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17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包括位于山体边坡表面的防护网,还包括用于使防护网与山体边坡的表面压紧的压紧机构、用于使压紧机构和防护网与山体边坡表面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压紧单体,所述压紧单体包括压板、位于压板的左侧面的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相配合且位于压板的右侧面的第二连接体,压板上设有使固定机构穿过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紧机构的设置,根据山体边坡的长短进行组合安装,使用范围广,连接牢固,固定底座和锚杆的设置,通过直接在山体打孔即可加工固定底座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坡
,具体涉及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城镇等设施的修建,特别是在丘陵和山区建设中,人类工程活动中开挖和堆填的边坡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大,同时边坡在演变过程中也将发生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如滑坡和崩塌等。边坡稳定和防护加固问题也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一旦处理不当形成滑坡,轻则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程成本,重则危及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边坡的稳定及防护加固在工程领域内至关重要。现有的山体滑坡防滑装置一般采用防护网覆盖边坡防止碎石等杂物滑落,将防护网固定的常规操作是:先在边坡上开一个孔径较大的预留孔,然后在该孔中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预埋一个预埋螺筒,待混凝土凝固后将螺杆旋入该预埋螺筒实现防护网固定。但该固定方式需要浇筑大量的混泥土,一方面,混凝土凝固等待时间长,导致施工周期过长;另一方面,将混凝土运送到各浇筑口,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增加了施工难度、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了施工成本,且用于固定防护网的压紧机构大多数为一体式结构,不能根据边坡的坡度长短进行组合安装,而且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因此,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适用灵活、固定效果好且施工周期短的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适用灵活、固定效果好且施工周期短的山体滑坡防滑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包括位于山体边坡表面的防护网,还包括用于使防护网与山体边坡的表面压紧的压紧机构、用于使压紧机构和防护网与山体边坡表面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压紧单体,所述压紧单体包括压板、位于压板的左侧面的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相配合且位于压板的右侧面的第二连接体,压板上设有使固定机构穿过的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位于压板左侧的连接杆、与连接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齿牙,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与第一齿牙啮合的齿轮、用于固定齿轮的定位机构、用于盛放齿轮和定机构的容纳机构。所述容纳机构包括与连接杆相配合的且开口向上的第一槽体、位于第一槽体左侧的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连通的第一通槽、位于第一通槽的下方且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连接的第二通槽,齿轮位于第一通槽内,齿轮的中心轴与第一通槽的后侧面和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第一槽体的右侧面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一活动杆、与第一活动杆的左端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二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左端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三活动杆、位于第三活动杆右侧的定位杆、与定位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与齿轮啮合的第二齿牙,定位杆的右侧面设有开口向右的卡槽,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位于第一槽体的底部,第三活动杆位于第二通槽内,定位杆位于第二槽体内。所述定位杆的左侧面与第二槽体的右侧面通过滑动机构连接,定位杆在第二槽体内上下移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定位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滑块、位于第二槽体的左侧面且开口向右的滑槽,滑块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穿过固定孔的锚固杆、与锚固杆配合且位于山体内的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部外侧面设有呈环形的防脱齿,固定座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通孔底部且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位于第二通孔底部且与第三通孔连接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内表面设有呈竖直方向的若干凹槽。所述锚固杆的底部设有与第二通孔配合的锥形体。所述防脱齿的高度为固定座的高度的0.3倍。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压紧机构的设置,根据山体边坡的长短进行组合安装,使用范围广,连接牢固,固定底座和锚杆的设置,通过直接在山体打孔即可加工固定底座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紧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相邻两个压紧单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防护网1、压紧机构2、固定机构3、压板4、连接杆5、连接板6、第一槽体7、第二槽体8、第一通槽9、第二通槽10、齿轮11、定位杆12、卡槽13、第一活动杆14、第二活动杆15、第三活动杆16、滑块17、滑槽18、固定孔19、固定座20、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防脱齿24、锚固杆25、圆锥体2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包括位于山体边坡表面的防护网1,防护网1采用钢丝网,还包括用于使防护网1与山体边坡的表面压紧的压紧机构2、用于使压紧机构2和防护网1与山体边坡表面固定的固定机构3,压紧机构2在防护网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固定机构3时压紧机构2和防护网1与山体边坡表面固定连接,避免山体边坡表面出现滑坡的现象,有效保障山脚下居民安全,所述压紧机构2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压紧单体,所述压紧单体包括压板4、位于压板4的左侧面的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相配合且位于压板4的右侧面的第二连接体,相邻两个压紧单体通过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进行卡合安装,安装速度快,且可根据边坡的长度需用合适数量的压紧单体进行现场安装,使用灵活,节省人力,压板4上设有使固定机构穿过的固定孔19,固定机构3可为铆钉,铆钉的端部插入山体,使防护网1和压紧机构2与山体边坡的表面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位于压板4左侧的连接杆5、与连接杆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齿牙,连接杆5的顶部通过连接板6与压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压板4、连接杆5和连接板6均采用钢板,连接杆5的顶部与连接板6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板6的下表面与压板4的上表面焊接固定。第二连接体包括与第一齿牙啮合的齿轮11、用于固定齿轮11的定位机构、用于盛放齿轮11和定机构的容纳机构,所述容纳机构包括与连接杆5相配合的且开口向上的第一槽体7、位于第一槽体7左侧的第二槽体8、与第一槽体7和第二槽体8连通的第一通槽9、位于第一通槽9的下方且与第一槽体7和第二槽体8连接的第二通槽10,齿轮11位于第一通槽9内,齿轮11的中心轴与第一通槽9的后侧面和前侧面固定连接,齿轮11在第一通槽9内转动,当连接杆5插入第一槽体7内使,第一齿牙与齿轮11啮合,从而使连接杆5与第一槽体7连接,当连接杆5的底部与第一槽体7的底部接触时,定位机构用于固定齿轮11并使齿轮11停止转动,从而固定连接杆5。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第一槽体7的右侧面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一活动杆14、与第一活动杆14的左端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二活动杆15、与第二活动杆15的左端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三活动杆16、位于第三活动杆16右侧的定位杆12、与定位杆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与齿轮11啮合的第二齿牙,定位杆12的右侧面设有开口向右的卡槽13,第一活动杆1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包括位于山体边坡表面的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防护网与山体边坡的表面压紧的压紧机构、用于使压紧机构和防护网与山体边坡表面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压紧单体,所述压紧单体包括压板、位于压板的左侧面的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相配合且位于压板的右侧面的第二连接体,压板上设有使固定机构穿过的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包括位于山体边坡表面的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防护网与山体边坡的表面压紧的压紧机构、用于使压紧机构和防护网与山体边坡表面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压紧单体,所述压紧单体包括压板、位于压板的左侧面的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相配合且位于压板的右侧面的第二连接体,压板上设有使固定机构穿过的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位于压板左侧的连接杆、与连接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齿牙,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与第一齿牙啮合的齿轮、用于固定齿轮的定位机构、用于盛放齿轮和定机构的容纳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机构包括与连接杆相配合的且开口向上的第一槽体、位于第一槽体左侧的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连通的第一通槽、位于第一通槽的下方且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连接的第二通槽,齿轮位于第一通槽内,齿轮的中心轴与第一通槽的后侧面和前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第一槽体的右侧面通过销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岐发田辉孙茁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