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回弹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28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回弹仪,包括外壳和弹击杆,所述外壳上穿设有一抱箍,抱箍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空心杆,空心杆垂直于水平面且空心杆与弹击杆平行,空心杆远离抱箍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空心杆中同轴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抱箍的一侧穿过开口与一定位块垂直相连,空心杆远离抱箍的一侧设有限位孔,支撑杆靠近抱箍的一侧设有插接于限位孔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测量精度,并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回弹仪
本技术涉及回弹仪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回弹仪。
技术介绍
目前,回弹仪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市政工程和路桥建设等施工过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07437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回弹仪,包括回弹仪外壳,回弹仪外壳的上端安装有显示屏,且回弹仪外壳的内部上端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下方的回弹仪外壳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驱动器和第二电磁驱动器,第一电磁驱动器和第二电磁驱动器同时传动连接有弹击杆,弹击杆的一侧连接有光电传感器,且在回弹仪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光电传感器的条形光栅,光电传感器与条形光栅相适配用于检测弹击杆的反弹高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回弹仪来检测混凝土制成的地面或墙面的抗压强度时,弹击杆要与地面或墙面垂直,才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度,但上述回弹仪使用时,使用者手持回弹仪来调整弹击杆的位置使其与地面或墙面垂直,在这个过程中,弹击杆的垂直度常常会发生偏移,导致测量数据的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提高测量精度的高效回弹仪。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回弹仪,包括外壳和弹击杆,所述外壳上穿设有一抱箍,抱箍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空心杆,空心杆垂直于水平面且空心杆与弹击杆平行,空心杆远离抱箍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空心杆中同轴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抱箍的一侧穿过开口与一定位块垂直相连,空心杆远离抱箍的一侧设有限位孔,支撑杆靠近抱箍的一侧设有插接于限位孔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回弹仪测量地面和墙面的抗压强度时,拉动支撑杆,使支撑杆穿过开口从空心杆中滑动出来,直至支撑杆上的限位件插接于限位孔后,支撑杆相对于空心杆的位置被限定,支撑杆不再能够移动,从而将定位块与地面或墙面抵接,定位块与地面或墙面平行,而支撑杆以及空心杆都与定位块垂直,则支撑杆和空心杆均垂直于地面或墙面,进而与空心杆平行的弹击杆垂直于地面或墙面,使用者即可驱动回弹仪,促使弹击杆垂直撞击地面或墙面,准确测量出地面或墙面的抗压强度,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并且整个使用过程十分简单,使用者只需要拉动支撑杆使其从空心杆滑动出来,再将定位块与地面或墙面抵接即可开始测量工作,便于使用者操作,并且,测量结束后,使用者可以驱动支撑杆收纳于空心杆中,减少了支撑杆占用的空间,便于后续收纳回弹仪;同时利用抱箍将空心杆、支撑杆以及定位块固定在回弹仪的外壳上,方便了使用者在回弹仪上安装和拆卸整个结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一与限位孔对应连通的容纳孔,限位件包括设于容纳孔内的压缩弹簧和与压缩弹簧相连的限位块,限位块的一部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容纳孔插接于限位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完全位于空心杆内时,容纳孔与限位孔没有连通,限位块在空心杆内壁的限制下,完全位于容纳孔中,压缩弹簧压缩,当拉动支撑杆沿空心杆内壁滑动至一定位置时,容纳孔与限位孔对应连通,此时限位块没有了限制,压缩弹簧恢复原状,传递给限位块一个作用力,使得限位块的一部分脱离容纳孔插接于限位孔中,从而支撑杆相对于定位杆的位置被限定,支撑杆不再能够沿空心杆内壁滑动,进而定位块与地面抵接时,支撑杆能够稳定支撑住回弹仪的重量,使得回弹仪上的弹击杆保持与地面垂直的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孔的边缘呈钝化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结束后,使用者需要推动支撑杆使其收纳于空心杆中,此时,使用者的手指穿过限位孔去按压限位块,使得压缩弹簧压缩,限位块脱离限位孔回到容纳孔中,支撑杆才能再次沿空心杆的内壁滑动至收纳于空心杆中,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使用者的手指穿过限位孔时,可能会被限位孔的边缘刮伤,因此将限位孔的边缘钝化,起到一个保护使用者的手指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空心杆内靠近抱箍的一侧设有与支撑杆相连的拉伸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结束,若推动支撑杆使其收纳于空心杆,支撑杆可能还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开口从空心杆中滑动出来,因此在空心杆中设置与支撑杆相连的拉伸弹簧,按压限位块使其脱离限位孔后,支撑杆失去限制,拉伸弹簧恢复原状,支撑杆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会自动回到空心杆中,从而支撑杆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意外从空心杆中滑动出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伸弹簧为橡胶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弹簧来制作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不会锈化,延长了压缩弹簧的使用寿命,并且造价便宜,经济成本低。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空心杆和支撑杆均为塑料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塑料杆制作的空心杆和支撑杆的质量轻,空心杆和支撑杆安装在回弹仪上后不会造成回弹仪的重量大幅增长,使得使用者可以轻松拿取回弹仪走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块设置为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回弹仪的外壳是圆柱体形,测量结束后,定位块跟随支撑杆往靠近抱箍的方向移动,弧形的定位块能够与回弹仪的外壳更加接近,从而减小了定位块占用的空间,并且,也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收纳整个回弹仪。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上转动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携带回弹仪走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空心杆、支撑杆和定位块的配合作用下,拉动支撑杆使其从空心杆中滑动出来,再将定位块与地面或墙面抵接,则弹击杆就垂直于地面或墙面,使得测量出的数据更加精确,并且操作方式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结束后,支撑杆能够收纳于空心杆中,减小了支撑杆所占用的空间,同时,抱箍的设置,使得在回弹仪上安装和拆卸空心杆、支撑杆以及定位块的方式更加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2.限位块与压缩弹簧的配合作用,使得支撑杆沿空心杆内壁滑动至一定位置后,不再能够移动,从而当定位块与地面抵接时,支撑杆能够稳定支撑住回弹仪的重量,使得弹击杆能够保持与地面垂直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空心杆和支撑杆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壳;10、把手;2、弹击杆;3、抱箍;4、空心杆;40、连接块;41、限位孔;5、支撑杆;51、容纳孔;6、定位块;7、拉伸弹簧;8、限位件;80、压缩弹簧;81、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效回弹仪,包括外壳1和弹击杆2,外壳1远离弹击杆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把手10,外壳1上穿设有一抱箍3并且抱箍3箍紧外壳1,抱箍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空心杆4,空心杆4的截面为圆形,空心杆4的一侧固定有一连接块40,连接块40与抱箍3的外周壁固定连接,空心杆4垂直于水平面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回弹仪,包括外壳(1)和弹击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穿设有一抱箍(3),抱箍(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空心杆(4),空心杆(4)垂直于水平面且空心杆(4)与弹击杆(2)平行,空心杆(4)远离抱箍(3)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空心杆(4)中同轴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抱箍(3)的一侧穿过开口与一定位块(6)垂直相连,空心杆(4)远离抱箍(3)的一侧设有限位孔(41),支撑杆(5)靠近抱箍(3)的一侧设有插接于限位孔(41)的限位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回弹仪,包括外壳(1)和弹击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穿设有一抱箍(3),抱箍(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空心杆(4),空心杆(4)垂直于水平面且空心杆(4)与弹击杆(2)平行,空心杆(4)远离抱箍(3)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空心杆(4)中同轴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抱箍(3)的一侧穿过开口与一定位块(6)垂直相连,空心杆(4)远离抱箍(3)的一侧设有限位孔(41),支撑杆(5)靠近抱箍(3)的一侧设有插接于限位孔(41)的限位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回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上设有一与限位孔(41)对应连通的容纳孔(51),限位件(8)包括设于容纳孔(51)内的压缩弹簧(80)和与压缩弹簧(80)相连的限位块(81),限位块(81)的一部分在压缩弹簧(8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珍柴丰泉侯依然尚李落赵诏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北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