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彪专利>正文

一种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42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包括管体、入光头、发光头、适配器、滤光片和塞堵,所述管体的左侧设有入光头,所述管体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发光头,所述管体的右侧设有适配器,所述管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滤光片。该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通过管体、入光头、发光头、滤光片、塞堵和光片调节机构之间的配合,在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长久使用过程中一但左侧发光头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将左侧内六角螺栓进行逆时针转动,然后在将右侧内六角螺栓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右侧的发光头可以从新代替左侧故障发光头进行正常作业,无需更换整个部件,因此明显的降低对整个通讯系统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
本技术涉及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
,具体为一种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
技术介绍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利用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由于光在光纤中的传导损耗小,因此广泛应用于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单纤双向即BiDi(Bidirectional),是指在一根光纤里可以同时传输收发两个方向的光信号,就象马路上由隔离带隔开的正反两个方向的车道,两边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行驶,互不干扰,而常规的光纤传输是单纤单向的,这样要实现双向的通信就需要两根光纤,相比较而言,单纤双向技术只使用一根光纤就完成了原来两根光纤才能完成的工作,将现有光纤的传输量提高了一倍,从而大大节省了光纤资源,但是目前现有的型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内部通槽只是设置一组发光头,一但该发光头出,现故障,则需要更换整个部件,因此对整个通信系统造成较大影响,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现有的型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内部通槽只是设置一组发光头,一但该发光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包括管体(1)、入光头(2)、发光头(3)、适配器(4)、滤光片(5)和塞堵(6),所述管体(1)的左侧设有入光头(2),所述管体(1)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发光头(3),所述管体(1)的右侧设有适配器(4),所述管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滤光片(5),所述管体(1)的外壁底端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塞堵(6),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5)通过光片调节机构(7)与塞堵(6)相连接;/n所述光片调节机构(7)包括通槽(701)、圆板(702)、滑槽(703)、滑块(704)、支杆(705)、条型板(706)、弯杆(707)、圆盘(708)和内六角螺栓(7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纤双向光通讯器件,包括管体(1)、入光头(2)、发光头(3)、适配器(4)、滤光片(5)和塞堵(6),所述管体(1)的左侧设有入光头(2),所述管体(1)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发光头(3),所述管体(1)的右侧设有适配器(4),所述管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滤光片(5),所述管体(1)的外壁底端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塞堵(6),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5)通过光片调节机构(7)与塞堵(6)相连接;
所述光片调节机构(7)包括通槽(701)、圆板(702)、滑槽(703)、滑块(704)、支杆(705)、条型板(706)、弯杆(707)、圆盘(708)和内六角螺栓(709);
所述通槽(701)开设在塞堵(6)的下表面中心,所述通槽(701)的内部顶端设有圆板(702),所述圆板(702)的外壁与通槽(70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通槽(70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03),所述滑槽(703)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704),所述滑块(704)与圆板(702)固定相连,所述圆板(702)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支杆(705),所述支杆(705)的顶端固接有条型板(706),所述条型板(706)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固接有弯杆(707),两个所述弯杆(707)分别固接在滤光片(5)的前后两侧,所述通槽(701)的内壁中心底端固接有圆盘(708),所述圆盘(708)的内部底端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