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02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涉及冷库设备安装领域,包括冷库顶板和吊挂在冷库顶板下方的冷风机,冷库顶板远离冷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通电线缆,冷风机的侧壁上固定有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冷风机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接线孔,冷库顶板上对应第一接线孔开设有第二接线孔,接线盒所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孔,第三接线孔与接线座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通电线缆依次穿过第二接线孔、第一接线孔、第三接线孔和保护套管电连接在接线盒中。针对现有的冷库中冷风机上的外露线缆容易出现结露现象、观赏性差等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电线缆位于冷风机内部避免了结露现象,同时通电线缆的效果位于冷风机内不会影响到冷库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
本技术涉及冷库设备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
技术介绍
在冷链物流领域中,冷库的设计是重中之重,而冷风机是冷库安装状中较为重要的设备,冷库中的冷风机大豆吊挂在冷库顶部的保温板的下方,保温板上方铺设有供电线路,常见的冷库电源接线方式是在。参考图1,为常见的一种冷风机的线路排布结构,包括冷库顶板、冷风机和固定在冷风外壁上的接线盒,冷库顶板的上防设置于通电线缆,冷库顶板上开设贯通的接线孔将通电线缆插入冷库之中,再接在接线盒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风机的线路吊挂在空中,线路直接暴漏在冷库环境中,线缆上容易结露,造成安装隐患,同时线缆外露观赏性较差,影响冷库整体环境,需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包括冷库顶板和吊挂在所述冷库顶板下方的冷风机,所述冷库顶板远离所述冷风机的一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包括冷库顶板(1)和吊挂在所述冷库顶板(1)下方的冷风机(2),所述冷库顶板(1)远离所述冷风机(2)的一侧设置有通电线缆(3),所述冷风机(2)的侧壁上固定有接线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接线孔(21),所述冷库顶板(1)上对应所述第一接线孔(21)开设有第二接线孔(11),所述接线盒(4)所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孔(22),所述第三接线孔(22)与所述接线盒(4)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24),所述通电线缆(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孔(11)、第一接线孔(21)、第三接线孔(22)和保护套管(24)电连接在接线盒(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包括冷库顶板(1)和吊挂在所述冷库顶板(1)下方的冷风机(2),所述冷库顶板(1)远离所述冷风机(2)的一侧设置有通电线缆(3),所述冷风机(2)的侧壁上固定有接线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接线孔(21),所述冷库顶板(1)上对应所述第一接线孔(21)开设有第二接线孔(11),所述接线盒(4)所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孔(22),所述第三接线孔(22)与所述接线盒(4)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24),所述通电线缆(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孔(11)、第一接线孔(21)、第三接线孔(22)和保护套管(24)电连接在接线盒(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24)为伸缩套管,所述通电线缆(3)与所述第三接线孔(22)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环(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内冷风机通电线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线缆(3)在所述冷风机(2)的内壁上排布,所述冷风机(2)的内壁上设置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峰蒲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逸励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