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995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依次连接的第一并联系统、冷凝器、第二并联系统、蒸发器,所述第一并联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包括膨胀阀和电磁阀;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电磁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以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运行;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所述冷凝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蒸发器以热管循环散热模式运行。两种工作模式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切换,将发热设备的温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所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将室内机和室外机合为一体,结构简单,现场施工量小,且节省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服务器机柜设备全年运行,运行时发热量较大,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该设备进行降温,传统的降温方式主要采用压缩机制冷的空调系统,由于压缩机需要全年使用,导致空调系统能耗较大,其空调能耗约占整体能耗的40%~50%,且传统的压缩机空调系统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放置在服务器机柜外部或服务器机柜内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需要额外安装连接管,现场施工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安装室外机且结构简单的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一种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依次连接的第一并联系统、冷凝器、第二并联系统、蒸发器,所述第一并联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包括膨胀阀和电磁阀;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电磁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以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运行;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所述冷凝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蒸发器以热管循环散热模式运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单向阀并联,形成所述第一并联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液罐、干燥过滤器和视液镜,所述储液罐、所述干燥过滤器和所述视液镜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并联系统之间,并依次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凝风机和送风机,所述冷凝风机设于所述冷凝器的外侧,所述冷凝风机用于加快所述冷凝器外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速所述冷凝器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送风机设于所述蒸发器的外侧,所述送风机用于加快所述蒸发器外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速所述蒸发器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进一步地,所述视液镜的高度与所述蒸发器顶部的高度一致,便于通过所述视液镜观察所述蒸发器内填充的换热介质的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箱体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第一并联系统、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储液罐设于所述箱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视液镜、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和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箱体的下半部分。进一步地,还包括回风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处,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处的温度值并传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并传送至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制冷剂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并联系统、所述冷凝器、所述储液罐、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视液镜、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和所述蒸发器;所述制冷剂管路和各部件内充有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采用R134a、R410A、R407C、R32或者R290。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采用铜管翅片或者微通道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在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和热管循环散热模式之间自动切换;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大于预定温度值且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大于15度时,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电磁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正常工作,使所述空调系统工作于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大于预定温度值且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小于等于15度时,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所述冷凝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蒸发器正常工作,使所述空调系统工作于热管循环散热模式。上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中,具有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和热管循环散热模式两种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回风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两种工作模式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切换,将发热设备的温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所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将室内机和室外机合为一体,结构简单,现场施工量小,且节省电能。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100,包括控制系统和依次连接的第一并联系统、冷凝器4、第二并联系统、蒸发器11,所述第一并联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单向阀2和第二单向阀3,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包括膨胀阀9和电磁阀10;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电磁阀10,所述压缩机1、所述冷凝器4、所述膨胀阀9和所述蒸发器11以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运行;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膨胀阀9,所述冷凝器4、所述电磁阀10和所述蒸发器11以热管循环散热模式运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阀2设于所述压缩机1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第一单向阀2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单向阀3并联,形成所述第一并联系统。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100还包括储液罐6、干燥过滤器7、视液镜8、冷凝风机5和送风机12,所述储液罐6、所述干燥过滤器7和所述视液镜8设于所述冷凝器4和所述第二并联系统之间,并依次连接。所述视液镜8的高度与所述蒸发器11顶部的高度一致,便于通过所述视液镜8观察所述蒸发器11内填充的换热介质的高度。所述冷凝风机5设于所述冷凝器4的外侧,所述冷凝风机5用于加快所述冷凝器4外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速所述冷凝器4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送风机12设于所述蒸发器11的外侧,所述送风机12用于加快所述蒸发器11外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速所述蒸发器11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冷凝器4和所述蒸发器11采用铜管翅片或者微通道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100还包括制冷剂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并联系统、所述冷凝器4、所述储液罐6、所述干燥过滤器7、所述视液镜8、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和所述蒸发器11;所述制冷剂管路和各部件内充有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采用R134a、R410A、R407C、R32或者R290。具体地,所述视液镜8、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和所述蒸发器11通过所述制冷剂管路连接,连接后形成的通路呈U型,所述视液镜8的高度与所述蒸发器11顶部的高度一致,充注换热介质时,需要查看所述视液镜8,使注入的所述换热介质高度达到视液镜8高度,以保证所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在工作于热管循环模式时能够有效散热。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箱体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第一并联系统、所述冷凝器4和所述储液罐6设于所述箱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干燥过滤器7、所述视液镜8、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和所述蒸发器11设于所述箱体的下半部分。具体地,所述箱体的上半部分与外接环境相通,所述箱体的下半部分与被冷却设备相通。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100还包括回风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所述回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依次连接的第一并联系统、冷凝器、第二并联系统、蒸发器,所述第一并联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包括膨胀阀和电磁阀;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电磁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以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运行;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所述冷凝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蒸发器以热管循环散热模式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依次连接的第一并联系统、冷凝器、第二并联系统、蒸发器,所述第一并联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并联系统包括膨胀阀和电磁阀;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电磁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以压缩机循环制冷模式运行;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所述冷凝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蒸发器以热管循环散热模式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单向阀并联,形成所述第一并联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罐、干燥过滤器和视液镜,所述储液罐、所述干燥过滤器和所述视液镜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并联系统之间,并依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风机和送风机,所述冷凝风机设于所述冷凝器的外侧,所述冷凝风机用于加快所述冷凝器外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速所述冷凝器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送风机设于所述蒸发器的外侧,所述送风机用于加快所述蒸发器外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速所述蒸发器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液镜的高度与所述蒸发器顶部的高度一致,便于通过所述视液镜观察所述蒸发器内填充的换热介质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箱体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第一并联系统、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凌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