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17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量设备的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包括称料斗,称料斗上设置有称重装置,称料斗的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及余料管,出料管内设置有第一电阀门,余料管内设置有第二电阀门,称重装置连接有阀门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包括电压比较电路、第一阀门开关及第二阀门开关,称重装置的输出端与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电路的与第一阀门开关的输入端及第二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一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第二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二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计量准确度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计量器具
本技术涉及计量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计量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配料装置的称重方式一般都是先将各种配料按设定的比例称量好,但是现有的称重器具在物料过多的时候不能自动将超过需要重量的物料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具有提高计量准确度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包括称料斗,所述称料斗上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称料斗的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及余料管,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第一电阀门,所述余料管内设置有第二电阀门,所述称重装置连接有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在称重过程中控制第一电阀门和第二电阀门关闭,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在称料斗内物料过重时开启第二电阀门,所述阀门控制器还用于在完成称重后开启第一电阀门排出物料;所述阀门控制器包括电压比较电路、第一阀门开关及第二阀门开关,所述称重装置的输出端与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阀门开关的输入端及第二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一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所述第二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二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称重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物料放置入计量器内,阀门控制器的电压比较电路根据称重装置获取的称料斗的重量信息控制第一电阀门和第二电阀门关闭。当物料过多时,阀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开关控制第二电阀门开启,将多余物料排出一部分直至称料斗内物料重量在预设的重量范围内,然后关闭第二电阀门。完成物料称重后,第一阀门开关控制第一电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开关控制第二电阀门关闭,将物料排出,从而达到提高计量准确度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称重装置为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阀门控制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称重传感器将称料斗的重量信息转化为电压信息输出。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阀门及第二电阀门均为常闭型电磁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常闭型电磁阀通电时,常闭型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常闭型电磁阀断电时,常闭型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优选的,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U1及第二电压比较器U2,所述称重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及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一基准电压Vref1,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一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二基准电压Vref2,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第二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称重传感器检测称料斗过重时,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至第一阀门开关。当称重传感器检测称料斗过重时,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大于第二基准电压Vref2,第二电压比较器U2输出高电平至第二阀门开关。优选的,所述第二阀门开关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阀门串联在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压比较器U2输出高电平至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第二电磁阀通电,第二电阀门开启。第二电压比较器U2输出低电平至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NPN三极管Q1截止,第二电磁阀断电,第二电阀门关闭。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开关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2及按键开关S,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b连接,所述按键开关S串联在第二NPN三极管Q2与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阀门串联在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之间,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b与按键开关S之间还串联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还连接有第一电容C1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节点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完成称重后,当称量斗的重量大于最低重量阈值时,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当操作人员闭合按键开关S,给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b一个脉冲信号,使得第二NPN三极管Q2导通,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电容C1组成RC延时电路,使得第一电磁阀保持通电一段时间,第一电磁阀开启,在该时间内将物料排出。在称重过程中,当称重过程中称量斗的重量小于最低重量阈值时,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低电平,当操作人员即使闭合按键开关S,第二NPN三极管Q2也处于截止状态,第一电磁阀关闭。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用于给称重装置、第一电阀门、第二电阀门及阀门控制器供电,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整流单元、滤波单元、第一稳压单元和第二稳压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接电源,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和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和第二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作为供电装置输出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直流电源经过整流单元,输出保持原样,起自适应作用,经过滤波单元滤除高频杂波后进入稳压单元,有利于提高供电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顶座及多根滑轨,所述称重装置安装在所述顶座上,多根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称重装置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分别在多根所述滑轨内滑动的滚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滑轨对称重装置进行限位,阻止称重装置倾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具有提高计量准确度优点;2、本技术设置有供电装置,直流电源经过整流单元,输出保持原样,起自适应作用,经过滤波单元滤除高频杂波后进入稳压单元,具有提高供电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展示供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展示电压比较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展示第二阀门开关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展示第一阀门开关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称料斗;2、出料管;3、余料管;4、机架;41、顶座;42、滑轨;5、称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6,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包括称料斗1,称料斗1上设置有称重装置5,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称重装置5为称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称料斗(1),所述称料斗(1)上设置有称重装置(5),所述称料斗(1)的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2)及余料管(3),所述出料管(2)内设置有第一电阀门,所述余料管(3)内设置有第二电阀门,所述称重装置(5)连接有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在称重过程中控制第一电阀门和第二电阀门关闭,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在称料斗(1)内物料过重时开启第二电阀门,所述阀门控制器还用于在完成称重后开启第一电阀门排出物料;/n所述阀门控制器包括电压比较电路、第一阀门开关及第二阀门开关,所述称重装置(5)的输出端与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阀门开关的输入端及第二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一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所述第二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二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称料斗(1),所述称料斗(1)上设置有称重装置(5),所述称料斗(1)的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2)及余料管(3),所述出料管(2)内设置有第一电阀门,所述余料管(3)内设置有第二电阀门,所述称重装置(5)连接有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在称重过程中控制第一电阀门和第二电阀门关闭,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在称料斗(1)内物料过重时开启第二电阀门,所述阀门控制器还用于在完成称重后开启第一电阀门排出物料;
所述阀门控制器包括电压比较电路、第一阀门开关及第二阀门开关,所述称重装置(5)的输出端与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阀门开关的输入端及第二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一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所述第二阀门开关串联在第二电阀门与外接电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5)为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阀门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阀门及第二电阀门均为常闭型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U1及第二电压比较器U2,所述称重装置(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端及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一基准电压Vref1,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一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端输入有第二基准电压Vref2,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第二阀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Vref2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计量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贵陈军李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衡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