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9915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第一转轴、连杆、伸缩杆、第二转轴和若干列炉排框架;液压缸的缸筒铰接在炉排构架上且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转轴铰接,第一转轴上套装连接有连杆,连杆通过伸缩杆与第二转轴相连,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转轴支撑件支撑;若干列炉排框架并排设置,炉排框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铰接且另一端设置有滚轮,炉排框架的滚轮放置在滚轮支撑件上且能够沿着炉排支撑件滚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相邻列炉排框架铰接在不同的转轴上实现相反方向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每列炉排都运动且相邻炉排列运动方向相反的效果,极大地增强炉排运动对垃圾的剪切和搅拌作用,结构简单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渐增长,如何高效地处理生活垃圾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垃圾焚烧作为处理简单高效,应用最普遍的处理方法,其中以炉排焚烧处理应用最为广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种类日渐复杂,热值也越来越高,成分和热值的大范围波动对垃圾焚烧炉炉排架的工作效率、稳定性以及通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些因素很大部分取决于炉排驱动系统。目前炉排驱动系统按运动的形式区分,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炉排片是一层一层堆叠,静动间隔,运动时,整层炉排片往复运动。第二种,炉排片是一列一列安装,静动间隔,运动时,整列炉排片往复运动。静动间隔的运动方式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剪切力,为了加强对垃圾的搅拌作用,往往需要增加破碎刀等装置。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颖的列动炉排驱动系统,能够实现相邻炉排列反向运动,增强炉排运动过程中对垃圾的剪切力,加强对垃圾的搅拌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部分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剪切力较弱、需额外设置破碎刀等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增强炉排运动过程中对垃圾的剪切力并加强对垃圾的搅拌作用的列动炉排驱动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第一转轴、连杆、伸缩杆、第二转轴和若干列炉排框架;液压缸的缸筒铰接在炉排构架上且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装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通过伸缩杆与第二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转轴支撑件支撑;若干列炉排框架并排设置,炉排框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铰接且另一端设置有滚轮,炉排框架的滚轮放置在滚轮支撑件上且能够沿着炉排支撑件滚动;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相邻列炉排框架铰接在不同的转轴上实现相反方向的运动。根据本技术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杆的端部通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固定连杆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伸缩杆通过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固定连杆与第二转轴铰接。根据本技术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胀套与连杆连接以保持连杆在第一转轴上的相对位置不变。根据本技术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穿过转轴支撑件且通过轴承和密封与转轴支撑件连接。根据本技术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炉排框架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的布置采用间隔布置,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的炉排框架间隔安装。根据本技术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液压缸中活塞杆的单向动作带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转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炉排框架上的滚轮沿滚轮支撑件的滚动且炉排框架作近似直线运动。根据本技术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液压缸中活塞杆的往复动作带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正反向转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正反向转动带动炉排框架的往复运动且相邻列炉排框架作反向往复运动,垃圾在惯性作用和剪切搅拌作用下往下输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通过连杆机构实现每列炉排都运动且相邻炉排列运动方向相反的效果,极大地增强炉排运动对垃圾的剪切和搅拌作用,有效地减少垃圾结块的可能,使垃圾燃烧更充分。本系统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连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轴系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运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液压缸、2-第一转轴、3-连杆、4-伸缩杆、5-第二转轴、6-胀套、7-转轴支撑件、8-轴承和密封、9-炉排框架、10-滚轮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垃圾焚烧炉运行过程中,若需要增加垃圾处理量,炉排上堆积的垃圾量会增加。常规炉排驱动系统对垃圾的搅拌作用不明显,垃圾很容易出现结块,导致燃烧不充分。本技术则提供了一种通过连杆机构实现每列炉排都运动且相邻炉排列运动方向相反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在下文中,对本技术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连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的轴系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1、第一转轴2、连杆3、伸缩杆4、第二转轴5和若干列炉排框架9。其中,液压缸1、第一转轴2、连杆3、伸缩杆4、第二转轴5及相关部件构成驱动系统的连杆结构,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5和若干列炉排框架9及相关部件构成驱动系统的轴系结构。具体地,液压缸1的缸筒铰接在炉排构架上且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转轴2铰接。液压缸1采用两端铰接,液压活塞杆的运动直接转化为第一转轴2的转动。优选地,活塞杆的端部通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2上的第一固定连杆与第一转轴2铰接,由此活塞杆的运动通过第一固定连杆传递给第一转轴2,实现对第一转轴2的转动控制。第一转轴2上套装连接有连杆3,连杆3通过伸缩杆4与第二转轴5相连,其中,第一转轴2通过胀套6与连杆3连接以保持连杆3在第一转轴2上的相对位置不变,胀套6不仅可以保证连杆3和第一转轴的相对位置不变,同时可以调节第一转轴2与连杆3之间的夹角。优选地,伸缩杆4通过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5上的第二固定连杆与第二转轴5铰接,由此第一转轴2的运动通过伸缩杆4和第二固定连杆传递给第二转轴5,实现对第二转轴5的转动控制。在实际中,对连杆3、伸缩杆4和第二转轴5选用合适的长度,形成双摇杆机构,实现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5的方向转动。还可以调节伸缩杆4的长度和连杆3与第一转轴2的夹角,可以实现第二转轴5与第一转轴2的角度对应关系的调节。并且,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5均通过转轴支撑件7支撑,第一转轴2或第二转轴5穿过转轴支撑件7且通过轴承和密封8与转轴支撑件7连接,由此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能够在转轴支撑件中自由转动。若干列炉排框架9并排设置,炉排框架9的一端与第一转轴2或第二转轴5铰接且另一端设置有滚轮,炉排框架9的滚轮放置在滚轮支撑件10上且能够沿着炉排支撑件10滚动。其中,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5的转动方向相反,相邻列炉排框架9铰接在不同的转轴上实现相反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第一转轴、连杆、伸缩杆、第二转轴和若干列炉排框架;/n液压缸的缸筒铰接在炉排构架上且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装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通过伸缩杆与第二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转轴支撑件支撑;/n若干列炉排框架并排设置,炉排框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铰接且另一端设置有滚轮,炉排框架的滚轮放置在滚轮支撑件上且能够沿着炉排支撑件滚动;/n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相邻列炉排框架铰接在不同的转轴上实现相反方向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液压缸、第一转轴、连杆、伸缩杆、第二转轴和若干列炉排框架;
液压缸的缸筒铰接在炉排构架上且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装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通过伸缩杆与第二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转轴支撑件支撑;
若干列炉排框架并排设置,炉排框架的一端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铰接且另一端设置有滚轮,炉排框架的滚轮放置在滚轮支撑件上且能够沿着炉排支撑件滚动;
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相邻列炉排框架铰接在不同的转轴上实现相反方向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通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固定连杆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伸缩杆通过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固定连杆与第二转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焚烧炉列动炉排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胀套与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行许钞俊汪小继董康翟少栋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