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56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包括管体和单向阀,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端为排料接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一端对接,所述第二管体另一端为排出口,所述第三管体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对接,所述第三管体另一端设有水槽接口,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第二管体配合安装,并用以实现对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通腔口的止回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第二管件形状,结合组装式单向阀结构,将单向阀集成于总管中,避免影响其余管道排水通径;优选采用平面侧壁结构,可以提高单向阀片和管壁的接触密封性,提高止回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管件
,特别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处理器一般指家用厨房垃圾处理器,也叫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是由食物垃圾处理器或厨房食物垃圾处理器升级产品,可以广泛的处理剩菜、剩饭、菜叶,还可以包括果皮、鱼刺、菜梗、蛋壳、茶渣、骨、贝壳等。厨余垃圾处理器由防腐研磨腔、全不锈钢研磨锤、全不锈钢研磨盘等组成。它利用高速旋转的永磁电机带动研磨腔中的转盘,食物垃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相互撞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毕,将食物垃圾研磨成细小的颗粒顺水流排出管道。同时,现有的厨房水槽多数采用双槽结构设计,主水槽下水口通常会对接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方便实现垃圾处理。然而,现有的双水槽由于在装修过程中厨房排水多数情况下只会预留一个排水接口,这时候双盆水槽的排水就需要先汇总在一起接入预留的排水口内,所以在水平方向连接两路水流时就会设置三通管件,目前市场上具有的三通管件安装外形可以分为Y形和T形,传统三通结构应用在厨房垃圾处理器时,双盆的两路水流横向汇总时不能很好解决水路窜流的影响,尤其是厨房垃圾处理器的排水是有压力的,这样流速就会加快,窜流的影响就会更明显,有时一个支管的水流过快,水流会从与其直接连通的另一个支管接口喷出水流,所以传统的水平直通的两支管极易发生窜流问题。为此,如公开号为CN205242541U,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处理器的三通管,属于管件配件
,包括三通主体,所述三通主体设有上进口、下出口和侧支管,所述侧支管与所述三通主体内壁插接配合,所述侧支管下端铰接有单向阀,所述侧支管外壁插接有溢流管。然而,该结构采用在侧支管内设置单向阀结构,由于水管接口、管道内径通常采用标准尺寸,侧支管内设置单向阀势必会导致水路通径变小,影响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不影响管道通径尺寸,具有止回密封效果好、排水顺畅的特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包括管体和单向阀,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端为排料接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一端对接,所述第二管体另一端为排出口,所述第三管体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对接,所述第三管体另一端设有水槽接口,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第二管体配合安装,并用以实现对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通腔口的止回作用。所述单向阀包括基座和单向阀片,所述基座包括排出接口座和位于所述排出接口座上部的阀片安装座,所述单向阀片用以与所述阀片安装座铰接配合。所述阀片安装座上设有通腔槽,所述单向阀片可沿所述通腔槽活动。第三管体与第二管体的通腔口对应于所述通腔槽,所述单向阀片一侧面用以完全覆盖所述通腔口。所述通腔槽上部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用以与所述单向阀片上端铰接轴铰接配合。第二管体一侧设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为平面状,所述对接面用以与第三管体对接。阀片安装座用以嵌入安装于第二管体内腔中,所述阀片安装座一侧面与对接面内侧壁贴合安装。所述第三管体上设有溢水管接口。所述第三管体上设有废水排放接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技术通过优化第二管件形状,结合组装式单向阀结构,将单向阀集成于总管中,避免影响其余管道排水通径;优选采用平面侧壁结构,可以提高单向阀片和管壁的接触密封性,提高止回效果。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基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1、管体;11、第一管体;111、排料接口;12、第二管体;121、排出口;122、对接面;13、第三管体;131、水槽接口;132、溢水管接口;133、废水排放接口;14、通腔口;2、单向阀;21、基座;211、排出接口座;212、阀片安装座;213、通腔槽;214、铰接槽;22、单向阀片;221、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包括管体1和单向阀2,管体1包括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第三管体13,第一管体11一端为排料接口111,排料接口111用以对接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排料口,用以实现将厨余垃圾排至下水管道内,另一端与第二管体12一端对接,相互内腔贯通,第二管体12另一端为排出口121,排出口121用以对接基座21的排出接口座211,排出接口座211用以完成与下水管道的对接,第三管体13一端与第二管体12对接,相互内腔贯通,第三管体13另一端设有水槽接口131,水槽接口131通常用以对接双水槽中的副槽的下水管道,单向阀2与第二管体12配合安装,并用以实现对第三管体13与第二管体12之间的通腔口14的止回作用,避免出现窜流。优选的,单向阀2包括基座21和单向阀片22,基座21包括排出接口座211和位于排出接口座211上部的阀片安装座212,单向阀片22用以与阀片安装座212铰接配合;采用分体安装结构设计,优化设计基座结构,方便将单向阀2集成安装于第二管体12中,基座21中排水接口座211用以对接排出口121,方便完成于第二管体12的组合安装。优选的,阀片安装座212上设有通腔槽213,单向阀片22可沿通腔槽213活动,单向阀片22可以向第二管体12内腔处移动。优选的,第三管体13与第二管体12的通腔口14对应于通腔槽213,单向阀片22一侧面用以完全覆盖通腔口14,便于实现对第三管体13的止回作用,避免出现厨余垃圾下排过程中对第三管体13内腔的影响。优选的,通腔槽213上部设有铰接槽214,铰接槽214用以与单向阀片22上端铰接轴221铰接配合,方便单向阀片22的组合安装。优选的,第二管体12一侧设有对接面122,对接面122为平面状,对接面122用以与第三管体13对接,优化采用平面状结构设计的对接面122,可以便于实现对接面122内侧壁面与单向阀片22的紧密贴合,增加止回作用中的密封效果。优选的,阀片安装座212用以嵌入安装于第二管体12内腔中,阀片安装座212一侧面与对接面122内侧壁贴合安装,结合平面状结构设计,利用排出接口座211与排出口12的对应安装结构,方便阀片安装座212与第二管体12的装配,同时可以便于实现单向阀片22将通腔口14实现封堵,提高止回效果。优选的,第三管体13上设有溢水管接口132,用以对接水槽溢水管。优选的,第三管体13上设有废水排放接口133,用以对接净水机废水管,实现排水。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包括管体(1)和单向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第三管体(13),所述第一管体(11)一端为排料接口(11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12)一端对接,所述第二管体(12)另一端为排出口(121),所述第三管体(13)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12)对接,所述第三管体(13)另一端设有水槽接口(131),所述单向阀(2)与所述第二管体(12)配合安装,并用以实现对第三管体(13)与所述第二管体(12)之间的通腔口(14)的止回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包括管体(1)和单向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第三管体(13),所述第一管体(11)一端为排料接口(11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12)一端对接,所述第二管体(12)另一端为排出口(121),所述第三管体(13)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12)对接,所述第三管体(13)另一端设有水槽接口(131),所述单向阀(2)与所述第二管体(12)配合安装,并用以实现对第三管体(13)与所述第二管体(12)之间的通腔口(14)的止回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2)包括基座(21)和单向阀片(22),所述基座(21)包括排出接口座(211)和位于所述排出接口座(211)上部的阀片安装座(212),所述单向阀片(22)用以与所述阀片安装座(212)铰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安装座(212)上设有通腔槽(213),所述单向阀片(22)可沿所述通腔槽(213)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下排三通管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能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畅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