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264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石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前处理装置,装置包括支撑系统、进出样系统和反应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加注管与加注多种液体的蠕动泵并联连通,并且通过蠕动泵的择一工作,实现了加注液体的独立加注,通过排液泵能够实现液体的排出,通过内置的加热器和超声波振动装置实现对样品的超声和烘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去除杂质的同时,将样品中待检测的烃类物质的浓度调整至可检测范围,使后续的岩石荧光定量分析得以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岩石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油田、科研和教学等单位分析储层定量荧光分析的方法均采用手工的操作方法。在手工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实验室人员需要接触二氯甲烷、盐酸、双氧水等有毒有害试剂进行一系列的反应、清洗、换水等操作,挥发性盐酸、双氧水及二氯甲烷极易呛到操作人员口鼻;加酸、超声振荡、排酸均手工操作,对员工健康存在安全隐患。其二、储层荧光分析实验是精确的定量化数据测试,人工操作对定量加液存在误差且手工的不稳定易造成样品的流失,会加大实验数据误差较大风险。其三、现有标准规定的岩石颗粒前处理流程中,所用设备易受试剂腐蚀;比如:超声波、通风橱等设备极易盐酸腐蚀,对实验间的硬件设施要求较高。问题四、储层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实周期长,人工处理一批样如12块需4天左右,而钻井现场对实验数据的及时性要求2天以内,现有人工处理易达不到现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岩石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前处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石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系统、进出样系统和反应系统;/n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机箱、盖板、机罩、升降装置,所述机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表面形成有若干数量的圆孔,该圆孔用于放置反应罐,所述机罩设置于机箱的上方;/n所述进出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反应罐、样品杯、废液桶、吹扫装置以及液体管路;所述进样装置包括盛放有蒸馏水、盐酸、双氧水和二氯甲烷的容器,以及分别与上述容器相连通的4台蠕动泵;所述反应罐安装于与所述盖板的圆孔内,所述反应罐的罐身上形成有4个进样孔,所述进样孔分别通过流体管路与4台蠕动泵相连,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形成有出样孔,所述出样孔通过流体管路与废液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系统、进出样系统和反应系统;
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机箱、盖板、机罩、升降装置,所述机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表面形成有若干数量的圆孔,该圆孔用于放置反应罐,所述机罩设置于机箱的上方;
所述进出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反应罐、样品杯、废液桶、吹扫装置以及液体管路;所述进样装置包括盛放有蒸馏水、盐酸、双氧水和二氯甲烷的容器,以及分别与上述容器相连通的4台蠕动泵;所述反应罐安装于与所述盖板的圆孔内,所述反应罐的罐身上形成有4个进样孔,所述进样孔分别通过流体管路与4台蠕动泵相连,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形成有出样孔,所述出样孔通过流体管路与废液桶相连;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样品杯,所述样品杯包括筒体、上盖、下盖和把手,所述筒体的下半部分由过滤网构成,所述把手内形成有贯穿的吹气孔;所述吹扫装置包括气嘴、气泵和气体管路,所述气嘴设置于反应罐的上方,并通过气体管路与气泵相连,所述气嘴通过气体管路与把手的吹气孔相连;
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超声波振动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机箱内,所述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郝鹏王晓东张铜耀齐玉民杨纪磊于建雨张莹何俊辉李阔唐林陈金马丽华张燕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