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俊锋专利>正文

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613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其结构包括底座、固定孔、壳体、顶盖、顶口、外接电源线、防尘装置和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通过设置了防尘装置,有利于通过防尘网阻止灰尘和蚊虫进入蜂鸣器内部,从而确保蜂鸣器的出音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防尘效果不理想,容易使灰尘和蚊虫进入蜂鸣器内部,从而影响蜂鸣的出音效果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减震装置,有利于通过弹簧将蜂鸣器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吸收,并且通过弹簧座和弹簧盖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解决了蜂鸣器容易产生震动摇晃,造成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
本技术是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属于蜂鸣器领域。
技术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蜂鸣器外壳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防尘效果不理想,容易使灰尘和蚊虫进入蜂鸣器内部,从而影响蜂鸣的出音效果,同时蜂鸣器容易产生震动摇晃,造成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防尘效果不理想,容易使灰尘和蚊虫进入蜂鸣器内部,从而影响蜂鸣的出音效果,同时蜂鸣器容易产生震动摇晃,造成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包括底座、固定孔、壳体、顶盖、顶口、外接电源线、防尘装置和减震装置,所述底座顶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壳体位于底座顶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包括底座(1)、固定孔(2)、壳体(3)、顶盖(4)、顶口(5)和外接电源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装置(6)和减震装置(8),所述底座(1)顶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孔(2),所述壳体(3)位于底座(1)顶端面中部并且与底座(1)进行粘接,所述顶盖(4)位于壳体(3)顶端并且与壳体(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顶口(5)安装于顶盖(4)顶端面中部,所述防尘装置(6)位于顶口(5)内侧并且与顶口(5)进行粘接,所述防尘装置(6)由保护框(601)、防尘网(602)和固定架(603)组成,所述保护框(601)位于顶口(5)内侧并且与顶口(5)进行粘接,所述防尘网(6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警用蜂鸣器外壳,包括底座(1)、固定孔(2)、壳体(3)、顶盖(4)、顶口(5)和外接电源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装置(6)和减震装置(8),所述底座(1)顶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孔(2),所述壳体(3)位于底座(1)顶端面中部并且与底座(1)进行粘接,所述顶盖(4)位于壳体(3)顶端并且与壳体(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顶口(5)安装于顶盖(4)顶端面中部,所述防尘装置(6)位于顶口(5)内侧并且与顶口(5)进行粘接,所述防尘装置(6)由保护框(601)、防尘网(602)和固定架(603)组成,所述保护框(601)位于顶口(5)内侧并且与顶口(5)进行粘接,所述防尘网(602)位于保护框(601)内侧并且与保护框(601)进行粘接,所述固定架(603)位于防尘网(602)顶部并且与保护框(601)进行粘接,所述外接电源线(7)安装于壳体(3)前端面底部,所述减震装置(8)位于壳体(3)内部底端并且与壳体(3)进行粘接,所述减震装置(8)由弹簧座(801)、弹簧盖(802)、螺栓(803)、螺母(804)和弹簧(805)组成,所述弹簧座(801)位于壳体(3)内部底端并且与壳体(3)进行粘接,所述弹簧盖(802)位于弹簧座(801)顶端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吴俊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