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96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包括可透光外壳、二氧化氯缓释包、LED灯珠、纽扣电池和按钮开关,所述可透光外壳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且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的一侧设有LED灯珠,另一侧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位于可透光外壳外,所述LED灯珠通过按钮开关与纽扣电池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分解周围空气细菌及杀菌净化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菌宝,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便携式除菌宝。
技术介绍
对于公交、地铁、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空气流动性差,因此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可以侵犯人体的病原体微生物,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目前,公共场所常用消毒方法分为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化学药物消毒即利用“84”消毒液、漂白粉、乙醇、过氧乙酸等,通常的操作的方式为喷洒消毒剂和擦拭物体表面。大量喷洒消毒剂时特别是在公共场所,高浓度的消毒剂会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产生一定的危害,人体不能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中,消毒完后必须长时间通风。物理消毒即利用紫外线等电磁辐射装置进行消毒,利用产生的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由于其照射的量较低,故不能引起原子的电离,反能产生激发作用,其灭菌原理是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在通过紫外线有效照射后发生化学变化而死亡,但是此类电磁辐射的穿透能力很差,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会受到尘埃颗粒和湿度影响,超过2厘米厚的水层,其消毒的能力则消失贻尽。且此类消毒装置价格高昂,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紫外线灯管照射皮肤1-2分钟,可产生皮肤红斑,对眼睛直接照射30秒可产生刺激症状,若增大剂量,可引起紫外线眼炎,其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臭氧过多能使人产生中毒,因而使用此类装置时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分解周围空气细菌及杀菌净化空气的便携式除菌宝。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可透光外壳、二氧化氯缓释包、LED灯珠、纽扣电池和按钮开关,所述可透光外壳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且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的一侧设有LED灯珠,另一侧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位于可透光外壳外,所述LED灯珠通过按钮开关与纽扣电池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透光外壳包括弧形壳体、呈矩形状的背板和隔板,所述弧形壳体与背板卡装连接,所述弧形壳体内设有由隔板形成的三个内腔,其中位于弧形壳体中部的一个内腔用来设置纽扣电池,且按钮开关位于背板外,剩余两个内腔内分别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穿绳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透光外壳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可透光外壳包括第一呈对合式结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通气孔,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腔室,且位于中部的腔室用来设置纽扣电池,设在该腔室两端的腔室用设置二氧化氯缓释包,所述纽扣电池另一侧的按钮开关位于第二壳体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具有相互贯通的第二穿绳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包括无纺布包和设在无纺布包内呈颗粒状的二氧化氯缓释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与光催化涂层之间还设有无机隔离保护层。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便携式除菌宝后,由于本技术包括可透光外壳、二氧化氯缓释包、LED灯珠、纽扣电池和按钮开关,所述可透光外壳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且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使用时,可利用挂绳佩戴在身上,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通过空气作用持续散发无害的二氧化氯,通过可透光外壳上的通气孔发挥,分解周围空气内的病蚀,又由于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能够进一步净化空气,去除周围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又由于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的一侧设有LED灯珠,另一侧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位于可透光外壳外,所述LED灯珠通过按钮开关与纽扣电池电连接,这样,即使在没有光照情况下,可以通过点亮LED灯珠,将其散发的光投射到可透光外壳上,使得本技术的壳体能够持续性净化空气。因此,本技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分解周围空气细菌及杀菌净化空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的右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包括可透光外壳1、二氧化氯缓释包2、LED灯珠3、纽扣电池4和按钮开关5,所述可透光外壳1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11,且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纽扣电池4,且纽扣电池4的一侧设有LED灯珠3,另一侧按钮开关5,所述按钮开关5位于可透光外壳1外,所述LED灯珠3通过按钮开关5与纽扣电池4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6。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杀菌效果,所述可透光外壳1包括弧形壳体12、呈矩形状的背板13和隔板14,所述弧形壳体12与背板13卡装连接,所述弧形壳体12内设有由隔板14形成的三个内腔121,其中位于弧形壳体12中部的一个内腔121用来设置纽扣电池4,且按钮开关5位于背板13外,剩余两个内腔121内分别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弧形壳体12中用来设置二氧化氯缓释包2的内腔121内具有卡槽,可以用来固定二氧化氯缓释包2,防止来回晃动。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穿绳佩戴,本技术所述弧形壳体12的顶部设有第一穿绳孔122。如图3所示,实施例1中的所述可透光外壳1类似为盾牌形状。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容纳固态二氧化氯缓释剂,并确保透气性好,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2包括无纺布包21和设在无纺布包21内呈颗粒状的二氧化氯缓释剂22。如图2所示,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与光催化涂层6之间还设有无机隔离保护层7。本技术所述无机隔离保护层7的厚度为1um左右,光催化涂层6的厚度为1um左右。无机隔离保护层优先选用纳米级聚氟乙稀乳液作为隔离保护层,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无机纳米材料经缩聚反应制成的,抗老化、耐高温,可以有有效的隔离外壳材料与外界环境长时间接触,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有效的隔离光催化材料和外壳材料,避免光催涂层与外壳发生反应。同时无机保护层是无机纳米材料的,不会与光催化材料发生反应,不会损害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同样是纳米级的,达到纳米级的同时,不同材料间的团聚力也成倍地增加。因此无机保护层与光催化涂层间具有强大的团聚力,这样光催化涂层就无法摆脱由此引起的的团聚力,从而出现了光催化涂层不易脱落、摩擦损伤,保证了光催化涂层性能稳定,极少分散。实施例2如图4、5、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便携式除菌宝,所述可透光外壳1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可透光外壳1包括第一呈对合式结构的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所述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上分别设有通气孔1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外壳(1)、二氧化氯缓释包(2)、LED灯珠(3)、纽扣电池(4)和按钮开关(5),/n所述可透光外壳(1)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11),且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纽扣电池(4),且纽扣电池(4)的一侧设有LED灯珠(3),另一侧按钮开关(5),所述按钮开关(5)位于可透光外壳(1)外,所述LED灯珠(3)通过按钮开关(5)与纽扣电池(4)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外壳(1)、二氧化氯缓释包(2)、LED灯珠(3)、纽扣电池(4)和按钮开关(5),
所述可透光外壳(1)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11),且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纽扣电池(4),且纽扣电池(4)的一侧设有LED灯珠(3),另一侧按钮开关(5),所述按钮开关(5)位于可透光外壳(1)外,所述LED灯珠(3)通过按钮开关(5)与纽扣电池(4)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光外壳(1)包括弧形壳体(12)、呈矩形状的背板(13)和隔板(14),所述弧形壳体(12)与背板(13)卡装连接,所述弧形壳体(12)内设有由隔板(14)形成的三个内腔(121),其中位于弧形壳体(12)中部的一个内腔(121)用来设置纽扣电池(4),且按钮开关(5)位于背板(13)外,剩余两个内腔(121)内分别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朗洁量子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