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花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4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花坛,包括花坛本体,所述花坛本体包括四个彼此相互连接的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防护柱、设置在防护柱中的连接筒、横向贯穿相邻的连接筒的连接杆、竖向设置在连接筒中的第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筒为T型,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栓相适应的螺纹连接孔,所述连接筒沿着防护柱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市政工程花坛,不仅能够实现花坛护栏的方便拆卸、重复利用,而且还能达到防止蛇和鼠栖居其中从而对人们的安全产生威胁、减少清理垃圾人员的工作量、高效浇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花坛
本技术涉及市政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花坛。
技术介绍
交通道路的建设,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为了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并对不同的通行道路进行隔离,通常会在道路旁修建花坛,并在花坛种上绿植、花卉。现有的花坛,通常是通过钢筋、水泥、砖石等材料直接固定修建在地面上,这样的花坛虽然可以满足花坛的基本功能,但却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不能重复利用,当需要对道路进行修补扩建时,往往只能采用强行的方式将花坛破坏,之后再重新修建新的花坛,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破坏花坛的砖石水泥结构的过程中会耗力较多的人力物力,此外,旧有的花坛也并非完全不能再次利用,即便不能继续在原处使用,也可以将其转移到其他的位置使其继续发挥作用;随着绿植生产时间的延长,绿植会变得枝繁叶茂,再加上花坛的侧边未设置防护装置,故而会导致蛇和鼠等异物混迹其中,从而对过往的行人和花坛护理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由于花坛中通常不会设置垃圾桶,若是再遇到附近的其它位置恰好也没有垃圾桶的情况,那么便会致使部分人们将塑料袋、果皮纸屑等垃圾扔到花坛中,从而为清洁人员的工作带来麻烦,还会影响市容市容;对于绿植生长紧凑的花坛,通常无法利用喷泉式的浇水装置进行浇水灌溉,而借助于水管手动式浇水的方式,虽然可以克服绿植生产茂密紧凑的缺陷,却也会存在着需要频繁移动水管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市政工程花坛,不仅能够实现花坛护栏的方便拆卸、重复利用,而且还能达到防止蛇和鼠栖居其中从而对人们的安全产生威胁、减少清理垃圾人员的工作量、高效浇水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工程花坛,包括花坛本体,所述花坛本体包括四个彼此相互连接的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防护柱、设置在防护柱中的连接筒、横向贯穿相邻的连接筒的连接杆、竖向设置在连接筒中的第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筒为T型,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栓相适应的螺纹连接孔,所述连接筒沿着防护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护柱的中部沿宽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固定筒,所述相邻的防护栏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固定筒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相邻的防护栏连接处的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柱的下端沿宽度方向还设置有用来与道路上的混凝土层进行固定的承接单元;所述承接单元包括设置在防护柱下端且沿宽度方向的承接筒、设置在承接筒中的承接杆、设置在混凝土层中且与承接杆相适应的承接孔。进一步的,所述花坛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蛇和鼠进入花坛中的辅助单元。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单元包括设置在防护栏上的多个立柱,设置在相邻的立柱之间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柱的上端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衔接筒,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与衔接筒相适应的衔接杆,所述衔接筒与衔接杆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两端与相邻的立柱卡接,所述立柱上竖向设置有与防护板的侧端相适应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顶部还设置有卡挡套,所述卡挡套与立柱螺纹连接,所述卡挡套的底部与防护板的顶部相抵触。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亚克力板制成,所述防护板上还设置有多个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上还设置有与用于防止乱扔垃圾的垃圾收集单元。进一步的,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桶体、设置在垃圾桶体顶部的进料口、与垃圾桶体上端铰接的桶盖、设置在桶盖下端且与进料口相适应的遮雨罩、设置在桶盖侧端且用来对防护板进行固定的挂环、设置在防护板上且与挂环相适应的挂钩。进一步的,所述花坛本体的下端还设置有灌溉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灌溉单元包括设置在防护栏内侧壁上的支撑挂杆、设置在支撑挂杆上的灌溉水管、设置在灌溉水管与进水总管道之间的导引管、设置在灌溉水管上的控水阀、设置在水管远离花坛本体一侧上的多个出水支管、设置在出水支管上的多个出水管、设置在花坛本体内部靠近控水阀处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安装箱、设置在安装箱中的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控水阀为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中还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和控水阀分别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为控制器和控水阀提供电能,所述控水阀、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所述控制器控制控水阀的开关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由于花坛本体是由四个彼此相互连接的防护栏拼接而成,而防护栏又是由多个首尾相连的防护柱拼接而成,且防护柱的下端还设置有与花坛本体外侧端的混凝土地面进行固定的承接筒和承接杆,故而,不仅能够与混凝土地面进行灵活的固定,还能欧进行灵活方便地拆卸和拼接,从而避免强行破坏,并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其二,通过防护板,可以避免蛇和鼠进入花坛中并在绿植中栖居,从而对过往行人或卫生清洁者的安全造成威胁或惊吓。其三,通过设置在防护板上的垃圾桶体,有助于人们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体中,而非在道路没有垃圾桶体的情况下便做出随意扔垃圾的行为。其四,通过灌溉单元,可以实现对花坛的远程灌溉,且能够不会受到绿植茂密生长所带来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护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灌溉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挂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垃圾收集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栏;2、防护柱;3、连接筒;4、连接杆;5、第一连接螺栓;6、螺纹连接孔;7、固定筒;8、固定板;9、第二连接螺栓;10、混凝土层;11、承接筒;12、承接杆;13、承接孔;14、立柱;15、防护板;16、衔接筒;17、衔接杆;18、卡槽;19、卡挡套;20、通风孔;21、垃圾桶体;22、进料口;23、桶盖;24、遮雨罩;25、挂环;26、挂钩;27、支撑挂杆;28、灌溉水管;29、进水总管道;30、导引管;31、控水阀;32、出水支管;33、出水管;34、安装架;35、安装箱;36、控制器;37、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如图1-6所示,一种市政工程花坛,包括花坛本体,所述花坛本体包括四个彼此相互连接的防护栏1;所述防护栏1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防护柱2、设置在防护柱2中的连接筒3、横向贯穿相邻的连接筒3的连接杆4、竖向设置在连接筒3中的第一连接螺栓5,所述连接筒3为T型,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栓5相适应的螺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花坛,包括花坛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本体包括四个彼此相互连接的防护栏;/n所述防护栏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防护柱、设置在防护柱中的连接筒、横向贯穿相邻的连接筒的连接杆、竖向设置在连接筒中的第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筒为T型,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栓相适应的螺纹连接孔,所述连接筒沿着防护柱的长度方向设置;/n所述防护柱的中部沿宽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固定筒,所述相邻的防护栏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固定筒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相邻的防护栏连接处的固定连接;/n所述防护柱的下端沿宽度方向还设置有用来与道路上的混凝土层进行固定的承接单元;/n所述承接单元包括设置在防护柱下端且沿宽度方向的承接筒、设置在承接筒中的承接杆、设置在混凝土层中且与承接杆相适应的承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花坛,包括花坛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本体包括四个彼此相互连接的防护栏;
所述防护栏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防护柱、设置在防护柱中的连接筒、横向贯穿相邻的连接筒的连接杆、竖向设置在连接筒中的第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筒为T型,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栓相适应的螺纹连接孔,所述连接筒沿着防护柱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防护柱的中部沿宽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固定筒,所述相邻的防护栏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固定筒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相邻的防护栏连接处的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柱的下端沿宽度方向还设置有用来与道路上的混凝土层进行固定的承接单元;
所述承接单元包括设置在防护柱下端且沿宽度方向的承接筒、设置在承接筒中的承接杆、设置在混凝土层中且与承接杆相适应的承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蛇和鼠进入花坛中的辅助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工程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单元包括设置在防护栏上的多个立柱,设置在相邻的立柱之间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柱的上端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衔接筒,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与衔接筒相适应的衔接杆,所述衔接筒与衔接杆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工程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两端与相邻的立柱卡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军陈小军朱爱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君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