结构、9-防滑垫层结构、10-滑动支架结构、11-滑动块结构、12-支架本体结构、13-固定板层结构、14-散热孔结构、15-负压腔结构、16-负压风扇结构、17-负压风扇防灰网层结构、18-散热通道结构、19-散热条结构、20-散热翅片结构、21-支撑腿结构、22-耐磨垫层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结构1,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上端设有挡雨板结构2,所述挡雨板结构2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上端之间通过支撑杆3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正面开口端设有箱门结构4,所述箱门结构4内侧设置有绝缘衬板结构5,设置所述绝缘衬板结构5是为了防止当配电箱本体内部元器部件发生故障导致漏电的情况时,保证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与内部元器部件被所述绝缘衬板结构5完全隔离,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外界触摸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表面也不会触电,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安全,所述箱门结构4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上端面设置有排风扇结构6,所述排风扇结构6上设置有一层排风扇防灰网层结构7,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内腔,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形滑槽结构8,若干个所述凹形滑槽结构8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滑垫层结构9,若干个所述凹形滑槽结构8等距离的分布在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凹形滑槽结构8上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有滑动支架结构10,所述滑动支架结构10包括滑动块结构11和所述滑动块结构11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结构12。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内腔下端部位设置有一层固定板层结构13,所述固定板层结构13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结构14,设置若干个所述散热孔结构14是为了及时的将热量散发出去,协助所述排风扇进行散热的功能,所述固定板层结构13的下端中间部位设置有负压腔结构15,所述负压腔结构15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负压风扇结构16,所述负压风扇结构16的下端设置有一层负压风扇防灰网层结构17,可以防止灰尘进入配电箱内腔中,所述负压风扇结构16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结构18,所述散热通道结构18上设置有若干条散热条结构19,所述散热条结构19呈S型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15的下端设置有一层散热翅片结构20,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1的下端设有支撑腿结构21,所述支撑腿结构21的下端设置有一层耐磨垫层结构22,设置所述耐磨垫层结构22可以增加摩擦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对应的所述负压风扇结构和所述排风扇结构,可以实现配电箱内部的空气流动,同时在配电柜的上端设置挡雨板结构,可以防止有雨水进入配电箱内部,在配电箱内腔的下端设置所述散热翅结构,可以配合风扇将配电柜腔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同时在所述配电箱结构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凹形滑槽结构,同时配合所述滑动支架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滑动板结构的安装,可以有效的进行上下滑动板之间的距离调节,防止由于放置在滑动板结构上的电器元件上下过于密集,导致散热不畅的情况出现,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并且快速的进行散热,延长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这样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本体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设有挡雨板结构,所述挡雨板结构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之间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正面开口端设有箱门结构,所述箱门结构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排风扇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形滑槽结构,所述凹形滑槽结构上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有滑动支架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的下端部位设置有一层固定板层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的下端中间部位设置有负压腔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负压风扇结构,所述负压风扇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结构,所述散热通道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条散热条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层散热翅片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下端设有支撑腿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本体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设有挡雨板结构,所述挡雨板结构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之间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正面开口端设有箱门结构,所述箱门结构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排风扇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形滑槽结构,所述凹形滑槽结构上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有滑动支架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内腔的下端部位设置有一层固定板层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结构,所述固定板层结构的下端中间部位设置有负压腔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负压风扇结构,所述负压风扇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结构,所述散热通道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条散热条结构,所述负压腔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层散热翅片结构,所述配电箱本体结构的下端设有支撑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结构上设置有一层排风扇防灰网层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秀蓉邵应梅周乐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胜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