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植物整叶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1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荧光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植物整叶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盖板、灯罩、LED光源、CCD工业相机、控制器以及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图像采集口,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口处,所述盖板可自动复位并将所述图像采集口封闭,所述灯罩、LED光源、CCD工业相机、控制器均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灯罩两端开放,所述灯罩的一端与所述图像采集口连接,所述灯罩的另一端则设置有LED光源,LED光源的光均向图像采集口方向射出,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被限定在灯罩所规定的范围内;所述LED光源包括LED发光面以及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设置于LED发光面中,所述CCD工业相机设置于所述避让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植物整叶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荧光图像采集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植物整叶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叶绿素荧光不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发能传递和光化学反应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过程,而且与电子传递、质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过程有关。几乎所有光合作用过程的变化均可通过叶绿素荧光反映出来,而荧光测定技术不需破碎细胞,不伤害生物体,因此通过研究叶绿素荧光来间接研究光合作用的变化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方法。现有的叶绿素荧光仪主要通过荧光动力学诱导获取预处理后叶片的叶绿素荧光信息,便携式的荧光仪存在以点代面、叶片单点测量耗时过长(预处理25-30分钟,测量耗时约5分钟)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及时性要求严格方面的应用,而可以进行整叶或者整株测量的荧光仪,由于光源限制,整台装置的体积又过于庞大,无法满足便携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便携式植物整叶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装置,其体积小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植物整叶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灯罩(2)、LED光源(3)、CCD工业相机(4)、控制器(5)以及外壳(6),所述外壳(6)的一端设置有图像采集口,所述盖板(1)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口处,所述盖板(1)可自动复位并将所述图像采集口封闭,所述灯罩(2)、LED光源(3)、CCD工业相机(4)、控制器(5)均固定于所述外壳(6)内;/n所述灯罩(2)两端开放,所述灯罩(2)的一端与所述图像采集口连接,所述灯罩(2)的另一端则设置有LED光源(3),LED光源(3)的光均向图像采集口方向射出,所述LED光源(3)发出的光线可以被限定在灯罩(2)所规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植物整叶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灯罩(2)、LED光源(3)、CCD工业相机(4)、控制器(5)以及外壳(6),所述外壳(6)的一端设置有图像采集口,所述盖板(1)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口处,所述盖板(1)可自动复位并将所述图像采集口封闭,所述灯罩(2)、LED光源(3)、CCD工业相机(4)、控制器(5)均固定于所述外壳(6)内;
所述灯罩(2)两端开放,所述灯罩(2)的一端与所述图像采集口连接,所述灯罩(2)的另一端则设置有LED光源(3),LED光源(3)的光均向图像采集口方向射出,所述LED光源(3)发出的光线可以被限定在灯罩(2)所规定的范围内;
所述LED光源(3)包括LED发光面(31)以及避让孔(32),所述避让孔(32)设置于LED发光面(31)中,所述CCD工业相机(4)设置于所述避让孔(3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3)、CCD工业相机(4)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为圆台型,所述圆台具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其中第一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王士林陆岱鹏唐玉新吕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