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贺军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417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测箱,所述探测箱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贯穿延伸至底板的外部,所述圆形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吸潮网筒,所述吸潮网筒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卡块,所述圆形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表面均与磁性卡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线探测技术领域。该地下管线探测装置,通过在探测箱内部设置吸潮网筒,利用吸潮网筒吸附探测箱内部的湿气,配合磁性卡块与滑槽滑动,然后经过磁性卡块与弧形槽滑动,并通过磁性卡块与磁性区域的磁吸力对吸潮网筒进行固定,方便对吸潮网筒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过程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线探测
,具体为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接收机内置感应线圈,接收管道的磁场信号,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计算管道的走向和路径。一般有三种接收模式:峰值模式、谷值模式、宽峰模式;另外现在更先进的仪器一般都带有峰值箭头模式以及罗盘导向。管线探测,主要是在非开挖的情况下探测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埋深,一般采用管线探测仪探测,一类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探测金属管线、电/光缆,以及一些带有金属标志线的非金属管线,这类简称管线探测仪。优点:探测速度快、简单直观、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缺点:探测非金属管线时,必须借助非金属探头,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费力,需要侵入管线内部。现有的地下管线探测装置,采用单点覆盖的探测方式,该方式只能测得地下管线与探测装置的直线距离,而难以确定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定位精准度较差,并且检测机本体内部会有湿气,不及时去除,会导致检测机本体内部电器元件损坏,影响管线探测装置的正常使用,缩短了管线探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测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箱(2)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3),且圆形槽(3)贯穿延伸至底板(1)的外部,所述圆形槽(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吸潮网筒(4),所述吸潮网筒(4)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卡块(5),所述圆形槽(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的内表面均与磁性卡块(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圆形槽(3)的内壁且位于滑槽(6)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7),且弧形槽(7)的内表面与磁性卡块(5)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弧形槽(7)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磁性区域(8),且磁性区域(8)与磁性卡块(5)相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测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箱(2)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3),且圆形槽(3)贯穿延伸至底板(1)的外部,所述圆形槽(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吸潮网筒(4),所述吸潮网筒(4)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卡块(5),所述圆形槽(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的内表面均与磁性卡块(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圆形槽(3)的内壁且位于滑槽(6)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7),且弧形槽(7)的内表面与磁性卡块(5)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弧形槽(7)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磁性区域(8),且磁性区域(8)与磁性卡块(5)相适配,所述吸潮网筒(4)的底端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的外部,所述吸潮网筒(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套(9),所述探测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柱(13),所述转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4),且定位板(1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探测探头(15)。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贺军田祥红陈献娜
申请(专利权)人:焦贺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