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40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5
一种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包括: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之间还电连接着电压检测装置,所述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源模块是否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正常,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交换机壳体里;所述交换机壳体里还设置有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温度变送器和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信号。结合其它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中心交换机的处理器模块是否供电正常的监测结构、处理器模块通常封装在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但是目前还是没有针对壳体内的温度环境的检测手段、更没有远程检测的手段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4G路由器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中心交换机是在网络结构图中最高层的交换机,用于连接网络干网与下一级子网的交换机,处于整个网络的核心位置。正是这样的核心位置使得中心交换机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而现有的中心交换机都会具有用于为处理器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而获知电源模块对处理器模块是否供电正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还没有针对中心交换机的处理器模块是否供电正常的监测结构,而处理器模块通常封装在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而适宜的壳体内的温度环境也是保持处理器模块正常巡行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还是没有针对壳体内的温度环境的检测手段,更没有远程检测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中心交换机的处理器模块是否供电正常的监测结构、处理器模块通常封装在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但是目前还是没有针对壳体内的温度环境的检测手段、更没有远程检测的手段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其包括: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执行数据交换处理功能,所述处理器模块封装在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之间还电连接着电压检测装置,所述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源模块是否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正常,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交换机壳体里;所述交换机壳体里还设置有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温度变送器和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信号,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把电压检测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到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中显示。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模块为AT80C51型单片机U1;所述AT80C51型单片机U1的40脚与+5V电压源VCC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U3的3脚与+5V电压源VCC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U3的4脚与AT80C51型单片机的17脚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U3的5脚接地。进一步的,所述AT80C51型单片机的17脚还与第一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5V电压源VCC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变压器T1、整流桥、稳压模块U2,所述电压检测装置包括第二电阻R20和镶嵌在所述交换机壳体外壁上的发光二极管D7;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的一端与市电的火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的另一端与市电的零线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的两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稳压模块U2的1脚电连接和接地,所述稳压模块U2的2脚接地,所述稳压模块U2的3脚作为用于给AT80C51型单片机U1供电的+5V电压源;所述稳压模块U2的3脚与第二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0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极性电容器C4、第二极性电容器C5和普通电容C6;所述第一极性电容器C4的正极与稳压模块U2的1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器C4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极性电容器C5的正极、普通电容C6的一极和稳压模块U2的3脚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器C5的负极和普通电容C6的另一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检测装置还包括电压信号转换模块U7;所述电压信号转换模块U7的12脚与所述稳压模块U2的3脚电连接,所述电压信号转换模块U7的16脚接地,所述电压信号转换模块U7的25脚、电压信号转换模块U7的24脚和电压信号转换模块U7的23脚分别与所述AT80C51型单片机的14脚、AT80C51型单片机的15脚和AT80C51型单片机的16脚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能够是2G手机,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为2G通信模块3U1;所述2G通信模块3U1的5脚接地,所述2G通信模块3U1的6脚与+5V电压源VCC电连接,所述2G通信模块3U1的7脚、2G通信模块3U1的8脚和2G通信模块3U1的9脚分别与所述AT80C51型单片机的39脚、AT80C51型单片机的38脚和AT80C51型单片机的37脚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源模块是否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正常,就能实现有针对中心交换机的处理器模块是否供电正常的监测结构,而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信号,就有了针对壳体内的温度环境的检测手段;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把电压检测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到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中显示,就有了远程检测的手段。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中心交换机的处理器模块是否供电正常的监测结构、处理器模块通常封装在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但是目前还是没有针对壳体内的温度环境的检测手段、更没有远程检测的手段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的原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温度变送器的电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2G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压信号转换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图6所示,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其包括: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执行数据交换处理功能,所述处理器模块封装在中空的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之间还电连接着电压检测装置,所述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源模块是否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正常,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交换机壳体里;所述交换机壳体里还设置有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温度变送器和远程通信模块,所述温度变送器和远程通信模块能够以螺栓螺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交换机壳体里;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信号,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把电压检测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到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中显示。这样,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源模块是否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正常,就能实现有针对中心交换机的处理器模块是否供电正常的监测结构,而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信号,就有了针对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环境的检测手段;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把电压检测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到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中显示,就有了远程检测的手段。所述处理器模块为AT80C51型单片机U1,所述温度变送器U3的型号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执行数据交换处理功能,所述处理器模块封装在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n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处理器模块供电;/n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之间还电连接着电压检测装置,所述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源模块是否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正常,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交换机壳体里;/n所述交换机壳体里还设置有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温度变送器和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信号,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把电压检测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到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中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执行数据交换处理功能,所述处理器模块封装在交换机壳体内的PCB板上;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处理器模块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之间还电连接着电压检测装置,所述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源模块是否对处理器模块供电正常,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交换机壳体里;
所述交换机壳体里还设置有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温度变送器和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交换机壳体内的温度信号,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把电压检测装置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到远程监控人员的可移动终端中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块为AT80C51型单片机U1;
所述AT80C51型单片机U1的40脚与+5V电压源VCC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U3的3脚与+5V电压源VCC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U3的4脚与AT80C51型单片机的17脚电连接,所述温度变送器U3的5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T80C51型单片机的17脚还与第一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5V电压源VCC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交换机的电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变压器T1、整流桥、稳压模块U2,所述电压检测装置包括第二电阻R20和镶嵌在所述交换机壳体外壁上的发光二极管D7;
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的一端与市电的火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的另一端与市电的零线电连接;
所述整流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田琦琦曾超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