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伟专利>正文

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089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槽、蛇形换热管、壳体和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底部的两侧皆固定有安装脚,且承载槽内部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蛇形换热管,且蛇形换热管的外侧壁缠绕有波浪形换热管,并且蛇形换热管两端的壳体上皆安装有第一过滤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壳体、波浪形换热管、蛇形换热管、真空预留腔和保温岩棉,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性能,通过将换热管设置为蛇形和波浪形,提升了换热的面积,通过将波浪形换热管缠绕在蛇形换热管外壁使得二者直接接触,进而提升了热交换的效果,且利用真空预留腔和保温岩棉,使得装置实现了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在电厂等高耗能行业应用广泛,它可以实现循环式余热的回收利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时代发展主题,具体使用时,它通过吸收循环水的废弃热量,来加热热网水,以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但是现有的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普通的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往往存在换热效果不好和热量外泄严重的缺点,这导致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2.市面上现存的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存在着结构强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这导致装置的实用性低下;3.现有的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往往不具备过滤防堵结构和不易拆卸维护,这极大地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换热效果不好和热量外泄严重、结构强度低和稳定性差以及不具备过滤防堵结构和不易拆卸维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槽(3)、蛇形换热管(4)、壳体(6)和承载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槽(12)底部的两侧皆固定有安装脚(8),且承载槽(12)内部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安装有蛇形换热管(4),且蛇形换热管(4)的外侧壁缠绕有波浪形换热管(5),并且蛇形换热管(4)两端的壳体(6)上皆安装有第一过滤槽(3),波浪形换热管(5)的顶端安装有热气出管(14),波浪形换热管(5)的底端安装有冷气进管(13),所述冷气进管(13)和热气出管(14)远离波浪形换热管(5)的一端皆安装有第二过滤槽(16),且第二过滤槽(16)上通过第二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槽(3)、蛇形换热管(4)、壳体(6)和承载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槽(12)底部的两侧皆固定有安装脚(8),且承载槽(12)内部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安装有蛇形换热管(4),且蛇形换热管(4)的外侧壁缠绕有波浪形换热管(5),并且蛇形换热管(4)两端的壳体(6)上皆安装有第一过滤槽(3),波浪形换热管(5)的顶端安装有热气出管(14),波浪形换热管(5)的底端安装有冷气进管(13),所述冷气进管(13)和热气出管(14)远离波浪形换热管(5)的一端皆安装有第二过滤槽(16),且第二过滤槽(16)上通过第二法兰盘(17)连接有供热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槽(3)与壳体(6)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第一过滤槽(3)上焊接有水管(11),并且水管(11)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换热管(4)和波浪形换热管(5)皆与壳体(6)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蛇形换热管(4)和波浪形换热管(5)的材料皆为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供热用循环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侧壁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李党超刘爱菁
申请(专利权)人:杨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