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滑道,滑道的上方设置挂篮,挂篮的主梁的下方设置支撑块可在滑道上滑动,主梁的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固定孔中设置轴套,轴套的外圆面固定连接固定块将轴套与主梁相互固定;支撑块的上端面设置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上开设有与轴套的内径相应的穿孔,主梁嵌入连接耳板之间,穿孔中设置销轴穿入轴套使连接耳板与轴套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支撑滑移机构,能够在挂篮滑移时保证前支点与滑道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同时增加一层摩擦系数小的复合材料,让复合材料与滑道之间相互滑移,挂篮向前滑移时,让润滑油能够润滑前支点和滑道,从而减小摩擦系数,延长滑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
技术介绍
桥梁常见结构为简支梁和连续梁,在连续梁中,悬臂浇筑是最常见的施工方法,挂篮则是重要的工装设备,挂篮用于承受悬臂浇筑的混凝土重量:节段浇筑完成,张拉后,松开挂篮前上横梁、箱内后锚吊杆,让悬臂梁段承受现浇段混凝土重量;然后再松开后锚,挂篮大部分重量集中在主桁前端,检查模板等脱离已浇节段混凝土,开启千斤顶让挂篮往前滑移,直至到达下一节段施工位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当挂篮往前滑移工作时,由于后锚松开,导致挂篮重心在前支点朝向挂篮前移方向,所以挂篮会以前支点为圆点向下倾斜移动困难;2.倾斜的前支点和滑道之间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即使千斤顶能够施加拉力使挂篮往前滑移,由于前支点与滑道实际为线接触,且为钢对钢接触,多次重复滑移会让前支点损坏滑道表面,让滑移变得更困难:3.在挂篮滑移时,为了减小前支点和滑道之间的摩擦系数,通常都会在滑道上涂刷润滑油,但前支点带动挂篮在滑道上移动时,由于前支点的底部与滑道之间没有缝隙,润滑油会被前支点向前顶推,不会存在于前支点和滑道之间,起不到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且钢材与钢材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较大,挂篮滑移不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上方设置挂篮,挂篮的主梁的下方设置支撑块可在滑道上滑动,所述主梁的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置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径与固定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轴套的外圆面固定连接固定块将轴套与主梁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设置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与轴套的内径相应的穿孔,所述主梁嵌入连接耳板之间,主梁的下端面与支撑块的上端面留有间隙,所述穿孔中设置销轴穿入轴套使连接耳板与轴套同轴。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块的下端面设置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沉头螺孔,所述沉头螺孔中设置沉头螺栓将滑板固定于支撑块的下端面,所述滑板上设置网格油槽,滑板与滑道接触面的设置倒角。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孔为贯穿主梁的通孔。上述方案中,所述滑板为MGE滑移滑板。本技术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优化装置让前支点和主梁采用销轴加轴套的方式连接,在节段张拉完成,松开各处锚固装置后,让主梁能绕支撑部分转动,由于轴套为抗压耐磨产品,且能够实现自润滑,大大提高了周转性,优化效果显著;2.在前支点与滑道之间改为MGE板接触,且由MGE板于滑道之间滑动,MGE板为工程塑料合金材料,在接触面开油槽,在滑动过程中润滑滑道,减小摩擦系数,又保护了滑道被钢材摩擦导致的表面损坏,MGE板作为耗材,易于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在施工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F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中:1.浇筑梁,2.后固定锚,3.支撑柱,4.销轴,5.连接耳板,6.支撑块,7.主梁,8.千斤顶,9.滑道,10.滑板,11.间隙,12.沉头螺孔,13.网格油槽,14.轴套,15.沉头螺栓,16.倒角,17.挂篮,18.固定孔,19.固定块,20.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在施工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F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中,该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滑道9,滑道9的上方设置挂篮17,挂篮17的主梁7的下方设置支撑块6可在滑道9上滑动,主梁7的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18,固定孔18为贯穿主梁的通孔,固定孔18中设置轴套14,轴套14的内径与固定孔18的内径相适配,轴套14的外圆面固定连接固定块19将轴套14与主梁10相互固定;支撑块6的上端面设置连接耳板5,连接耳板5上开设有与轴套14的内径相应的穿孔20,主梁7嵌入连接耳板5之间,主梁7的下端面与支撑块6的上端面留有间隙11,穿孔20中设置销轴4穿入轴套14使连接耳板5与轴套14同轴。支撑块6的下端面设置滑板10,滑板10为MGE滑移滑板,滑板10上设有沉头螺孔12,沉头螺孔12中设置沉头螺栓15将滑板10固定于支撑块6的下端面,滑板10的外表面上设置网格油槽13,滑板10与滑道9接触的端面设置倒角16。施工时,节段浇筑梁1浇筑完成,张拉后,松开挂篮前上横梁、后固定锚吊杆等主要固定件,然后再松开后锚,由于挂篮17的大部分重量集中在主梁7的前端,导致重心也位于支撑块6与主梁7的前端一侧,主梁7整体施力于轴套14,然后通过轴套14施加在销轴4上,于是主梁7的尾部会向上翘,主梁7以销轴4为圆心转动,同时支撑块6不随之前翘,始终水平保持与滑道9贴合。当检查模板等脱离已浇节段混凝土后,开启千斤顶8让主梁7往前滑移,此时,由于后锚是松开的,而挂篮17的重心在靠近支撑块6朝前移的方向,千斤顶8的推力使主梁7以销轴4为圆点向前下方倾斜,但支撑块6不随之前翘,支撑块6和滑道之间始终保持面接触往前滑移。同时在支撑块6滑移时,为了减小和滑道之间的摩擦系数,支撑块6的底端设有滑板10,滑板10的表面均布有网格油槽13,使润滑油存在于滑板10和滑道9的接触面之间,起到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支撑滑移机构,设置了转动结构,能够在挂篮滑移时保证前支点与滑道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同时增加一层摩擦系数小的复合材料,让复合材料与滑道之间相互滑移,挂篮向前滑移时,让润滑油能够润滑前支点和滑道,从而减小摩擦系数,延长滑道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上方设置挂篮,挂篮的主梁的下方设置支撑块可在滑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置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径与固定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轴套的外圆面固定连接固定块将轴套与主梁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设置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与轴套的内径相应的穿孔,所述主梁嵌入连接耳板之间,主梁的下端面与支撑块的上端面留有间隙,所述穿孔中设置销轴穿入轴套使连接耳板与轴套同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悬臂浇筑中挂篮上的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上方设置挂篮,挂篮的主梁的下方设置支撑块可在滑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前后两侧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置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径与固定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轴套的外圆面固定连接固定块将轴套与主梁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设置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与轴套的内径相应的穿孔,所述主梁嵌入连接耳板之间,主梁的下端面与支撑块的上端面留有间隙,所述穿孔中设置销轴穿入轴套使连接耳板与轴套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火东存,张珂苑,薛琳婧,陈维英,郝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