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1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包括传送带、分拨装置、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所述传送带包括送料段和两条检测段,所述分拨装置设置在送料段与两条检测段之间的位置上,以接收送料段输送过来的滴眼液后分拨到两条检测段上,所述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分别设置在两条检测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通过分拨装置、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滴眼液进行分拨灯检的效果,大大的增加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检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
技术介绍
五联排滴眼液是目前市面上较为常用的眼药水包装,其主要是通过设置五瓶容量较小的塑料瓶子来实现包装,使得每瓶内的眼药水的容量为一次容量,如此方便人们的使用。因而为了保证容量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采用灯检的方式来检测药瓶内的药液容量是否达标,现有技术中的灯检方式主要是通过通过人手动抓取的方式来实现检测,这种检测方式一般检测效率不高,若是传送带加灯检结合的方式,由于传送带是呈直线流转,因此一次只能对一批滴眼液进行灯检,如此相应的灯检效率也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检效率高的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包括传送带、分拨装置、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所述传送带包括送料段和两条检测段,所述分拨装置设置在送料段与两条检测段之间的位置上,以接收送料段输送过来的滴眼液后分拨到两条检测段上,所述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分别设置在两条检测段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拨装置包括分拨支架、分拨块和分拨气缸,所述分拨支架安装在检测段相对送料段一端的上方,所述分拨块设置在送料段与检测段之间,并与分拨气缸联动,以受分拨气缸驱动而旋转,其上开设有分拨通道,该分拨通道的一端与送料段连通,另一端受分拨气缸驱动分别与两条检测段交替连通。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条所述检测段相对于送料段的一端均设有加速支架,该加速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一条检测段的左侧和另一条检测段的右侧,并弯折横跨在两条检测段的上方,所述加速支架上固定有加速电机,该加速电机的转轴向下穿过加速支架后延伸至检测段上,其上同轴套接有加速轮,所述加速轮轮边开设有加速齿,该加速齿伸入到检测段内。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灯检装置包括检测灯、检测镜和药瓶支撑机构,所述药瓶支撑机构设置在检测段上,以倾斜支撑灯检时的滴眼液药瓶,所述检测镜和检测灯分别设置在药瓶支撑机构的前后两侧上。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药瓶支撑机构包括主动轮组、倾斜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倾斜轮组和从动轮组相互之间通过传送皮条连接,其中,倾斜轮组包括前轮组和后轮组,所述前轮组和后轮组均呈宝塔状,组成轮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组成轮之间相互独立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传送带、分拨装置、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输入待检测的滴眼液,然后通过分拨装置的分拨作用,将待检测的滴眼液分拨到两条检测段上,之后通过第一灯检装置和第二灯检装置进行同步检测,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灯检装置,灯检效率得到的极大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分拨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第一灯检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包括传送带7、分拨装置3、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所述传送带7包括送料段71和两条检测段72,所述分拨装置3设置在送料段71与两条检测段72之间的位置上,以接收送料段71输送过来的滴眼液后分拨到两条检测段72上,所述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分别设置在两条检测段72上,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分拨灯检装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整体装置与外部送料装置连接即可,如此送料装置输送而出的待检测的滴眼液便会源源不断的送入到送料段71内,然后通过送料段71输送到分拨装置3内,通过分拨装置3的分拨作用,便可将滴眼液分拨到两条检测段72内,然后通过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配合实现将两条检测段72上的滴眼液进行同步检测,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灯检方式,大大的增加了检测效率,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段72可以不局限于两条,现有的灯检装置也可随着检测段72的数量提升而提升。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分拨装置3包括分拨支架31、分拨块32和分拨气缸33,所述分拨支架31安装在检测段72相对送料段71一端的上方,所述分拨块32设置在送料段71与检测段72之间,并与分拨气缸33联动,以受分拨气缸33驱动而旋转,其上开设有分拨通道321,该分拨通道321的一端与送料段71连通,另一端受分拨气缸33驱动分别与两条检测段72交替连通,通过上述结构,便可实现利用分拨气缸33驱动分拨块32左右摆动的方式,以此将输送过来的滴眼液分拨到两条检测段72上,如此实现将滴眼液平分到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进行同步检验的效果,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不采用分拨气缸33作为动力,可采用其他动力元件,并且现有的检测段72也不局限于两条,可依据动力部件的行程来决定,因为动力部件一个行程便可对应分拨块32旋转的一个角度,因此便可实现具体分拨为多少波检测滴眼液了。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条所述检测段72相对于送料段71的一端均设有加速支架721,该加速支架721分别固定安装在一条检测段72的左侧和另一条检测段72的右侧,并弯折横跨在两条检测段72的上方,所述加速支架721上固定有加速电机722,该加速电机722的转轴向下穿过加速支架721后延伸至检测段72上,其上同轴套接有加速轮723,所述加速轮723轮边开设有加速齿,该加速齿伸入到检测段72内,通过上述结构便可实现将分拨到检测段72上的滴眼液进行一个加速的效果,进而避免出现滴眼液在分拨块32与检测段72之间堆积而导致卡住的问题。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灯检装置4包括检测灯、检测镜41和药瓶支撑机构42,所述药瓶支撑机构42设置在检测段72上,以倾斜支撑灯检时的滴眼液药瓶,所述检测镜41和检测灯分别设置在药瓶支撑机构42的前后两侧上,如此便可实现一个自动化输送滴眼液并且支撑滴眼液的效果,以此方便人肉眼观察检测了。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药瓶支撑机构42包括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所述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相互之间通过传送皮条连接,其中,倾斜轮组422包括前轮组4221和后轮组4222,所述前轮组4221和后轮组4222均呈宝塔状,组成轮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且组成轮之间相互独立转动,通过主动轮组421、倾斜轮组422和从动轮组423的组合作用,便可有效的实现通过传送皮条来支撑滴眼液,且由于倾斜轮组422的设置,便可实现滴眼液倾斜支撑,如此方便人观察滴眼液了,增加滴眼液的灯检效率。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分拨灯检装置,通过分拨装置3、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待检测的滴眼液先分拨,然后再通过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进行同步灯检了,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灯检方式,大大的增加了灯检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7)、分拨装置(3)、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所述传送带(7)包括送料段(71)和两条检测段(72),所述分拨装置(3)设置在送料段(71)与两条检测段(72)之间的位置上,以接收送料段(71)输送过来的滴眼液后分拨到两条检测段(72)上,所述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分别设置在两条检测段(7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7)、分拨装置(3)、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所述传送带(7)包括送料段(71)和两条检测段(72),所述分拨装置(3)设置在送料段(71)与两条检测段(72)之间的位置上,以接收送料段(71)输送过来的滴眼液后分拨到两条检测段(72)上,所述第一灯检装置(4)和第二灯检装置分别设置在两条检测段(7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拨装置(3)包括分拨支架(31)、分拨块(32)和分拨气缸(33),所述分拨支架(31)安装在检测段(72)相对送料段(71)一端的上方,所述分拨块(32)设置在送料段(71)与检测段(72)之间,并与分拨气缸(33)联动,以受分拨气缸(33)驱动而旋转,其上开设有分拨通道(321),该分拨通道(321)的一端与送料段(71)连通,另一端受分拨气缸(33)驱动分别与两条检测段(72)交替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联排滴眼液分拨灯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检测段(72)相对于送料段(71)的一端均设有加速支架(721),该加速支架(721)分别固定安装在一条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纯洁卢金奎方龙任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