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气室背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2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气室背压阀,精密气室背压阀与电子减压阀相连接,精密气室背压阀包括:阀体、第一凹槽、膜片、阀盖、第二凹槽、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进气口、进入通道和排出通道;第一凹槽设置在阀体上;膜片盖设在阀体上,且膜片与阀体围设成第一气室;阀盖压合在膜片上,且阀盖与膜片围设成第二气室;第二凹槽设置在阀盖上;第一密封垫嵌入第一凹槽,且第一密封垫与膜片相贴合;第二密封垫嵌入第二凹槽,且第二密封垫与膜片相贴合;进气口设置在阀盖上,且进气口与第二气室相连通;进入通道设置在阀体上,且进入通道与第一气室相连通;排出通道设置在阀体上,且排出通道与第二气室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密气室背压阀
本技术涉及背压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精密气室背压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随着工业的发展,背压阀被用于电子,半导体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实验室,大学等气体液体管路。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稳压作用。而现有背压阀的背压值一般在大于1bar到50bar范围,由于背压值误差偏大,精度低,很难达到理想的压力状态,无法进行精确调整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精密气室背压阀。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气室背压阀,精密气室背压阀与电子减压阀相连接,精密气室背压阀包括:阀体、第一凹槽、膜片、阀盖、第二凹槽、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进气口、进入通道和排出通道;第一凹槽呈环形,且第一凹槽设置在阀体上;膜片盖设在阀体上,且膜片与阀体围设成第一气室;阀盖压合在膜片上,且阀盖与膜片围设成第二气室;第二凹槽呈环形,且第二凹槽设置在阀盖上;第一密封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气室背压阀,所述精密气室背压阀与电子减压阀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气室背压阀包括:/n阀体;/n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环形,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阀体上;/n膜片,所述膜片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且所述膜片与所述阀体围设成第一气室;/n阀盖,所述阀盖压合在所述膜片上,且所述阀盖与所述膜片围设成第二气室;/n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环形,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阀盖上;/n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一密封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膜片相贴合;/n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二密封垫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膜片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气室背压阀,所述精密气室背压阀与电子减压阀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气室背压阀包括:
阀体;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环形,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阀体上;
膜片,所述膜片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且所述膜片与所述阀体围设成第一气室;
阀盖,所述阀盖压合在所述膜片上,且所述阀盖与所述膜片围设成第二气室;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环形,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阀盖上;
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一密封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膜片相贴合;
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二密封垫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膜片相贴合;
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阀盖上,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室相连通;
进入通道,所述进入通道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且所述进入通道与第一气室相连通;
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且所述排出通道与第二气室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绕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气室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气室背压阀还包括:
第一导流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流孔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一导流孔的一端与所述进入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第一气室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进入通道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气室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气室背压阀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原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