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3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涉及环境实验检测技术领域,主要在于通过电脑芯片控制进样装置自动配液,通过电机转动置样盘使样瓶设于取样针下方,控制第一推杆向下的位移,使得压瓶板优先抵于瓶顶通过弹簧进行稳固,固定件下侧的取样针渐进插入样瓶内进样以及逐级拔出的过程均通过压瓶板压稳底部的样瓶防止跑偏;其中压瓶板中部设置有海绵塞,取样针向下位移优先贯穿海绵塞中部使得针头外表面吸粘有的灰尘清理下来,有利于防止灰尘进入瓶中影响检测分析;所述注射腔底部完全贴合有活塞形成密封,避免在取样时取样针内空气外溢导致取样不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涉及环境实验检测

技术介绍
液相色谱仪是指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液相色谱仪以固体或液体为固定相,以液体为流动相,主要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易分解的、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天然产物、合成的和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目前,使用液相色谱仪传统式通过人工进行进样,现有的有通过进样器进行进样,进样器精准度不高,在进样针插入密封样瓶进样后拔出,由于样瓶一般采用橡胶密封会出现因摩擦力而带起带动试管样品瓶导致不当的操作,且进样针久置于空气中表面容易粘附灰尘,会引影响后续分析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侧安装有控制器并铰接有工作窗,所述机体内部设有自动进样装置,所述自动进样装置包括置样盘、电机、计量泵、第一推杆、固定件、注射腔、侧边腔、注射杆、活塞、第二推杆、取样针、限位管、插杆、弹簧、压瓶板、海绵塞,所述置样盘底部与电机轴连接,所述计量泵安装于机体内部右侧,所述第一推杆垂直安装安装于机体内腔,所述固定件通过螺栓所锁固于第一推杆伸缩端,所述注射腔与侧边腔均设于固定件内侧,所述注射杆嵌入注射腔内侧,所述活塞安装于注射杆底端,所述第二推杆安装于固定件上侧,且所述第二推杆伸缩端与注射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取样针安装于固定件底部,且所述取样针顶部与注射腔底部密封连接,所述限位管设有两个,且分别螺纹安装于固定件底部两侧,所述插杆嵌入限位管内侧,所述压瓶板顶面与插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于限位管与压瓶板之间,所述海绵塞设于紧固于压瓶板中部,所述取样针设于海绵塞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计量泵、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脑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注射腔与侧边腔相连通,且所述注射腔设于固定件内侧,所述侧边腔右端通过软管与计量泵连接,所述计量泵通过软管外接液相色谱仪进样口。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完全贴合于注射腔内壁,所述海绵塞中部设置有与取样针相对应的针孔,所述插杆设于弹簧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侧垂直安装有限位轴,所述固定件右端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套设于限位轴上,所述压瓶板底面贴合有泡沫垫。进一步的,所述置样盘为圆形,且上侧设有多个瓶槽,所述瓶槽呈环形排列且与所述取样针相对设置。本技术的结构巧妙布置合理,主要在于通过电脑芯片控制进样装置自动配液,通过电机转动置样盘使样瓶设于取样针下方,控制第一推杆向下的位移,使得压瓶板优先抵于瓶顶通过弹簧进行稳固,固定件下侧的取样针渐进插入样瓶内进样以及逐级拔出的过程均通过压瓶板压稳底部的样瓶防止跑偏;其中压瓶板中部设置有海绵塞,取样针向下位移优先贯穿海绵塞中部使得针头外表面吸粘有的灰尘清理下来,有利于防止灰尘进入瓶中影响检测分析;所述注射腔底部完全贴合有活塞形成密封,避免在取样时取样针内空气外溢导致取样不精准,通过第二推杆带动注射杆运动,使活塞上下运动,其中注射腔与侧边腔连通,侧边腔通过软管与计量泵连接,通过计量泵能精准有效的控制进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控制器2、工作窗3、自动进样装置4、置样盘41、电机42、计量泵43、第一推杆44、固定件45、注射腔451、侧边腔452、注射杆46、活塞461、第二推杆47、取样针48、限位管49、插杆491、弹簧492、压瓶板410、海绵塞411、限位轴4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侧安装有控制器2并铰接有工作窗3,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自动进样装置4,所述自动进样装置4包括置样盘41、电机42、计量泵43、第一推杆44、固定件45、注射腔451、侧边腔452、注射杆46、活塞461、第二推杆47、取样针48、限位管49、插杆491、弹簧492、压瓶板410、海绵塞411,所述置样盘41底部与电机42轴连接,所述计量泵43安装于机体1内部右侧,所述第一推杆44垂直安装安装于机体1内腔,所述固定件45通过螺栓所锁固于第一推杆44伸缩端,所述注射腔451与侧边腔452均设于固定件45内侧,所述注射杆46嵌入注射腔451内侧,所述活塞461安装于注射杆46底端,所述第二推杆47安装于固定件45上侧,且所述第二推杆47伸缩端与注射杆4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取样针48安装于固定件45底部,且所述取样针48顶部与注射腔451底部密封连接,所述限位管49设有两个,且分别螺纹安装于固定件45底部两侧,所述插杆491嵌入限位管49内侧,所述压瓶板410顶面与插杆49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92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于限位管49与压瓶板410之间,所述海绵塞411设于紧固于压瓶板410中部,所述取样针48设于海绵塞411正上方,所述电机42、计量泵43、第一推杆44和第二推杆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脑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控制器2为PLC控制器,所述注射腔451与侧边腔452相连通,且所述注射腔451设于固定件45内侧,所述侧边腔452右端通过软管与计量泵43连接,所述计量泵43通过软管外接液相色谱仪进样口,所述活塞461完全贴合于注射腔451内壁,所述海绵塞411中部设置有与取样针48相对应的针孔,所述插杆491设于弹簧492内侧,所述机体1内侧垂直安装有限位轴412,所述固定件45右端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套设于限位轴412上,所述压瓶板410底面贴合有泡沫垫,所述置样盘41为圆形,且上侧设有多个瓶槽,所述瓶槽呈环形排列且与所述取样针48相对设置。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利用电脑芯片控制进样装置自动配液,通过电机42转动置样盘41使样瓶设于取样针48下方,控制第一推杆44向下的位移,使得压瓶板410优先抵于瓶顶通过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侧安装有控制器(2)并铰接有工作窗(3),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自动进样装置(4),所述自动进样装置(4)包括置样盘(41)、电机(42)、计量泵(43)、第一推杆(44)、固定件(45)、注射腔(451)、侧边腔(452)、注射杆(46)、活塞(461)、第二推杆(47)、取样针(48)、限位管(49)、插杆(491)、弹簧(492)、压瓶板(410)、海绵塞(411),所述置样盘(41)底部与电机(42)轴连接,所述计量泵(43)安装于机体(1)内部右侧,所述第一推杆(44)垂直安装安装于机体(1)内腔,所述固定件(45)通过螺栓所锁固于第一推杆(44)伸缩端,所述注射腔(451)与侧边腔(452)均设于固定件(45)内侧,所述注射杆(46)嵌入注射腔(451)内侧,所述活塞(461)安装于注射杆(46)底端,所述第二推杆(47)安装于固定件(45)上侧,且所述第二推杆(47)伸缩端与注射杆(4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取样针(48)安装于固定件(45)底部,且所述取样针(48)顶部与注射腔(451)底部密封连接,所述限位管(49)设有两个,且分别螺纹安装于固定件(45)底部两侧,所述插杆(491)嵌入限位管(49)内侧,所述压瓶板(410)顶面与插杆(49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92)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于限位管(49)与压瓶板(410)之间,所述海绵塞(411)设于紧固于压瓶板(410)中部,所述取样针(48)设于海绵塞(411)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色谱仪检测专用全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侧安装有控制器(2)并铰接有工作窗(3),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自动进样装置(4),所述自动进样装置(4)包括置样盘(41)、电机(42)、计量泵(43)、第一推杆(44)、固定件(45)、注射腔(451)、侧边腔(452)、注射杆(46)、活塞(461)、第二推杆(47)、取样针(48)、限位管(49)、插杆(491)、弹簧(492)、压瓶板(410)、海绵塞(411),所述置样盘(41)底部与电机(42)轴连接,所述计量泵(43)安装于机体(1)内部右侧,所述第一推杆(44)垂直安装安装于机体(1)内腔,所述固定件(45)通过螺栓所锁固于第一推杆(44)伸缩端,所述注射腔(451)与侧边腔(452)均设于固定件(45)内侧,所述注射杆(46)嵌入注射腔(451)内侧,所述活塞(461)安装于注射杆(46)底端,所述第二推杆(47)安装于固定件(45)上侧,且所述第二推杆(47)伸缩端与注射杆(4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取样针(48)安装于固定件(45)底部,且所述取样针(48)顶部与注射腔(451)底部密封连接,所述限位管(49)设有两个,且分别螺纹安装于固定件(45)底部两侧,所述插杆(491)嵌入限位管(49)内侧,所述压瓶板(410)顶面与插杆(49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92)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于限位管(49)与压瓶板(410)之间,所述海绵塞(411)设于紧固于压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沼陈清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东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