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257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有储液管和第二防护盖,所述储液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防护盖,所述第一防护盖呈倒置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盖的一侧开设有入尿口,且所述第一防护盖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防护盖的顶端设有第二防护盖,所述第二防护盖的底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且所述第二防护盖的一侧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盖板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外连接有提拉手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防止尿液溅射到手上以及地面的目的,便于后续医护人员进行取样工作,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主要涉及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技术介绍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采集尿液样本进行检验,用以诊断患者的病情,现有的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在尿液的收集过程中,通常的是患者领取取样杯后将尿液排至取样杯内,传统的取样杯只是一个简单的杯状体,没有其它附属结构,由于需要手持,极易造成外溅影响卫生,多次收集尿液的过程也增加了繁琐度。因此我们需要研制一种防止外溅的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有储液管和第二防护盖,所述储液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防护盖,所述第一防护盖呈倒置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盖的一侧开设有入尿口,且所述第一防护盖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有储液管(1)和第二防护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防护盖(2),所述第一防护盖(2)呈倒置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盖(2)的一侧开设有入尿口(24),且所述第一防护盖(2)的顶端开设有卡槽(23);/n所述第一防护盖(2)的顶端设有第二防护盖(3),所述第二防护盖(3)的底端连接有卡块(36),所述卡块(36)与所述卡槽(23)相卡接,且所述第二防护盖(3)的一侧内开设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的面积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凹槽(31)的面积尺寸,且所述第一凹槽(31)内滑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有储液管(1)和第二防护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防护盖(2),所述第一防护盖(2)呈倒置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盖(2)的一侧开设有入尿口(24),且所述第一防护盖(2)的顶端开设有卡槽(23);
所述第一防护盖(2)的顶端设有第二防护盖(3),所述第二防护盖(3)的底端连接有卡块(36),所述卡块(36)与所述卡槽(23)相卡接,且所述第二防护盖(3)的一侧内开设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的面积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凹槽(31)的面积尺寸,且所述第一凹槽(31)内滑动连接有盖板(33),所述盖板(33)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34),所述限位块(34)与所述限位槽(32)相卡接,且所述盖板(33)远离所述限位块(3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32)外连接有提拉手把(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盖(2)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环形体(21),所述第一环形体(21)的外壁上连接有第一外螺纹(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1)的底端外壁上连接有第二外螺纹(13),且所述储液管(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内螺纹(12),所述第一内螺纹(12)与所述第一环形体(21)外壁上的所述第一外螺纹(22)啮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