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08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属于水下工程技术领域,其具体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底板和移动封堵机构,移动封堵机构套装在护筒上且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移动封堵机构的覆盖直径大于支撑底板上开设的护筒安装孔的直径,且移动封堵机构可在支撑底板上滚动对正而将支撑底板与护筒之间的孔隙封堵。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形成水封结构,加强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下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在水下承台封底是将护筒一一下放至水下并固定之后,下放钢吊箱,往钢吊箱内加水,均匀下沉钢吊箱,之后抽水、清砂、清基,之后封底,在浇筑封底混凝土之前,需要派潜水员水下作业,对围堰内进行探摸,对于底板空隙大的地方,填塞棉纱或者膨胀材料进行封堵,防止混凝土渗浆,但是若护筒与底板之间空隙较大时,填塞密封效果不好,还需要加盖钢板环帽封堵,而增加钢板环帽后护筒下放时容易与护筒碰撞,影响护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封底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围挡密封与水密封结合,实现双重密封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同时,本技术提供了利用上述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实现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方法。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包括支撑底板和移动封堵机构,所述移动封堵机构套装在护筒上且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移动封堵机构的覆盖直径大于支撑底板上开设的护筒安装孔的直径,且移动封堵机构可在支撑底板上滚动对正而将支撑底板与护筒之间的孔隙封堵。进一步限定,所述移动封堵机构包括防护板、护罩、球座以及锁紧部件组成,所述防护板套装在护筒上,且在防护板上开设有阀孔,在阀孔外侧罩有护罩,所述球座嵌装在阀孔中并通过锁紧部件带动在阀孔内可上下移动。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部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挡销以及固定栓,所述第一支杆的上端与护罩顶部铰接、下端与第二支杆铰接,第二支杆的下端与球座铰接,挡销的一端在护罩外侧通过固定栓锁紧,另一端延伸至护罩内正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铰接点。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部件包括移动螺栓和紧固螺母,移动螺栓的上端延伸至护罩顶部外侧,并与紧固螺母连接,移动螺栓的下端与球座的顶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移动封堵机构的设计,增加了防护板以替换或者省去堵塞棉纱或膨胀材料的环节,并且防护板布置在支撑底板的周围,将支撑底板与护筒安装孔之间的缝隙覆盖,有效阻挡所有间隙,而且即使在护筒与防护板相对移动时,径向位移发生的偏移量由防护板来替补,防护板始终能够保持填补空隙,保持封堵效果。(2)本技术在防护板上还设置球座和锁紧部件,球座与支撑底板形成点接触,防护板通过球座与支撑底板相对位置发生滚动式偏移,便于调整对正。(3)本技术当球座上移,将阀孔填堵,若有少量水渗入后在阀孔底部受阀孔限制,围堵,在防护板与支撑底板之间形成有效水封结构,加强密封效果。(4)本技术的移动封堵机构套装在护筒下端,安装方便,大大提高水下主墩承台的封底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偏移补偿状态参考图。图3为实施例1锁紧部件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锁紧部件松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锁紧部件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锁紧部件松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情形。本技术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主要用于水下主墩承台封底,不仅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大大提供施工效率。本技术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方法主要是利用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的移动封堵机构2套装在护筒1上,且移动封堵机构2与支撑底板3形成点接触,随着护筒1的偏移而在支撑底板3上滚动,调整至移动封堵机构2与支撑底板3平行对正后移动封堵机构2的球座24上调,使移动封堵机构2与支撑底板3贴合,将支撑底板3与护筒1之间的孔隙封堵,并在移动封堵机构2与支撑底板3的接触缝隙中形成水封结构,重复上述操作至完成水下主墩承台封底。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当护筒1出现偏移时防护板21做出余量补偿的状态参考图。本实施例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包括支撑底板3和移动封堵机构2,支撑底板3就是钢箱的底部,在支撑底板3上开设有多个护筒安装孔,便于护筒1下放。移动封堵机构2套装在护筒1上且位于支撑底板3上方,该移动封堵机构2包括防护板21、护罩23、球座24以及锁紧部件22组成,防护板21套装在护筒1的下部与护筒1垂直,在防护板21上沿着外沿附近均布有多个阀孔,在每个阀孔外侧罩有矩形护罩23,在阀孔上嵌装球座24,且球座24的顶部通过锁紧部件22带动可在阀孔内可上下移动。球座24是由尺寸与阀孔匹配的阀体和钢球构成,在阀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钢球尺寸匹配的凹槽,凹槽的开口直径小于钢球的直径,使钢球嵌装在凹槽内并能够自由滚动,但是不会脱落出来。钢球可以用滚珠或者其他金属球替换均可。具体的,锁紧部件22设置在护罩23内,该锁紧部件22包括第一支杆2203、第二支杆2204、挡销2202以及固定栓2201,第一支杆2203的上端与护罩23顶部内壁铰接、下端与第二支杆2204铰接,第二支杆2204的下端与球座24铰接,形成铰链结构,挡销2202的一端延伸在护罩23外侧并可通过固定栓2201锁紧或松开,挡销2202的另一端延伸至护罩23内腔且正对第一支杆2203和第二支杆2204的铰接点,如图3所示,当固定栓2201紧固时,第一支杆2203和第二支杆2204支撑,球阀在阀孔内下移至最低点,延伸至防护板21下放,可随着护筒1移动而在支撑底板3上滑动,与支撑底板3形成点接触;如图4所示,当松开固定栓2201,手动向内推动挡销2202,挡销2202推动第一支杆2203和第二支杆2204的铰接点水平移动,第一支杆2203和第二支杆2204铰链偏移,第二支杆2204倾斜,上拉球阀,使球阀上移,至阀孔内,而防护板21慢慢下落与支撑底板3接触,重合。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防护板21的延伸直径大于支撑底板3上开设的护筒安装孔的直径10~50cm,30cm为佳,使防护板21能够补偿护筒1的水平偏移量,并延伸至护筒安装孔的外侧将护筒安装孔全面覆盖。利用上述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实现水下主墩承台封底方法,具体由以下步骤实现:(1)在支撑底板3下放后,将移动封堵机构2的锁紧部件22锁紧,球座24延伸至防护板21的下方并位于支撑底板3上方与支撑底板3之间形成点接触或在支撑底板3上滚动,至移动封堵机构2与支撑底板3平行、对正;(2)放松固定栓2201,手动或自动推动挡销2202,挡销2202端部对第一支杆2203与第二支杆2204的铰接点处形成水平推力,使第一支杆2203与第二支杆2204形成的铰链回收,带动球座24在防护板21的阀孔内上移,至防护板21与支撑底板3贴合,将支撑底板3与护筒1之间的孔隙封堵;(3)少量水经护筒安装孔进入防护板21与支撑底板3之间的缝隙后在防护板21与支撑底板3之间形成水封结构;(4)重复上述步骤(1)-(3),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3)和移动封堵机构(2),所述移动封堵机构(2)套装在护筒(1)上且位于支撑底板(3)上方,移动封堵机构(2)的覆盖直径大于支撑底板(3)上开设的护筒安装孔的直径,且移动封堵机构(2)可在支撑底板(3)上滚动对正而将支撑底板(3)与护筒(1)之间的孔隙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3)和移动封堵机构(2),所述移动封堵机构(2)套装在护筒(1)上且位于支撑底板(3)上方,移动封堵机构(2)的覆盖直径大于支撑底板(3)上开设的护筒安装孔的直径,且移动封堵机构(2)可在支撑底板(3)上滚动对正而将支撑底板(3)与护筒(1)之间的孔隙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封堵机构(2)包括防护板(21)、护罩(23)、球座(24)以及锁紧部件(22)组成,所述防护板(21)套装在护筒(1)上,且在防护板(21)上开设有阀孔,在阀孔外侧罩有护罩(23),所述球座(24)嵌装在阀孔中并通过锁紧部件(22)带动在阀孔内可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曹猛彭文渊刘盛智王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