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音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29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隔音幕墙,旨在解决现有的隔音板会对建筑的通风效果产生极大影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隔音幕墙,包括幕墙本体,幕墙本体的内部对称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幕墙本体的内部设有隔音装置,幕墙本体上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槽,通风槽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相通,通风槽靠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一端连通有呈锥形的通风口,通风口沿背离通风槽的方向逐渐扩大,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有呈波折形的通槽,通槽的内部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板,通风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隔音幕墙,能够解决保证幕墙本体的隔音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具有通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隔音幕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隔音幕墙。
技术介绍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而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但是在生活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如果用单层的玻璃板作为幕墙,噪音还是很容易穿过玻璃,隔音效果不佳,噪音大,不利于人们生活和学习。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507767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隔音幕墙结构,包括幕墙本体,幕墙本体内置隔音石材板,隔音石材板横向安装在幕墙本体上,且隔音石材板与幕墙本体之间通过混凝砂浆结构层连接,幕墙本体内还设有隔音腔,隔音腔横向设置在幕墙本体内,幕墙本体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包覆有双层玻璃板,双层玻璃板卡接在幕墙本体上,双层玻璃板及幕墙本体之间竖向安装有加强连接柱,加强连接柱穿过幕墙本体设置。上述方案的隔音幕墙结构自身结构牢固性强,不易因外力冲击而受损,能更好的提高幕墙的整体隔音效果,使其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通过幕墙进行隔音降噪的要求,适用性非常强。但采用上述的隔音板会对建筑的通风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建筑物上都会设置窗户进行透风和透光,为了透光性,在幕墙上相应位置设置窗户形成透光,而风只能从隔音板和建筑墙面两侧的缝隙以及上下两侧的间隙处进入,导致室内通风不畅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隔音幕墙,当该幕墙本体安装在建筑上时,风能够通过幕墙本体上的通风槽穿过幕墙本体然后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的空气流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隔音幕墙,包括幕墙本体,所述幕墙本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幕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音装置,所述幕墙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相通,所述通风槽靠近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一端连通有呈锥形的通风口,所述,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呈波折形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石材蜂窝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幕墙本体安装在建筑表面时,而空气需要进行流通,风首先通过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风槽,再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通风槽靠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一端设有呈锥形的通风口,通风口沿背离所述通风槽的方向逐渐扩大,能够提高风的流通效率,而风同时能够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呈波折形的通槽,且上波折的凸部与下波折的凸部相对应,且在通槽内部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板,而通风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风能够穿过若干通风孔流通,从而进一步提高风的流通效率,且通风板的侧壁上固定有石材蜂窝板,而石材蜂窝板具有重量轻、辐射污染小、节省石材材料、板面尺寸大等特点,能够降低安装成本,实现绿色建筑的原理,且石材蜂窝板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而当噪音通过通风槽和呈波折形的通槽时,通风板能够对噪音进行扩散,同时抵消部分噪音,从而能够实现幕墙本体的通风性和良好的隔音效果,降低噪音污染,实现建筑节能的原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壁上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半球形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内壁上均对称固定连接的第三腔室接近处于真空状态,能够进一步对噪音进行阻挡和吸收,且第三腔室外壁的半球形凸起使得第三腔室的外壁凹凸不平,对噪音起到扩散的作用,从而达到隔音的效果,实现绿色建筑的原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接触的内壁上紧密连接有粘接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接层可为粘附力强的环氧树脂,使得第三腔室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紧密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填充有隔音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腔室内填充有由玻璃纤维制成的隔音棉,能够达到一定的隔音效果,降低噪音的传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腔室的外壁之间连接有若干顶推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大量的风通过通风槽传递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时,两个第三腔室外壁之间连接的顶推弹簧能够对第三腔室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风速太大而对幕墙本体的内部产生损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板为ALC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风板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且通风板在具有通风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对噪音进行阻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风首先通过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风槽,再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通风槽靠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一端设有呈锥形的通风口,通风口沿背离所述通风槽的方向逐渐扩大,能够提高风的流通效率,而风同时能够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呈波折形的通槽,且上波折的凸部与下波折的凸部相对应,且在通槽内部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板,而通风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风能够穿过若干通风孔流通,从而提高风的流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隔音幕墙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幕墙本体的结构。图中:1、幕墙本体;2、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第三腔室;5、粘接层;6、隔音棉;7、半球形凸起;8、通风槽;9、通槽;10、通风口;11、通风板;12、石材蜂窝板;13、顶推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新型隔音幕墙,如图1所示,包括幕墙本体1,幕墙本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幕墙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隔音幕墙,包括幕墙本体(1),所述幕墙本体(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所述幕墙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槽(8),所述通风槽(8)与所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均相通,所述通风槽(8)靠近所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一端连通有呈锥形的通风口(10),所述通风口(10)沿背离所述通风槽(8)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之间设置有呈波折形的通槽(9),所述通槽(9)的内部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板(11),所述通风板(11)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板(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石材蜂窝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隔音幕墙,包括幕墙本体(1),所述幕墙本体(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所述幕墙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槽(8),所述通风槽(8)与所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均相通,所述通风槽(8)靠近所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的一端连通有呈锥形的通风口(10),所述通风口(10)沿背离所述通风槽(8)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之间设置有呈波折形的通槽(9),所述通槽(9)的内部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风板(11),所述通风板(11)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板(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石材蜂窝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梁军肖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维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