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尤焱专利>正文

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2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有铅防护层的检测室壳体,其后端装有内置X射线管球的发射机头卧置于壳体后端壁的通孔中,壳体前端壁设有X射线输出通道,通道外端壳体壁装有医用X射线直接成像板或影像增强器及医用CCD摄像头,其光靶输出端与检测机箱内的USB口、并口、串口、AV口、图像采集卡中的一种连接。整机结构简化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使用;图像分辨率精度高;X射线防护装置严密可靠,使用非常安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骨龄骨密度测定仪,特别涉及一种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目前能够测定骨密度的仪器主要有四种1)单能X线骨密度仪,2)骨密度扫描仪,3)B型超声波骨密度仪,4)双能X线骨密度仪,目前有代表性的为双能X线骨密度仪。(1)双能X线骨密度仪采用的是两次曝光(50kV和80kV),使得制造工艺更为复杂。(2)双能X线骨密度仪利用高kV值(80kV)减少软组织所造成的数据不准确,但仍然不能真正滤除软组织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所选定区域的骨前和骨后的软组织仍然存在,从而使得胖人骨质疏松和瘦人的骨质不疏松有可能得到相同的结果。(3)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X线散射线剂量为规定剂量(<50msv/年),对被检测人员和操作人员仍然可以造成射线损害。(4)双能X线骨密度仪必须在有射线防护的固定地点使用,对需要骨密度测定的大面积普查比较困难。(5)双能X线骨密度仪所应用的检查方式是两次曝光,定位扫描,使得制造工艺更为复杂,从而使制造成本大为提高,这样就使检测费用也相应提高,对1个人的尺、桡骨检测需要人民币60元。(6)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速度由于两次曝光、定位扫描、软件操作复杂而受到影响,对1人次的尺、桡骨检测约需时10~20分钟。(7)双能X线骨密度仪操作过程复杂,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骨龄测定;(1)目前在世界某些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拍摄受检者的X线片,然后将该片输入骨龄读片机确定其骨龄后再使用人工计算方式预测其成年后的身高。而我国是将被检测者的X线片与样本片进行对比测定骨龄,然后以同样方式进行人工计算预测成年后的身高。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拍摄X线片,这样对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无疑会造成内脏和腺体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2)由于(1)的原因使得骨龄的检测速度受到影响,检测1人次约需20~30分钟,而且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师才能完成。(3)人工检测费用高,目前拍摄普通X线片约为15~20元,CR片约为80元,专家测骨龄及预测身高约需30元。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其特征为在内、外壳体的中间设有铅防护层的检测室壳体后端,装有X射线管球的X射线发射机头卧置于检测室壳体后端壁的通孔中,检测室壳体前端壁设有X射线输出通道,通道外端的壳体壁装有医用X射线直接成像板外壳;X射线成像板的光靶与X射线输出通道相对应,其输出端与检测机箱内的USB口、并口、串口或AV口中的其中一种连接。X射线成像板的光靶输出端与检测机箱内主板的图像采集卡相连接。X射线输出通道外端的壳体壁装有影像增强器及医用CCD摄像头;医用CCD摄像头的IBS亮度自动调节装置输出端连接到检测箱内的自动调节电路上。检测窗口内为一指、掌、腕、尺、桡骨的检测通道,通道尽头是定位握把,检测窗口外有层叠交错式铅防护帘固定于检测箱体内壁。检测箱壳体设有电源输入线、视频输入插口、IBS亮度调节插口、监视器信号输出电缆线、鼠标和键盘接口等。检测箱壳体设有减震支脚和提手。检测仪的检测箱壳体设有减震垫减震。本技术的优点是本仪器所选用的X射线管球为放射源,将计算机主板、硬盘存储器、显示卡、内存等安装在整机壳体内,使整机结构简化紧凑,因而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使用;采用影像增强器和高分辨率医用CCD摄像头及手掌定位装置,其影像分辨率的精度大为提高;如果采用直接成像板(DR)则效果更佳;X射线防护装置严密可靠,使用非常安全。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图1是增强放大摄像头转换方式的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结构示意图图2是直接成像方式的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结构示意图图3是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原理流程图图4是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电路图图面说明1.X线发射机头,2.X射线管球,3.机头固定螺栓,4.壳体外壁,5.铅防护层,6.壳体内壁,7.提手,8.铅帘,9.手掌定位盒,10.法兰盘固定螺栓,11.法兰盘,12.影像增强器外壳,13.影像增强器,14.影像增强器光靶,15.医用CCD摄像头,16.摄像头信号输出电缆线,17.影像增强器支脚,18.X射线输出通道,19.接监视器信号输出线,20.检测壳体支脚,21.电源输入线,22.X线发射孔,23.直接成像板(DR)固定螺栓,24直接成像板(DR),25.接监视器信号输出线。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由X射线管球、带铅防护的壳体检测箱、医用X射线直接成像板(或影像增强器及医用CCD摄像头)所组成,在内、外壳体的中间设有铅防护层的检测室壳体后端,装有由螺栓固定的内置X射线管球的发射机头卧置于壳体后端壁的通孔中,壳体前端壁设有X射线输出通道,通道外端的壳体壁由固定螺栓封装医用X射线直接成像板外壳或影像增强器的外壳,两种装置的方式分别为1)X射线成像板的光靶与X射线输出通道相对应,其输出端装有带信号输出的端子或电缆线,如果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将与检测机箱内的USB口、并口、串口或AV口中的其中一种方式连接,如果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将与检测机箱内连接于主板的图像采集卡相连接。2)X射线增强器的光靶与X射线输出通道相对应,医用CCD摄像头与增强器的视窗轴心相同并以螺栓固定在此视窗的前面,医用CCD摄像头如果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将与检测机箱内的USB口、并口、串口或AV口中的其中一种方式连接,如果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将与检测机箱内连接于主板的图像采集卡相连接。医用CCD摄像头还有一IBS亮度自动调节装置输出端子,此信号输入到检测箱内的自动调节电路,用于对骨龄测定时的亮度自动调节。检测窗口内为一指、掌、腕、尺、桡骨的检测通道,通道尽头是定位握把,检测窗口外有层叠交错式铅防护帘固定于检测箱体内壁。检测箱壳体设有电源输入线、视频输入插口、IBS亮度调节插口、监视器信号输出电缆线、鼠标和键盘接口等。检测箱壳体设有减震支脚和提手。检测仪前端如果是医用直接成像板则以减震垫减震,如果是增强器则以增强器外壳底面设有的可调支脚进行减震。检测仪中的X射线控制电路为高频或工频。检测仪内的存储器中有用于骨龄和骨密度分析的全部操作系统。在测试曝光时使用沈阳医疗器械九厂生产的X射线巡回测定仪在检测仪周围测试X射线的散射线为本底,符合国家规定的公众剂量(<5msv/年)。1、结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如图1增强器放大摄像头转换方式检测装置示意图所示,中间设有铅防护层5的检测室壳体4、6的后端装有由螺栓3固定的内装X线管球2的发射机头1卧置于壳体4、6后端壁的X射线发射孔22中,壳体前端壁设有X射线输出通道18,通道外端的壳体壁由螺栓10固定封装用于固定影像增强器13外壳12的法兰盘11,影像增强器的光靶14与X射线输出通道18相对应,其输出端装有带信号输出电缆16的医用CCD摄像头15,其输出端与壳体4、6上的USB口、并口、串口、AV口或图像采集卡连接检测室壳体4、6侧壁设有检测插口及置于X射线通道内端口的手掌定位盒9,检测插口外端装有X射线防护铅帘8。检测壳体4、6,设有电源输入线21,减震支脚20和提手7;影像增强器13的外壳12,其底面设有与检测壳体4、6平行高度的支脚17;检测壳体4、6,设有监视器信号输出线19。图像的另一种转换方式如图2直接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式骨龄骨密度测定仪,其特征为:在内、外壳体的中间设有铅防护层的检测室壳体后端,装有X射线管球,其X射线管球发射机头卧置于检测室壳体后端壁的通孔中,检测室壳体前端壁设有X射线输出通道,通道外端的壳体壁装有医用X射线直接成像板外壳;X射线成像板的光靶与X射线输出通道相对应,其输出端与检测机箱内的USB口、并口、串口或AV口中的其中一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尤焱
申请(专利权)人:吕尤焱王科吕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