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重锁止结构的挂钩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523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锁止结构的挂钩锁,包括锁体、一对电控锁以及与电控锁配合的继电器,所述锁体的上部设有弧形条部,锁体的中部设有隔离条,锁体的下部设有钩部;所述弧形条部与隔离条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锁腔,所述隔离条与钩部之间形成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锁腔;所述钩部的端部和隔离条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继电器;所述弧形条部的端部和隔离条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电控锁;所述弧形条部的端部的电控锁与隔离条的端部的继电器相配合,用于第一开口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隔离条端部的电控锁与钩部端部的继电器相配合,用于第二开口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流转的物品进行保护,同时又能防止物品丢失,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重锁止结构的挂钩锁
本技术涉及物品流转
,特别涉及具有双重锁止结构的挂钩锁。
技术介绍
随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买卖和共享经济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之中,物流、快递、外卖等行业蓬勃发展,其核心部分是物品之间的流转,即从初始用户处送出,在中转用户之间进行流转,最后流转至终端用户手中,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流转过程;例如快递行业的商家将物品寄出,经过快递公司配送,直至买家手中;外卖行业的商家将食物打包,经外卖小哥配送,直至订餐者手中;再比如同城配送时,初始用户将物品交给同城配送员进行运送至收获人手中。但由于目前的一些情况,会发生物品无法从单个中转用户直接流转至终端用户手中,因此现有的办法是中转用户将物品直接放置在指定位置处,再由终端用户自行进行拿取,或者是中转用户将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处后,由下一位中转用户进行流转至离终端用户更近的指定位置处(例如外卖小哥或快递小哥将外卖或快递送到小区门口后,再由同一小区内部的人员进行配送至单元楼下等),最终由终端用户自行拿取;因此在这之中必然会出现物品丢失或出现被破坏偷拿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双重锁止结构的挂钩锁,包括锁体(1)、一对电控锁(5)以及与电控锁(5)配合的继电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上部设有弧形条部(6),锁体(1)的中部设有隔离条(2),锁体(1)的下部设有钩部(18);所述弧形条部(6)与隔离条(2)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开口(17)的第一锁腔(3),所述隔离条(2)与钩部(18)之间形成具有第二开口(13)的第二锁腔(4);所述钩部(18)的端部和隔离条(2)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继电器(16);所述弧形条部(6)的端部和隔离条(2)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电控锁(5);所述弧形条部(6)的端部的电控锁(5)与隔离条(2)的端部的继电器(16)相配合,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双重锁止结构的挂钩锁,包括锁体(1)、一对电控锁(5)以及与电控锁(5)配合的继电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上部设有弧形条部(6),锁体(1)的中部设有隔离条(2),锁体(1)的下部设有钩部(18);所述弧形条部(6)与隔离条(2)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开口(17)的第一锁腔(3),所述隔离条(2)与钩部(18)之间形成具有第二开口(13)的第二锁腔(4);所述钩部(18)的端部和隔离条(2)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继电器(16);所述弧形条部(6)的端部和隔离条(2)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电控锁(5);所述弧形条部(6)的端部的电控锁(5)与隔离条(2)的端部的继电器(16)相配合,用于第一开口(17)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隔离条(2)端部的电控锁(5)与钩部(18)端部的继电器(16)相配合,用于第二开口(13)的开启和关闭。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杰焦庆春杨若斐王利军邹瑜凯雷海波胡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