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08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它包括通风塔体、基座、湿冷段散热装置、水收集装置、干冷段散热器、干冷段百叶窗和湿冷段百叶窗;所述干冷段散热器、干冷段百叶窗放置在通风塔体外;所述湿冷段百叶窗放置在基座外、干冷百叶窗下方;所述干冷段散热器通过第一中间管道与湿冷段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通过第二中间管道与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与循环水输入管道连接,所述水收集装置上设置有循环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一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湿冷和空冷联合运行的方式,充分利用干冷段不耗水的优点,减少湿冷段投运时间,减少消耗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
本技术涉及工业循环水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
技术介绍
2019年发布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到,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要从实现中华名族永续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深入推动缺水地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在工业循环水冷却领域,工业循环水冷却方式有湿冷、空冷等多种方式,在国家节水政策的引领下,近年来空冷技术在缺水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一些工艺系统对于水温范围要求的特殊性,空冷技术还不能完全取代湿冷。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机械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风塔体(1)、基座(2)、湿冷段散热装置(13)、水收集装置(10)、干冷段散热器(3)、干冷段百叶窗(4)和湿冷段百叶窗(5);所述通风塔体(1)座在基座(2)上;所述湿冷段散热装置(13)放置在基座(2)内;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干冷段百叶窗(4)放置在通风塔体(1)外;所述湿冷段百叶窗(5)放置在基座(2)外、干冷段百叶窗(4)下方;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通过第一中间管道(11)与湿冷段散热装置(13)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通过第二中间管道(7)与水收集装置(10)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与循环水输入管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风塔体(1)、基座(2)、湿冷段散热装置(13)、水收集装置(10)、干冷段散热器(3)、干冷段百叶窗(4)和湿冷段百叶窗(5);所述通风塔体(1)座在基座(2)上;所述湿冷段散热装置(13)放置在基座(2)内;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干冷段百叶窗(4)放置在通风塔体(1)外;所述湿冷段百叶窗(5)放置在基座(2)外、干冷段百叶窗(4)下方;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通过第一中间管道(11)与湿冷段散热装置(13)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通过第二中间管道(7)与水收集装置(10)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3)与循环水输入管道(6)连接,所述水收集装置(10)上设置有循环水输送管道(9);所述第一中间管道(1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2),所述第二中间管道(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四阀门(14)、第三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君江瀚汪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