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45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包括:遮光罩,大致呈中空的筒状,遮光罩的外壁同轴设置有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均呈环形,第一装配面的直径小于第二装配面的直径,第一装配面与第二装配面之间形成有台阶,第一装配面能适配套接第一镜头盖,第二装配面能适配套接内径大于第一镜头盖的第二镜头盖。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遮光罩后端的转接环,转接环内固定有滤镜。本申请提供的相机镜头配套装置,仅用一个遮光罩就能和原装的两个内径不同的镜头盖进行装配,兼容性好,无需分别制作遮光罩,节省成本,也无需来回地对遮光罩进行拆装,方便用户的使用;转接环和滤镜是一体的,不用临时组装,能简化装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镜头配套装置
本申请属于摄影器材附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相机镜头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遮光罩是套在照相机镜头前的常用摄影附件,遮光罩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在逆光、侧光或闪光灯摄影时,能防止非成像光的进入,避免雾霭;2、在顺光和侧光摄影时,可以避免周围的散射光进入镜头;3、在灯光摄影或夜间摄影时,可以避免周围的干扰光进入镜头;4、可以防止对镜头的意外损伤,也可以避免手指误触镜头表面,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为镜头遮挡风沙、雨雪。遮光罩被广泛用于逆光摄影。一般来说,镜头都会标配遮光罩,即原装遮光罩,不同的镜头所配的遮光罩也是不同的,并且许多产品之间是不能相互换用的。而不同型号相机的镜头盖的内径尺寸不同,现有的遮光罩无法兼容不同尺寸的原装镜头盖,需要分别制作相应的遮光罩,或者在用完遮光罩后就拆掉遮光罩,然后再盖回镜头盖,对镜头进行保护,需要来回地拆装,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机镜头配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遮光罩由于无法兼容不同尺寸的原装镜头盖,使用时需要来回拆装,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遮光罩,大致呈中空的筒状,所述遮光罩前端面具有向内侧延伸的遮光缘,所述遮光罩的外壁同轴设置有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均呈环形,所述第一装配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装配面的直径,所述第一装配面与所述第二装配面之间形成有台阶,所述第一装配面能适配套接第一镜头盖,所述第二装配面能适配套接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镜头盖的第二镜头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光罩,大致呈中空的筒状,所述遮光罩前端面具有向内侧延伸的遮光缘,所述遮光罩的外壁同轴设置有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均呈环形,所述第一装配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装配面的直径,所述第一装配面与所述第二装配面之间形成有台阶,所述第一装配面能适配套接第一镜头盖,所述第二装配面能适配套接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镜头盖的第二镜头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设于所述第二装配面上的多条防滑纹或多个凸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设于所述第二装配面上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相机镜头配套装置的中心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镜头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遮光罩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装配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装配面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镜头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妙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佳诚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