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100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一侧底部固定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部固定设有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底部设有三通阀,所述四通阀与三通阀之间设有循环管,且所述四通阀与三通阀通过循环管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泵工作,将循环管底端的清洗液抽送至导流管顶端,循环对导流管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完成后,工作人员调节四通阀以及三通阀,三通阀打开排水管闭合循环管,清洁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该清洁装置循环对换热器进行清洁处理,有效节约清洁成本的同时提高清洁效果,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清理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自清洁装置是换热器使用的清理设备,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换热器使用时需要使用到自清洁装置;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清洁装置为一次性对换热器进行管道清洗,清洗过程中不仅浪费清洁剂以及水资源,提高清洁成本,而且一次性清洗导致清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通过循环泵工作,将循环管底端的清洗液抽送至导流管顶端,循环对导流管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完成后,工作人员调节四通阀以及三通阀,三通阀打开排水管闭合循环管,清洁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该清洁装置循环对换热器进行清洁处理,有效节约清洁成本的同时提高清洁效果,实用性好,以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一侧底部固定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部固定设有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底部设有三通阀,所述四通阀与三通阀之间设有循环管,且所述四通阀与三通阀通过循环管导通连接,所述循环管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循环泵,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部设有导流管,且所述四通阀以及三通阀分别与导流管的顶端以及底端导通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料管呈L形设计,且所述四通阀与混合箱通过排料管导通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与换热器本体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四通阀以及三通阀均与导流管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循环泵与循环管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四通阀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水管,所述三通阀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以及排水管的端部均固定设有法兰。优选的,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电机罩,且所述电机罩与混合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合箱的内腔中心处设有混合销,且所述混合销与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混合销的顶端以及底端均设有轴承,且所述混合销与混合箱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合箱的另一侧顶部固定设有注水管,所述混合箱顶部一侧固定设有投药斗,所述投药斗的顶端套设有封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循环泵工作,将循环管底端的清洗液抽送至导流管顶端,循环对导流管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完成后,工作人员调节四通阀以及三通阀,三通阀打开排水管闭合循环管,清洁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与现有清洁效果差且清洁成本高的清洁装置相比,该清洁装置循环对换热器进行清洁处理,有效节约清洁成本的同时提高清洁效果,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箱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器本体;2、混合箱;3、排料管;4、四通阀;5、三通阀;6、循环管;7、循环泵;8、导流管;9、电机;10、混合销;11、轴承;12、注水管;13、投药斗;14、电机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箱2,所述混合箱2的一侧底部固定设有排料管3,所述排料管3的底部固定设有四通阀4,所述四通阀4的底部设有三通阀5,所述四通阀4与三通阀5之间设有循环管6,且所述四通阀4与三通阀5通过循环管6导通连接,所述循环管6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循环泵7,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导流管8,且所述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分别与导流管8的顶端以及底端导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料管3呈L形设计,且所述四通阀4与混合箱2通过排料管3导通连接,便于导通;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箱2与换热器本体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均与导流管8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循环泵7与循环管6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组装;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四通阀4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水管,所述三通阀5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以及排水管的端部均固定设有法兰,便于进水以及排水;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箱2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外侧设有电机罩14,且所述电机罩14与混合箱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电机罩14有效地为电机9做防护处理;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箱2的内腔中心处设有混合销10,且所述混合销10与电机9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混合销10的顶端以及底端均设有轴承11,且所述混合销10与混合箱2通过轴承11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轴承11便于混合销10的活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箱2的另一侧顶部固定设有注水管12,所述混合箱2顶部一侧固定设有投药斗13,所述投药斗13的顶端套设有封盖,通过设置的投药斗13便于药物的投入;实施方式具体为:循环泵7以及电机9与外部配电箱电性连接,需要清理换热器本体1时,工作人员手动调节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使进水管以及排水管处封闭,排料管3、循环管6以及导流管8之间导通,通过注水管12为混合箱2接入自来水,并通过投药斗13将清洗剂投入混合箱2,电机9运行驱动混合销10转动,混合销10混合清洗剂以及自来水形成清洁液,清洁液通过排料管3排入导流管8,对导流管8做清洁处理,清洗后的清洁液从导流管8的底端流至循环管6的底端,此时循环泵7工作,将循环管6底端的清洗液抽送至导流管8顶端,循环对导流管8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完成后,工作人员调节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三通阀5打开排水管闭合循环管6,清洁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四通阀4打开进水管后换热器本体1进行使用,清洁装置循环对换热器进行清洁处理,有效节约清洁成本的同时提高清洁效果,实用性好,该实施例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实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工作原理:清洗后的清洁液从导流管8的底端流至循环管6的底端,此时循环泵7工作,将循环管6底端的清洗液抽送至导流管8顶端,循环对导流管8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完成后,工作人员调节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三通阀5打开排水管闭合循环管6,清洁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箱(2),所述混合箱(2)的一侧底部固定设有排料管(3),所述排料管(3)的底部固定设有四通阀(4),所述四通阀(4)的底部设有三通阀(5),所述四通阀(4)与三通阀(5)之间设有循环管(6),且所述四通阀(4)与三通阀(5)通过循环管(6)导通连接,所述循环管(6)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循环泵(7),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导流管(8),且所述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分别与导流管(8)的顶端以及底端导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箱(2),所述混合箱(2)的一侧底部固定设有排料管(3),所述排料管(3)的底部固定设有四通阀(4),所述四通阀(4)的底部设有三通阀(5),所述四通阀(4)与三通阀(5)之间设有循环管(6),且所述四通阀(4)与三通阀(5)通过循环管(6)导通连接,所述循环管(6)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循环泵(7),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导流管(8),且所述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分别与导流管(8)的顶端以及底端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3)呈L形设计,且所述四通阀(4)与混合箱(2)通过排料管(3)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自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2)与换热器本体(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四通阀(4)以及三通阀(5)均与导流管(8)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循环泵(7)与循环管(6)通过螺钉可拆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密升李建国刘振乐徐子超严铁牛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龙川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