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6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可活动平板,活动连接于主体框架顶部,用于安装待测配电终端;端子排,设于主体框架内,用于连接待测配电终端;航插接口,设于主体框架外表面,与所述端子排连接;开关电源,设于主体框架内,为待测配电终端供电;万向轮,连接于主体框架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测试效率、使用方便、整体美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终端测试辅助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终端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配电终端设备的可靠运行,在投运到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测或者抽检测试。但目前配电终端种类繁多,端子排接线、航插接线两种接线方式同时存在,且线序定义并未完全统一,给配电终端的检测造成了较大困难。在配电终端测试时,需根据测试系统与配电终端的线序标号将各信号线一一对接,由于线缆数量较多,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接线,在该阶段测试系统处于闲置状态,测试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测试效率低问题而提供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可活动平板,活动连接于主体框架顶部,用于安装待测配电终端;端子排,设于主体框架内,用于连接待测配电终端;航插接口,设于主体框架外表面,与所述端子排连接;开关电源,设于主体框架内,为待测配电终端供电;万向轮,连接于主体框架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可活动平板一端与主体框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可活动平板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过连接线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排与航插接口的连接线隐藏设置于主体框架内。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内设置有可拉出的抽屉。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设置有散热板,该散热板设置于端子排上方。<br>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上与所述航插接口相对的另一外表面上设置有前面板。进一步地,所述可活动平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待测配电终端的固定销。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分布设置于主体框架对应位置的连扣和销钉,所述连扣与相邻装置上的销钉匹配,所述连接组件设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顶部设有带孔承重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内部设置端子排,从端子排引出航插接口,航插接口与端子排可预先连接好,方便了待测试的配电终端与测试系统的连接,提高测试效率。2、本技术将端子排到航插接口间的连线隐藏于装置内部,整体美观,且不容易发生线路脱落等故障。3、本技术设置有可拉出的抽屉,可用于放置调试配电终端时使用到的便携式计算机,方便收纳及扩展其他功能。4、本技术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方便移动。5、本技术设置有可活动平板,适应于不同配电终端的实际安装方式,提高装置适用范围。6、本技术设置有可将多个装置进行首尾连接的连扣,在装置不使用时可通过该连扣连接,方便存放,保持整体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面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面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可活动平板2、端子排3、航插接口4、开关电源5和万向轮6,其中,可活动平板2活动连接于主体框架1顶部,用于安装待测配电终端;端子排3设于主体框架1内,用于连接待测配电终端;航插接口4设于主体框架1外表面,与端子排3连接,用于连接测试系统;开关电源5设于主体框架1内,为待测配电终端供电;万向轮6连接于主体框架1底部,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该装置可方便实现对站所终端DTU、馈线终端FTU、挂接智能配变终端TTU的测试,实现了接线与测试系统分离。可活动平板2一端与主体框架1铰接,方便立起或放下,满足不同待测配电终端的安装。如可活动平板2平放时可放置DTU,升上去后可挂载TTU。可活动平板2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过连接线的通孔21。可活动平板2上设有用于安装待测配电终端的固定销。该固定销可为一钉子。本实施例中,在安装TTU14时,TTU背面有挂孔,TTU直接挂在钉子上实现安装。端子排3与航插接口4的连接线隐藏设置于主体框架1内,保证整体美观。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内设置有可拉出的抽屉7,可放置调试配电终端时使用到的便携式计算机,方便收纳,提高操作和使用的便携性。该抽屉7也可作为预留其他未知的扩展性功能的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设置有带有斜纹孔的散热板8,该散热板8设置于端子排3上方,提高散热性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上与航插接口4相对的另一外表面上设置有前面板9,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减少内部线路的裸露。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上设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分布设置于主体框架1对应位置的连扣10和销钉11,连扣10与相邻装置上的销钉11匹配,在不使用时可首尾连接,整齐美观。连接组件可设有多个,分布于主体框架1的多个外表面两侧。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顶部设有用于支撑可活动平板2及其上待测配电终端的带孔承重横梁12。该部件为成品型材,其上孔洞是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重量。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顶部还设有把手1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框架(1);/n可活动平板(2),活动连接于主体框架(1)顶部,用于安装待测配电终端;/n端子排(3),设于主体框架(1)内,用于连接待测配电终端;/n航插接口(4),设于主体框架(1)外表面,与所述端子排(3)连接;/n开关电源(5),设于主体框架(1)内,为待测配电终端供电;/n万向轮(6),连接于主体框架(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框架(1);
可活动平板(2),活动连接于主体框架(1)顶部,用于安装待测配电终端;
端子排(3),设于主体框架(1)内,用于连接待测配电终端;
航插接口(4),设于主体框架(1)外表面,与所述端子排(3)连接;
开关电源(5),设于主体框架(1)内,为待测配电终端供电;
万向轮(6),连接于主体框架(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平板(2)一端与主体框架(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平板(2)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过连接线的通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3)与航插接口(4)的连接线隐藏设置于主体框架(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测试用柔性对连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黎明谢海宁陈冉陆健王云王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