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7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雷电记录装置,包括:线圈21,所述线圈21围绕铁芯22,铁芯22的一端设置铁块23,铁芯22与铁块23之间设置弹簧24,铁块23连接触杆25,触杆25靠近触发开关26,所述触发开关连接正反电机28和电机电源27,正反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29,第一齿轮29与齿轮螺母210啮合,齿轮螺母210中穿过丝杆211,丝杆211的前端设置触头212,所述触头212可在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移动,所述长度记录装置213连接单片机214,单片机214分析记录雷击次数和雷击作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电记录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器记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雷电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为统计一个区域的雷电数量和年度雷电分布,因地制宜地改善保护区域防雷措施,目前防雷产品普遍增加了雷电计数功能,目前应用最多的避雷器监测装置采用电磁式毫安表传感泄漏电流,采用电磁式计数器监测避雷器动作次数,仅能监测避雷器的泄漏全电流,不能对避雷器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和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电记录装置,能同时记录雷击次数好雷击动作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电记录装置,包括:线圈(21),所述线圈(21)围绕铁芯(22),铁芯(22)的一端设置铁块(23),铁芯(22)与铁块(23)之间设置弹簧(24),铁块(23)连接触杆(25),触杆(25)靠近触发开关(26),所述触发开关连接正反电机(28)和电机电源(27),正反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29),第一齿轮(29)与齿轮螺母(210)啮合,齿轮螺母(210)中穿过丝杆(211),丝杆(211)的前端设置触头(212),所述触头(212)可在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移动,所述长度记录装置(213)连接单片机(214),单片机(214)分析记录雷击次数和雷击作用时间。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电记录装置,所述单片机(214)还连接继电器(215),所述继电器(215)接入正反电机(28)和电机电源(27)的反转回路中。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电记录装置,所述电机电源(27)为稳压电源。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电记录装置,所述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位置触片,触头(212)与不同的位置触片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电记录装置,接入防雷器器件(1)后部的接地电路中,所述器件(1)为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丝杆的移动记录雷击次数和雷击作用时间,通过继电器在每次雷击结束后,装置回到初始状态,自动复位。附图说明附图1一种雷电记录装置接线原理示意图;附图2一种雷电记录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器件(1)、雷电记录装置(2)、线圈(21)、铁芯(22)、铁块(23)、弹簧(24)、触杆(25)、触发开关(26)、电机电源(27)、正反电机(28)、第一齿轮(29)、齿轮螺母(210)、丝杆(211)、触头(212)、长度记录装置(213)、单片机(214)、继电器(2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如附图1所示,一种雷电记录装置,接入防雷器后部的接地电路中,工作原理是:在电压稳定的情况下,器件(1)处于高阻状态,所述雷电记录装置(2)中无电流通过,当发生雷击或电网浪涌时,器件(1)的间隙被击穿,相线中过大的电流会被引导至地下,所述雷电记录装置(2)中检测到电流,记录雷电的相关情况,所述器件(1)为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如附图2所示,一种雷电记录装置,包括:线圈(21),所述线圈(21)接入防雷器的接地电路中,并围绕铁芯(22),铁芯(22)的一端设置铁块(23),铁芯(22)与铁块(23)之间设置弹簧(24),铁块(23)连接触杆(25),触杆(25)靠近触发开关(26),所述铁芯(22)在线圈(21)中有电流流过时被磁化,吸引铁块(23)下落,带动触杆(25)触发触发开关(26),所述触发开关连接正反电机(28)和电机电源(27),电机电源(27)为稳压电源,当触发开关(26)被触发时,电路接通,正反电机(28)转动,正反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29),第一齿轮(29)与齿轮螺母(210)啮合,齿轮螺母(210)为外齿轮内螺纹的结构,齿轮螺母(210)中穿过丝杆(211),正反电机(28)转动时,第一齿轮(29)带动齿轮螺母(210)转动,齿轮螺母(210)带动丝杆(211)移动,丝杆(211)的前端设置触头(212),所述触头(212)在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移动,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位置触片,触头(212)与不同的位置触片接触,长度记录装置(213)记录丝杆(211)移动的距离,所述长度记录装置(213)连接单片机(214),将丝杆(211)移动以及移动距离均记录下来,丝杆(211)移动则表示有雷击发生,丝杆(211)的移动距离对应雷击作用时间,可通过对长度记录装置(213)预先校准获得数据对应关系,单片机(214)分析记录雷击次数和雷击作用时间,单片机(214)还连接继电器(215),所述继电器(215)接入正反电机(28)和电机电源(27)的反转回路中,用于雷击结束后,单片机(214)根据触头(212)在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的位置,驱动正反电机(28)反转,控制触头(212)回到原始位置;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一次雷击记录过程如下:当发生雷击时,器件(1)被击穿,雷击电流从器件(1)流过,进入雷电记录装置(2),雷电记录装置(2)的线圈(21)的两端分别连接器件(1)和地,雷击电流流过线圈(21),铁芯(22)被磁化,吸引铁块(23)下落,带动触杆(25)触发触发开关(26),接通正反电机(28)与电机电源(27)之间的回路,正反电机(28)转动,驱动第一齿轮(29)带动齿轮螺母(210)转动,丝杆(211)移动,触头(212)划过长度记录装置(213),单片机(214)分析记录雷击次数和雷击作用时间,雷击结束后,器件(1)恢复高阻抗状态,线圈(21)中无电流流过,铁芯(22)消磁,铁块(23)在弹簧(24)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触发开关(26)断开,单片机(214)输出控制信号闭合继电器(215),继电器(215)接通正反电机(28)的反转回路,正反电机(28)反转,带动触头(212)回到初始位置。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用于限定本技术,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21),所述线圈(21)围绕铁芯(22),铁芯(22)的一端设置铁块(23),铁芯(22)与铁块(23)之间设置弹簧(24),铁块(23)连接触杆(25),触杆(25)靠近触发开关(26),所述触发开关连接正反电机(28)和电机电源(27),正反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29),第一齿轮(29)与齿轮螺母(210)啮合,齿轮螺母(210)中穿过丝杆(211),丝杆(211)的前端设置触头(212),所述触头(212)可在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移动,所述长度记录装置(213)连接单片机(214),单片机(214)分析记录雷击次数和雷击作用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21),所述线圈(21)围绕铁芯(22),铁芯(22)的一端设置铁块(23),铁芯(22)与铁块(23)之间设置弹簧(24),铁块(23)连接触杆(25),触杆(25)靠近触发开关(26),所述触发开关连接正反电机(28)和电机电源(27),正反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齿轮(29),第一齿轮(29)与齿轮螺母(210)啮合,齿轮螺母(210)中穿过丝杆(211),丝杆(211)的前端设置触头(212),所述触头(212)可在长度记录装置(213)上移动,所述长度记录装置(213)连接单片机(214),单片机(214)分析记录雷击次数和雷击作用时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光赵华强钟小雨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火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