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49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包括芯板和围在芯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形成框架的上边框、下边框及两侧的侧边框,所述芯板的背面靠近边缘处分别与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的正面粘接,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均包括与芯板背面粘接的背框板、及与背框板一体成型且与芯板侧面相接触的挡板;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和下边框的两端均与两侧的侧边框的端部采用斜面进行拼接,且上边框、下边框与侧边框拼接形成后在边框的四个角端均形成一L型缺口;所述L型缺口上连接一金属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拼接位置形成一L型缺口,在L型缺口上粘接金属条,以此解决门板材质所导致的伤手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
本技术属于门板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广泛,不仅对于家具的造型和装饰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家具的处理细节提出越加苛刻的要求。如现有的门板结构仅能满足人们在使用中的造型感或装饰性,而为提高门板的耐用和强度,现有的门板结构多采用铝合金材质,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使用人发现虽然铝合金材质的应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在细节上也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缺点,如铝合金本身的特质导致了门板的边框比较锋利,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伤手的情况、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边框磨损后容易出现色差,破坏了门板的造型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包括芯板和围在芯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形成框架的上边框、下边框及两侧的侧边框,所述芯板的背面靠近边缘处分别与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的正面粘接,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均包括与所述芯板背面粘接的背框板、及与所述背框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芯板侧面相接触的挡板;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和下边框的两端均与两侧的侧边框的端部采用斜面进行拼接,且所述上边框、下边框与所述侧边框拼接形成后在所述边框的四个角端均形成一L型缺口;所述L型缺口上连接一长度与所述边框的最大厚度相一致的金属条。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框的挡板和下边框的挡板上沿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且所述侧边框的挡板上沿所述边框的高度方向均设有一延伸至所述L型缺口的嵌合槽,所述嵌合槽上嵌接一与所述金属条材质一致的金属长条。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条采用铜条或银条。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框上连接有与所述挡板正面一体成型的拉手。进一步地,所述芯板包括边框粘接的人造石透光板及位于所述人造石透光板正面上的透明玻璃。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斜面的倾斜度为45度。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拼接位置形成一L型缺口,在L型缺口上粘接金属条,以此解决门板材质所导致的伤手问题;(2)本技术通过在挡板上加工形成一嵌合槽,嵌合槽上的连接的金属长条在拼接后可与所述金属条相接触,以此两者相配合减少单一金属条与边框之间的色差冲突,并可增加门板的造型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上边框和侧边框拼接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上边框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0、芯板;20、边框;21、上边框;211、背框板;212、挡板;22、下边框;23、侧边框;24、L型缺口;25、金属条;26、金属长条;27、嵌合槽;30、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包括芯板和围在芯板四周的边框,其中,所述的芯板优选包括有粘接在所述边框上的人造石透光板和位于所述人造石透光板正面上且粘接在所述人造石透光板上的透明玻璃。所述的边框包括形成围绕在所述芯板四周的框架的上边框、下边框及两侧的侧边框,其中所述芯板中的人造石透光板的背面靠近边缘处分别与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的正面进行粘接,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和侧边框均采用暗色的铝合金材质,由此实现将整个所述的芯板安装固定在所述边框上,形成所述的复合型材料门板。其中,所述的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采用相同的结构,区别仅在于尺寸不同,且在使用时拼接方向不同;参考图4和图5,所述的上边框包括与所述芯板背面粘接的背框板和与所述背框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芯板侧面相粘接的挡板;参考图1、图2和图5,所述上边框的两端与两侧的侧边框的端部采用45度斜面方式进行拼接,且所述下边框的两端与两侧的侧边框的端部亦采用45度斜面方式进行拼接,由此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的挡板通过拼接围绕在芯板的四周,且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的背框板通过拼接后形成于芯板的背面,以对芯板进行支撑和固定。同时,参考图5,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和与所述侧边框在拼接形成后,在所述边框的四个角端上均形成一L型缺口,所述L型缺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一致、且长度与所述边框的最大厚度相同,每个所述L型缺口上连接一金属条,金属条优选铜条或银条,由此通过金属条的特性减少角端位置的锋利性,以此降低割伤的危险性,且同时金属条磨损后不易出现色差,对门板的外在不会出现影响。优选地,L型缺口的形成方式可采用以下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所述侧边框在各自两端的斜面上进行加工,对斜面向外延伸的一端进行切割一小部分,形成直面,即可在上边框和侧边框拼接时或下边框和侧边框拼接时在角端位置上形成一缺口;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以上边框为例,形成的直面的高度h和所述挡板的斜面长度l之间保持在以下范围内:3≤l/h≤6,以此尽量在不增加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的前提下,亦可保证门板的整体美观效果。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上边框的挡板和下边框的挡板上沿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加工形成有一嵌合槽,且所述侧边框的挡板上沿所述边框的高度方向亦加工一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的两端延伸至挡板的两端的斜面和直面相交的位置,在所述嵌合槽上嵌接一与所述金属条材质及颜色一致的金属长条,由此整个门板的正面在所述挡板上形成一矩形的金属框、且所述金属长条与所述金属条相接触,且颜色和材质保持一致,在金属条解决锋利问题的情况下,通过L型缺口和嵌合槽的设计,使金属长条与金属条的相互配合,达到使门板正面的美观效果更佳。如图2所示,所述上边框上连接有与所述挡板一体成型的拉手,所述拉手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嵌合槽的下方,且所述拉手的上下面均采用圆弧面,方便门板使用时拉手的拿捏使用。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技术用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仅仅用于描述本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包括芯板(10)和围在芯板四周的边框(20),所述边框包括形成框架的上边框(21)、下边框(22)及两侧的侧边框(23),所述芯板的背面靠近边缘处分别与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的正面粘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均包括与所述芯板背面粘接的背框板(211)、及与所述背框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芯板侧面相接触的挡板(212);/n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和下边框的两端均与两侧的侧边框的端部采用斜面进行拼接,且所述上边框、下边框与所述侧边框拼接形成后在所述边框的四个角端均形成一L型缺口(24);/n所述L型缺口上连接一长度与所述边框的最大厚度相一致的金属条(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材料门板,包括芯板(10)和围在芯板四周的边框(20),所述边框包括形成框架的上边框(21)、下边框(22)及两侧的侧边框(23),所述芯板的背面靠近边缘处分别与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的正面粘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及侧边框均包括与所述芯板背面粘接的背框板(211)、及与所述背框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芯板侧面相接触的挡板(212);
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和下边框的两端均与两侧的侧边框的端部采用斜面进行拼接,且所述上边框、下边框与所述侧边框拼接形成后在所述边框的四个角端均形成一L型缺口(24);
所述L型缺口上连接一长度与所述边框的最大厚度相一致的金属条(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材料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罗春李文龙王安勇朱磊张坤方芳
申请(专利权)人:志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