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63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包括散热装置和多个电阻(2);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框架(1)和管道(3),所述管道(3)盘旋在框架(1)上,所有电阻(2)贯穿插入框架(1),且与所述框架(1)固定,管道(3)供冷却介质通过,能量密度高,且容易维护;电阻(2)平行设置,且可以通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结合的方式连接,大大缩小了体积;工作脉宽场,可达到1.5s~2s,且功率大,功率可达到MW级;冷态恢复时间短,可在120s以内恢复,能在短时间内多次吸收更多能量,安装拆卸方便,只需插拔电阻即可;可适用于户内及户外,具备抗盐雾腐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柔性直流输电
,具体涉及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海上风电普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中,输电电压±200kV以上,输送功率1000MW以上。当受端电网出现故障时(故障时间1.5s~2s),受端吸收功率会大幅跌落。为保证送端电网稳定,需要保持输出功率稳定,为此需要采用能量吸收装置吸收剩余功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不锈钢带电阻吸收受端电网1.5s~2s故障期间跌落的千兆焦能量,电阻器由不锈钢带吸收单元串并联而成,虽然能够吸收能量,但是能量密度低,且维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能量密度低且维护复杂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包括散热装置和多个电阻(2);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框架(1)和管道(3),所述管道(3)盘旋在框架(1)上,所有电阻(2)贯穿插入框架(1),且与所述框架(1)固定,所述管道(3)供冷却介质通过,能量密度高,且容易维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包括散热装置和多个电阻(2);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框架(1)和管道(3),所述管道(3)盘旋在框架(1)上,所有电阻(2)贯穿插入框架(1),且与所述框架(1)固定;所述管道(3)供冷却介质通过。所有电阻(2)平行设置,且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连接: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结合。所述电阻(2)与所述框架(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接触,且可插拔。所述电阻(2)为锥形,其直径为15mm~30mm,长度180mm~300mm,阻值为0.1Ω~0.8Ω。所述电阻(2)包括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的直径1.4~3.5mm。所述电阻(2)设有20~40个。所述冷却介质采用冷空气或水。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包括散热装置和多个电阻(2);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框架(1)和管道(3),所述管道(3)盘旋在框架(1)上,所有电阻(2)贯穿插入框架(1),且与所述框架(1)固定,管道(3)供冷却介质通过,能量密度高,且容易维护;本技术中的电阻(2)平行设置,且可以通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结合的方式连接,大大缩小了体积;本技术提供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工作脉宽场,可达到1.5s~2s,且功率大,功率可达到MW级;本技术提供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冷态恢复时间短,可在120s以内恢复,能在短时间内多次吸收更多能量;本技术提供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只需插拔电阻即可,且无需专用工具或额外的连接装置;本技术提供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可适用于户内及户外,具备抗盐雾腐蚀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侧视图;图中,1-框架,2-电阻,3-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散热装置和多个电阻2;散热装置包括框架1和管道3,管道3盘旋在框架1上,所有电阻2贯穿插入框架1,且与框架1固定,管道3供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采用冷空气或水。电阻2平行设置,且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连接: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结合。电阻2与框架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接触,且可插拔。电阻2为锥形,避免掉落或不好拆卸。电阻2直径为15mm~30mm,长度180mm~300mm,阻值为0.1Ω~0.8Ω。电阻2包括电阻丝,电阻丝的直径1.4~3.5mm。电阻2设有20~40个,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设有36个,其中4个作为一层,共9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能在1.5s~2s内吸收1MJ以上能量,且冷态恢复时间短,可在120s以内恢复,能在短时间内多次吸收更多能量;安装拆卸方便,只需插拔电阻即可,且无需专用工具或额外的连接装置;可适用于户内及户外,具备抗盐雾腐蚀能力。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上述实施例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装置和多个电阻(2);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框架(1)和管道(3),所述管道(3)盘旋在框架(1)上,所有电阻(2)贯穿插入框架(1),且与所述框架(1)固定;/n所述管道(3)供冷却介质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装置和多个电阻(2);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框架(1)和管道(3),所述管道(3)盘旋在框架(1)上,所有电阻(2)贯穿插入框架(1),且与所述框架(1)固定;
所述管道(3)供冷却介质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电阻(2)平行设置,且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连接:
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脉宽高功率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2)与所述框架(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接触,且可插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文敏王航王治翔张静高冲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