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其结构包括短路杆、均压球、油阀、变压器外壳接地端、漏电保护器、轮子、主体、低电压输出端子、电压输出端子、高压端子、变压器提手、高压套管,短路杆下端安装于均压球上端,均压球下端安装于高压套管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在结构上设置了漏电保护器,使漏电脱扣器动作推动瞬时脱扣器触动脱扣分闸单元,然后通过连杆使其自动开关跳闸达到漏电保护的目的,发生短路、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属于变压器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其中的交联电力电缆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与输配电变压器的连接安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求变压器全密封、全绝缘、省空间、防污秽等;而普通瓷瓶式套管的抗湿闪和污闪性能不理想,且电气接点外露,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近年来一种可分离式电缆连接器—内锥插拔式终端频繁应用于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它全绝缘、全屏蔽、免维护、可插拔,能很好地解决变压器瓷瓶式套管出线所固有的弱点,内锥插拔式终端适用于电器设备与电缆的连接,它主要由导体连接部分、内锥插拔式终端绝缘体和铝外壳三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与之配套的内锥插座和内锥绝缘闷头。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328117.8的一种变压器引出线装置,包括变压器油箱的箱盖,所述箱盖的高压侧开设用于高压引线电缆出线的出线孔,所述箱盖的高压侧上还设置有罩在出线孔上方的升高座,所述升高座侧壁设置有座孔,升高座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座孔上的内锥插座,所述内锥插座上的插座电极与高压引线电缆电气连接,升高座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内锥插座配合安装的内锥绝缘闷头,所述内锥绝缘闷头上插设有内锥插拔式终端,但是该现有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常见变压器短路故障、漏电故障,易使变压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以解决的在操作过程中,常见变压器短路故障、漏电故障,易使变压器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其结构包括短路杆、均压球、油阀、变压器外壳接地端、漏电保护器、轮子、主体、低电压输出端子、电压输出端子、高压端子、变压器提手、高压套管,所述短路杆下端安装于均压球上端,所述均压球下端安装于高压套管上端,所述油阀设于主体上端,所述变压器外壳接地端的底面与主体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漏电保护器安装于主体外表面,所述轮子通过螺栓连接于主体上,所述低电压输出端子与主体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电压输出端子垂直安装于主体上表面,所述高压端子与主体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变压器提手焊接于主体左右两端,所述高压套管下端镶于主体上端,所述漏电保护器包括壳体、灭弧室、零序互感器、集成电子板、漏电脱扣器、自动开关、瞬时脱扣器、连杆、脱扣分闸单元、接线端,所述灭弧室设于壳体内部,所述零序互感器的底面与集成电子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瞬时脱扣器垂直安装于漏电脱扣器上端,所述自动开关通过连杆连接于脱扣分闸单元上,所述接线端螺纹连接于壳体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器与低电压输出端子通过导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正六棱柱体。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器设有接线端两个。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高度为90cm,底部棱长为50cm。进一步地,所述三菱型号BV-D漏电保护器,在规定条件下接通、承载过电流大,寿命长,受环境影响小。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高压套管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能承受短路时的瞬间过热。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在结构上设置了漏电保护器,将漏电保护器的接线端接在低压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电路中除了工作电流外没有漏电流通过漏电保护器,此时流过零序互感器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和为零,零序互感器感应磁通也等于零,自动开关保持在接通状态,漏电保护器处于正常运行,当被漏电保护器与线路发生短路、漏电或有人触电时,就有一个接地故障电流,使流过零序互感器内电流量和不为零,零序互感器感应出现磁通,集成电子板放大信号,经放大后输出,灭弧室减少对外界的火花影响,使漏电脱扣器动作推动瞬时脱扣器触动脱扣分闸单元,然后通过连杆使其自动开关跳闸达到漏电保护的目的,发生短路、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漏电保护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短路杆-1、均压球-2、油阀-3、变压器外壳接地端-4、漏电保护器-5、轮子-6、主体-7、低电压输出端子-8、电压输出端子-9、高压端子-10、变压器提手-11、高压套管-12、壳体-501、灭弧室-502、零序互感器-503、集成电子板-504、漏电脱扣器-505、自动开关-506、瞬时脱扣器-507、连杆-508,脱扣分闸单元-509、接线端-50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短路杆1、均压球2、油阀3、变压器外壳接地端4、漏电保护器5、轮子6、主体7、低电压输出端子8、电压输出端子9、高压端子10、变压器提手11、高压套管12,所述短路杆1下端安装于均压球2上端,所述均压球2下端安装于高压套管12上端,所述油阀3设于主体7上端,所述变压器外壳接地端4的底面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漏电保护器5安装于主体7外表面,所述轮子6通过螺栓连接于主体7上,所述低电压输出端子8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电压输出端子9垂直安装于主体7上表面,所述高压端子10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变压器提手11焊接于主体7左右两端,所述高压套管12下端镶于主体7上端,所述漏电保护器5包括壳体501、灭弧室502、零序互感器503、集成电子板504、漏电脱扣器505、自动开关506、瞬时脱扣器507、连杆508、脱扣分闸单元509、接线端5010,所述灭弧室502设于壳体501内部,所述零序互感器503的底面与集成电子板504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瞬时脱扣器507垂直安装于漏电脱扣器505上端,所述自动开关506通过连杆508连接于脱扣分闸单元509上,所述接线端5010螺纹连接于壳体501内部,所述漏电保护器5与低电压输出端子8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主体7为正六棱柱体,所述接线端5010设有两个,所述主体7高度为90cm,底部棱长为50cm。本专利所说的轮子6就是所谓的活动脚轮,用于移动箱体,漏电保护器5简称漏电开关,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例如,某电气公司小林,将漏电保护器5的接线端5010接在低压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电路中除了工作电流外没有漏电流通过漏电保护器5,此时流过零序互感器503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和为零,零序互感器503感应磁通也等于零,自动开关506保持在接通状态,漏电保护器5处于正常运行,当被漏电保护器5与线路发生短路、漏电或有人触电时,就有一个接地故障电流,使流过零序互感器503内电流量和不为零,零序互感器感应出现磁通,集成电子板504放大信号,经放大后输出,灭弧室502减少对外界的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短路杆(1)、均压球(2)、油阀(3)、变压器外壳接地端(4)、漏电保护器(5)、轮子(6)、主体(7)、低电压输出端子(8)、电压输出端子(9)、高压端子(10)、变压器提手(11)、高压套管(12),所述短路杆(1)下端安装于均压球(2)上端,所述均压球(2)下端安装于高压套管(12)上端,所述油阀(3)设于主体(7)上端,所述变压器外壳接地端(4)的底面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漏电保护器(5)安装于主体(7)外表面,所述轮子(6)通过螺栓连接于主体(7)上,所述低电压输出端子(8)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电压输出端子(9)垂直安装于主体(7)上表面,所述高压端子(10)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变压器提手(11)焊接于主体(7)左右两端,所述高压套管(12)下端镶于主体(7)上端,所述漏电保护器(5)包括壳体(501)、灭弧室(502)、零序互感器(503)、集成电子板(504)、漏电脱扣器(505)、自动开关(506)、瞬时脱扣器(507)、连杆(508)、脱扣分闸单元(509)、接线端(5010),所述灭弧室(502)设于壳体(501)内部,所述零序互感器(503)的底面与集成电子板(504)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瞬时脱扣器(507)垂直安装于漏电脱扣器(505)上端,所述自动开关(506)通过连杆(508)连接于脱扣分闸单元(509)上,所述接线端(5010)螺纹连接于壳体(50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的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短路杆(1)、均压球(2)、油阀(3)、变压器外壳接地端(4)、漏电保护器(5)、轮子(6)、主体(7)、低电压输出端子(8)、电压输出端子(9)、高压端子(10)、变压器提手(11)、高压套管(12),所述短路杆(1)下端安装于均压球(2)上端,所述均压球(2)下端安装于高压套管(12)上端,所述油阀(3)设于主体(7)上端,所述变压器外壳接地端(4)的底面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漏电保护器(5)安装于主体(7)外表面,所述轮子(6)通过螺栓连接于主体(7)上,所述低电压输出端子(8)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电压输出端子(9)垂直安装于主体(7)上表面,所述高压端子(10)与主体(7)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变压器提手(11)焊接于主体(7)左右两端,所述高压套管(12)下端镶于主体(7)上端,所述漏电保护器(5)包括壳体(501)、灭弧室(502)、零序互感器(503)、集成电子板(504)、漏电脱扣器(505)、自动开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尚,龚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龚燕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