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48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的内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存储腔室和第二存储腔室以及第三存储腔室,所述第一存储腔室和第二存储腔室以及第三存储腔室的内侧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顶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气密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制冷压缩机、电磁阀、排风板、弧形挡板、弧形分散板和保温层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货物在冷链物流运输时,其操作人员在关闭密封门时,时常会出现密封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内部冷气泄漏,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同时,冷气输入进行降温时无法均匀的进行分散,降低了制冷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链物流
,具体为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运输时,经常会同时运输不同的货物,而各货物的储藏温度不同,使用同一制冷系统进行冷却,造成货物的口感不佳,同时超出所需储藏温度的制冷温度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为此,需要用到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货物在冷链物流运输时,其操作人员在关闭密封门时,时常会出现密封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内部冷气泄漏,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同时,冷气输入进行降温时无法均匀的进行分散,降低了制冷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的内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存储腔室和第二存储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和内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的内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存储腔室(11)和第二存储腔室(12)以及第三存储腔室(14),所述第一存储腔室(11)和第二存储腔室(12)以及第三存储腔室(14)的内侧均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保温层(9)的顶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气密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内槽(3)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压缩机(7),所述制冷压缩机(7)的出风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冷气输送主管(6),所述冷气输送主管(6)的一侧连通有冷气输送支管(4),所述冷气输送支管(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5),所述冷气输送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和内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的内表面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存储腔室(11)和第二存储腔室(12)以及第三存储腔室(14),所述第一存储腔室(11)和第二存储腔室(12)以及第三存储腔室(14)的内侧均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保温层(9)的顶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气密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内槽(3)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压缩机(7),所述制冷压缩机(7)的出风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冷气输送主管(6),所述冷气输送主管(6)的一侧连通有冷气输送支管(4),所述冷气输送支管(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5),所述冷气输送支管(4)的一端连通有排风板(8),所述排风板(8)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分散板(17),所述弧形分散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9)包括壳体层(91)和酚醛泡沫层(92),且酚醛泡沫层(92)位于壳体层(91)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羊程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