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频谱分析仪,分析仪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且分析仪主体和下壳体间还设置安装有减震垫,以起到防护和减震的作用;上壳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一凹槽,第一柱体固定安装于第一凹槽内,提手转动连接于第一柱体,提手绕第一柱体旋转可平放收容于第一收纳槽内,下壳体的下端底角开设有第二收纳槽和第二凹槽,第二柱体固定安装于第二凹槽内,支脚转动连接于第二柱体,支脚绕第二柱体可平放收容于第二收纳槽内,由此,该频谱分析仪便于在提手的作用下转移、在支脚的支撑作用下便于放置,且提手和支脚均可收纳,有效地节约了空间;支脚包覆安装有吸盘,进一步助于频谱分析仪的放置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频谱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分析仪器仪表领域,具体地为一种频谱分析仪。
技术介绍
频谱分析仪是研究电信号频谱结构的仪器,用于信号失真度、调制度、谱纯度、频率稳定度和交条失真等信号参数的测量,常用来测量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电路系统的某些参数,是一种多用途的电子测量仪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频谱分析仪存在不便于携带,若安装有提手和支脚,则无法有效节约装置的占用空间,这就导致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大,若没有安装提手和支脚,则存在不便于转移和放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频谱分析仪,以解决上述提及的频谱分析仪不便于携带和转移且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频谱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设置安装有按键和显示屏,所述频谱分析仪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提手和支脚,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与所述提手相适配,所述提手转动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以将所述提手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与所述支脚相适配,所述支脚转动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以将所述支脚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优选地,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还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柱体,所述提手与所述第一柱体转动连接;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柱体,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二柱体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分析仪主体和所述下壳体间还设置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一端贴设于所述分析仪主体、另一端贴设于所述下壳体的第二腔体。优选地,所述支脚的外表面包覆安装有吸盘。优选地,所述减震垫贴设于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突出形成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贴设于所述分析仪主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频谱分析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分析仪主体的一端与上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提手转动安装于上壳体且提手可收容于第一收纳槽,支脚转动安装于下壳体且支脚可收容于第二容纳槽,该频谱分析仪便于携带转移和支撑的同时,兼具节约所占用空间的优点;减震垫贴设于分析仪主体的并安装于第二腔体内,起到防护分析仪主体和减震的作用;支脚外围包覆的吸盘使得放置于工作台上的频谱分析仪更加平稳。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频谱分析仪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将图1装配后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3是提手安装于上壳体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脚安装于下壳体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2所示,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频谱分析仪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将图1装配后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该频谱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1、上壳体2、下壳体5、提手3和支脚6,分析仪主体1的一侧设置安装有按键11和显示屏12,上壳体2的底端外侧壁形成有第一腔体(图中未画出),分析仪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于第一腔体内,下壳体5的上端外侧壁形成有第二腔体51,分析仪主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于第二腔体51;上壳体2的顶端还设置安装有提手3,提手3转动安装于上壳体2,下壳体5的底角还均布有支脚6,支脚6转动安装于下壳体5,提手3的设置便于将该频谱分析仪转移,便于人的使用,支脚6的设置起到对分析仪主体1支撑的作用。优选地,分析仪主体1和下壳体5之间还设置安装有减震垫4,减震垫4的下端面贴设于第二腔体51、上端面贴设于分析仪主体1的底部表面,减震垫4贴设于分析仪主体1的一端凸起形成有若干减震块41,减震垫4及减震块41的设置有效地对分析仪主体1起到防护和减震的作用。优选地,支脚6的底端还包覆安装有吸盘7,以在吸盘7的吸附作用下使得该频谱分析仪工作时平稳的置于工作台。为了更好地对提手3的安装和支脚6的安装进行阐释说明,请继续参阅图3-4。上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21和第一凹槽22,第一凹槽22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柱体23,提手3转动连接于第一柱体23,第一收纳槽21与提手3相适配以将绕第一柱体23旋转的提手3收容平放于第一收纳槽21内;下壳体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51和第二凹槽52,第二凹槽5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柱体53,支脚6转动连接于第二柱体53,第二收纳槽51与支脚6相适配以将绕第二柱体53旋转的支脚6收容平放于第二收纳槽51内。需要说明的是,支脚6收容平放于第二收纳槽51内后,可采用粘贴或设置挡板的方式将支脚6于第二收纳槽51内固定,以避免在提起转移该频谱分析仪时,支脚6因重力而下落致使支脚6于第二收纳槽51内旋转脱离。具体实施时,将提手3于第一收纳槽21内取出,提起并将该频谱分析仪转移至工作台,将支脚6于第二收纳槽51内取出并绕第二柱体53旋转至最大角度(第二凹槽52的靠近下壳体5底部棱角的侧壁有效限制了支脚6的旋转范围),在支脚6和吸盘7的作用下,该频谱分析仪被平稳的置于工作台;待频谱分析仪结束使用后,可将支脚6再次收容于第二收纳槽51内并在将频谱分析仪转移后,再次将提手3收容于第一收纳槽21内,如此,提手3和支脚6的收纳,有效节约了空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频谱分析仪,分析仪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且分析仪主体和下壳体间还设置安装有减震垫,以起到防护和减震的作用;上壳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一凹槽,第一柱体固定安装于第一凹槽内,提手转动连接于第一柱体,提手绕第一柱体旋转可平放收容于第一收纳槽内,下壳体的下端底角开设有第二收纳槽和第二凹槽,第二柱体固定安装于第二凹槽内,支脚转动连接于第二柱体,支脚绕第二柱体可平放收容于第二收纳槽内,由此,该频谱分析仪便于在提手的作用下转移、在支脚的支撑作用下便于放置,且提手和支脚均可收纳,有效地节约了空间;支脚包覆安装有吸盘,进一步助于频谱分析仪的放置平稳性。以上所述,仅为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频谱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设置安装有按键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分析仪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提手和支脚,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与所述提手相适配,所述提手转动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以将所述提手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与所述支脚相适配,所述支脚转动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以将所述支脚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谱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设置安装有按键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分析仪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提手和支脚,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与所述提手相适配,所述提手转动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以将所述提手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与所述支脚相适配,所述支脚转动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以将所述支脚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谱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牛丽娟,郭雅静,王曦,陈日亮,汪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珞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