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45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包括:壳体和钥匙,壳体内设置有主控单元、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无线电源接收单元和机械部件,其中,机械部件包括电机驱动单元、把手、锁舌、卡销和基座,壳体的上侧面的一端上开设有光孔,把手卡设在光孔内,锁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把手靠近所述壳体端部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锁舌垂直相交,所述卡销设置在所述把手另一端的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卡销沿所述把手的设置方向滑动,以将所述把手与所述壳体卡接在一起。通过采用ESAM认证及加解密机制可以解决电力智能把手式锁操作数据被截获后重发操作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电力锁具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
本技术涉及电力智能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主要是机械式,非智能,主要采用一把锁一把钥匙和多把锁共用一把钥匙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钥匙难易管理,后一种模式起不到真正的管理效果;锁的安全级别很低,容易被打开,起不到防护效果。针对机械电力锁的以上不足,市面上出现了电力智能锁,操作数据大多采用明文传输,无法解决数据被截获后重发开锁带来的防护问题;另一种数据经过加密,并控制和驱动机械部件进行开闭锁,但是基本采用对称加密算法,智能锁内部存储密钥,存在泄漏隐患,造成无法对智能锁实现进一步的安全操作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旨在解决电力用把手式锁具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包括:壳体和钥匙,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单元、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无线电源接收单元和机械部件,其中,所述机械部件包括电机驱动单元、把手、锁舌、卡销和基座,所述壳体的上侧面的一端上开设有光孔,所述把手卡设在所述光孔内,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把手靠近所述壳体端部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锁舌垂直相交,所述卡销设置在所述把手另一端的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卡销沿所述把手的设置方向滑动,以将所述把手与所述壳体卡接在一起,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卡销连接,以带动所述卡销平移;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转动;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并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钥匙包括无线电源输出单元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与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电连接,以将所述电池内的电能输送至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移动终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包括一处理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MCU.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一蓝牙模块。进一步地,主控单元、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设置在一主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的上侧。进一步地,所述电力用把手式锁还包括一状态输出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ESAM认证及加解密机制可以解决电力智能把手式锁操作数据被截获后重发操作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电力锁具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外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钥匙外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钥匙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式锁操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阅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包括:壳体1和钥匙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主控单元11、ESAM单元12、无线通信单元15、无线电源接收单元和机械部件。具体而言,所述机械部件包括电机驱动单元13、把手18、锁舌19、卡销16和基座,所述壳体的上侧面的一端上开设有光孔,所述把手18卡设在所述光孔内,所述锁舌19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把手18靠近所述壳体端部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把手18与所述锁舌19垂直相交,所述卡销16设置在所述把手18另一端的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卡销16沿所述把手18的设置方向滑动,以将所述把手18与所述壳体卡接在一起,所述电机驱动单元13与所述卡销16连接,以带动所述卡销16平移。具体而言,把手18与锁舌19同轴连接,卡销16与基座20连接,电机驱动单元13带动卡销16移动,致使卡销16施加或解除对把手18的卡位,致使把手18被施加或被解除相对于基座20的限位,进而施加或解除对把手18及锁舌19的旋转限制,从而实现了把手锁1的打开或锁定。具体而言,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13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13转动。具体而言,所述无线电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并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具体而言,所述钥匙包括无线电源输出单元和电池20,所述电池20与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与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电连接,以将所述电池20内的电能输送至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可以看出,通过采用ESAM认证及加解密机制可以解决电力智能把手式锁操作数据被截获后重发操作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电力锁具的安全性。具体而言,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5与移动终端连接,移动终端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把手式锁的开启或闭合。所述移动终端优选为掌机、手机等移动设备优选的,主控单元11包括一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优选为单片机。无线通信单元15优选为蓝牙模块。具体而言,壳体1内设置有一主板,上述主控单元11、ESAM单元12、无线通信单元15设置在主板上。具体而言,主板设置在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的上侧。具体而言,所述电力用把手式锁还包括一状态输出单元17。状态输出单元17通过接线端子的方式为外部提供智能锁开关状态的电信号输出。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ESAM认证及加解密机制可以解决电力智能把手式锁操作数据被截获后重发操作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电力锁具的安全性;锁具具备的状态输出能力,可在锁具无供电的情况下用外部设备对锁具开闭状态实时监测。结合图3和4所示,具体而言,上述钥匙2用于为所述电力智能锁提供电源。所述电源为无线电源。钥匙2由电池20、主板21、磁铁22、线圈23组成。钥匙2通过磁铁22吸附于栓锁1的无线电源接收单元14处,从而钥匙2的线圈23靠近栓锁无线电源接收单元14,线圈23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在挂锁无线电源接收单元14产生电能量,为把手式锁供电。具体而言,钥匙2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插孔24,用于为电池20充电,钥匙2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凸起25,磁铁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钥匙,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单元、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无线电源接收单元和机械部件,其中,/n所述机械部件包括电机驱动单元、把手、锁舌、卡销和基座,所述壳体的上侧面的一端上开设有光孔,所述把手卡设在所述光孔内,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把手靠近所述壳体端部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锁舌垂直相交,所述卡销设置在所述把手另一端的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卡销沿所述把手的设置方向滑动,以将所述把手与所述壳体卡接在一起,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卡销连接,以带动所述卡销平移;/n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转动;/n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并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n所述钥匙包括无线电源输出单元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与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电连接,以将所述电池内的电能输送至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ESAM硬件安全加密的电力用把手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钥匙,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单元、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无线电源接收单元和机械部件,其中,
所述机械部件包括电机驱动单元、把手、锁舌、卡销和基座,所述壳体的上侧面的一端上开设有光孔,所述把手卡设在所述光孔内,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把手靠近所述壳体端部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锁舌垂直相交,所述卡销设置在所述把手另一端的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卡销沿所述把手的设置方向滑动,以将所述把手与所述壳体卡接在一起,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卡销连接,以带动所述卡销平移;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ESAM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转动;
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并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
所述钥匙包括无线电源输出单元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无线电源输出单元与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电连接,以将所述电池内的电能输送至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恩国张宇鹏朱子旭邹和平巫钟兴刘兴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