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22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它包括坐便器、尿液收集桶、储粪桶、水箱和堆肥桶;坐便器的底上设置粪污收集口,坐便器的一侧设置通过管道a与其连接的水箱,坐便器和水箱均设置于储粪桶顶部,粪污收集口与储粪桶相连接;粪污收集口上设置能控制其打开或关闭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尿液收集管,尿液收集管的另一端与尿液收集桶相连接,当密封盖关闭时,尿液通过尿液收集管流入尿液收集桶;储粪桶通过管道b与堆肥桶上部相连接,管道b上设置泵,通过泵将储粪桶中的粪便吸入堆肥桶中;堆肥桶将收集的大便进行堆肥发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粪污末端处理难度,可实现粪便快速堆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
本技术涉及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对于厕所的卫生、环保、节水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以避免农村大量采用的固定式的、无法粪尿分离的旱厕所带来的异味、蚊虫、细菌滋生等问题。如何科学的将粪尿进行有效地分离,且能够在分离过程中保证粪便得到有效处理和合理利用,改善农村厕所内外的卫生环境,成为当前农村厕所改造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该生态厕所包括坐便器、尿液收集桶、储粪桶、水箱和堆肥桶;所述坐便器的底上设置粪污收集口,所述坐便器的一侧设置通过管道a与其连接的所述水箱,所述坐便器和所述水箱均设置于所述储粪桶顶部,所述粪污收集口与所述储粪桶相连接;所述粪污收集口上设置能控制其打开或关闭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尿液收集管,所述尿液收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尿液收集桶相连接,当所述密封盖关闭时,尿液通过所述尿液收集管流入所述尿液收集桶;所述储粪桶通过管道b与所述堆肥桶上部相连接,所述管道b上设置泵,通过所述泵将所述储粪桶中的粪便吸入所述堆肥桶中;所述堆肥桶将收集的大便进行堆肥发酵。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水箱为高压节水型冲厕水箱,其单次冲水量≤0.3L,所述高压节水型冲厕水箱具体可为商购于曲阜天合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压冲厕桶,具体的单次冲水量调节通过本领域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常识即可实现。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堆肥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上盖;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粪管;所述桶内的下部设置带孔托板,用于承托大便堆肥;所述桶体的底部内设置与外部连通的曝气管,且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带孔托板下部,设置于所述桶体外部的所述曝气管的末端连接风机;所述桶体的底部桶壁上设置排液口;所述桶体的桶壁上部设置秸秆进料口,所述秸秆进料口连接进料软管,所述秸秆进料口上设置秸秆进料调节阀门,下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部设置出料槽,所述出料口上设置出料门。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在所述上盖上设置与所述桶体相连通的负压风机,具体地,负压风机的风压可为10~20kPa,产生的负压能够将所述储粪桶中的粪便吸入所述堆肥桶中;所述进粪管位于堆肥筒上部侧壁,进粪管的出口与向下倾斜设置的螺旋导料槽连接。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桶体的上部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气管。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桶体的侧壁上设有加热器。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上盖与所述桶体通过二者设置的箱扣,控制所述上盖的开合;所述上盖上设置堆肥桶把手。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粪污收集口连接直落式的管道与所述储粪桶相连接;所述曝气管在所述桶体内部的部分为曝气支管,在所述桶体外部的部分为曝气主管,所述曝气支管的内径小于所述曝气主管的内径,为了达到均匀布气,减少气体传输过程中能耗。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风机固定于所述桶体下部的外壁上;所述风机、所述加热器均分别设置与之相配的插座,所述插座设置于插座箱内;所述桶体的下部设置保护罩,所述风机、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插座箱均设置于所述保护罩内。本技术中,用于曝气的风机,型号为ACO-004,功率为0.5KW,风速55L/min。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所述排液管上设置阀门;所述带孔托板下部设置托板支撑架;所述堆肥桶的底部设置堆肥桶支架;所述堆肥桶的底部设置至少2个万向轮,用于所述堆肥桶的移动。本技术中,所述储尿桶容积具体可为20L,储存3-5天后,农田施用;所述储粪桶容积具体可为20L,与所述坐便器一体化设计,储存7-10天后,用所述吸粪泵自动抽入所述堆肥桶;所述堆肥桶容积具体可为100L,所述堆肥产品可每7天清理一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堆肥桶,该堆肥桶为上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中的堆肥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粪污收集口设置密封盖,小便时关闭,尿液进入储尿桶;大便时打开,粪便进入储粪桶,减少粪污末端处理难度。(2)储尿桶容积20L,储存3-5天后,农田施用;储粪桶容积20L,与坐便器一体化设计,储存7-10天后,用吸粪泵自动抽入堆肥桶;堆肥桶容积100L,堆肥产品每7天清理一次,使用方便,便于处理。(3)可实现粪便快速堆肥,堆肥桶底铺设3cm左右厚的秸秆,粪污抽入过程中秸秆按堆肥配比要求同步抽入,同时与粪污混合均匀,粪污抽入后,再铺洒3cm左右厚的秸秆,底部曝气好氧发酵,发酵周期为20-25天,可实现高含水率(含水率85%以上)粪便快速脱水和堆肥腐熟。(4)采用负压风机抽吸粪便和秸秆,粪便、秸秆在抽吸过程中碰撞、混匀,减少人手操作环节,干净、省力、卫生,采用强制主动曝气和低温环境辅助加热,实现全天候快速堆肥。(5)采用螺旋导料槽结构,促进粪便在桶内均匀分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态厕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态厕所中堆肥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1负压风机;2箱扣;3桶体;4上盖;5出料门;6秸秆进料调节阀;7出料槽7;8托板支撑架;9曝气支管;10万向轮;11堆肥桶把手;12进粪管;13托板;14排液口;15曝气主管;16保护罩;17插座箱;18加热器;19风机;20秸秆进料口;21堆肥桶支架;22坐便器;23水箱;24粪污收集口;25密封盖;26尿液收集管;27尿液收集桶;28储粪桶;29堆肥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负压风机的风压为10~20kPa;用于曝气的风机,型号为ACO-004,功率为0.5KW,风速55L/min;高压节水型冲厕水箱,其单次冲水量≤0.3L,商购于曲阜天合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压冲厕桶。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该生态厕所包括坐便器22、尿液收集桶27、储粪桶28、水箱23和堆肥桶29;坐便器22的底上设置粪污收集口24,坐便器22的一侧设置通过管道a与其连接的水箱23,坐便器22和水箱23均设置于储粪桶28顶部,粪污收集口24与储粪桶28相连接;粪污收集口24上设置能控制其打开或关闭的密封盖25;密封盖25上设置有尿液收集管26,尿液收集管26的另一端与尿液收集桶27相连接,当密封盖25关闭时,尿液通过尿液收集管26流入尿液收集桶27;储粪桶28通过管道b与堆肥桶29上部相连接,管道b上设置泵,通过泵将储粪桶28中的粪便吸入堆肥桶29中;堆肥桶29将收集的大便进行堆肥发酵。进一步地,水箱23为高压节水型冲厕水箱,其单次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其特征在于:该生态厕所包括坐便器、尿液收集桶、储粪桶、水箱和堆肥桶;/n所述坐便器的底上设置粪污收集口,所述坐便器的一侧设置通过管道a与其连接的所述水箱,所述坐便器和所述水箱均设置于所述储粪桶顶部,所述粪污收集口与所述储粪桶相连接;所述粪污收集口上设置能控制其打开或关闭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尿液收集管,所述尿液收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尿液收集桶相连接,当所述密封盖关闭时,尿液通过所述尿液收集管流入所述尿液收集桶;/n所述储粪桶通过管道b与所述堆肥桶上部相连接,所述管道b上设置泵,通过所述泵将所述储粪桶中的粪便吸入所述堆肥桶中;所述堆肥桶将收集的大便进行堆肥发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其特征在于:该生态厕所包括坐便器、尿液收集桶、储粪桶、水箱和堆肥桶;
所述坐便器的底上设置粪污收集口,所述坐便器的一侧设置通过管道a与其连接的所述水箱,所述坐便器和所述水箱均设置于所述储粪桶顶部,所述粪污收集口与所述储粪桶相连接;所述粪污收集口上设置能控制其打开或关闭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尿液收集管,所述尿液收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尿液收集桶相连接,当所述密封盖关闭时,尿液通过所述尿液收集管流入所述尿液收集桶;
所述储粪桶通过管道b与所述堆肥桶上部相连接,所述管道b上设置泵,通过所述泵将所述储粪桶中的粪便吸入所述堆肥桶中;所述堆肥桶将收集的大便进行堆肥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为高压节水型冲厕水箱,其单次冲水量≤0.3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桶包括桶体;
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上盖;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粪管;所述桶内的下部设置带孔托板,用于承托大便堆肥;所述桶体的底部内设置与外部连通的曝气管,且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带孔托板下部,设置于所述桶体外部的所述曝气管的末端连接风机;所述桶体的底部桶壁上设置排液口;
所述桶体的桶壁上部设置秸秆进料口,所述秸秆进料口连接秸秆进料软管,所述秸秆进料口上设置秸秆进料调节阀门,下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部设置出料槽,所述出料口上设置出料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红胜赵立欣孟海波沈玉君王惠惠丁京涛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