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04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板纸机,该板纸机包括:第一涂布组件、第一干燥组件、第二干燥组件和第一导纸组件,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和所述第一导纸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与所述第二干燥组件之间;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进行表面涂覆时,涂覆后的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但未进行表面涂覆时,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导纸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供两条纸幅运行路径,使未进行表面涂覆的纸幅可沿更短的距离更稳定地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纸机
本申请涉及造纸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纸机。
技术介绍
板纸机末端的涂布区通常配有转向热风箱,用于纸幅在表面涂布之后进行干燥,转向热风箱呈圆柱形,表面有长条形喷嘴,转向热风箱上半部分通入热风,并从表面喷嘴喷出,进而干燥从转向热风箱上经过的纸幅。在实际生产中,纸幅是由相邻两个烘缸的动力带动,经过转向热风箱的上方后进入下一烘缸,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由于相邻两个烘缸传动点之间的距离过长,且纸幅在经过转向热风箱时是悬浮运行,无任何衬托,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纸幅极易在横向上跑偏进而破边断纸。尤其是食品卡纸种,由于食品卡的自身特殊性,其断纸后容易在碎浆机内拥堵,导致需要暂停整个产线来清理碎浆机,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而绝大部分板纸机的机架横梁下方具备纸幅通过的空间,因此可对板纸机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纸机,能够提供两条纸幅运行路径,使未进行表面涂覆的纸幅可沿更短的距离更稳定地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纸机,所述板纸机包括:第一涂布组件、第一干燥组件、第二干燥组件和第一导纸组件,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和所述第一导纸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与所述第二干燥组件之间;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进行表面涂覆时,涂覆后的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但未进行表面涂覆时,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导纸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纸组件包括:导纸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固定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与地面相对固定设置;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中。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分别包括:安装座,包括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一板体,与所述地面相对垂直,且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板体,与所述地面相对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上。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地面垂直;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还分别包括:第一螺栓组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并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预设位置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平台,与所述第一固定柱或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平台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过孔,所述过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至少一个抵顶件,分别插置于所述过孔中,且所述抵顶件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抵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抵顶,通过调整所述抵顶件的位置以调整所述导纸辊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腰型孔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平面上的投影垂直;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还分别包括:第二螺栓组件,所述第二螺栓组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二腰型孔并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预定位置固定连接,通过调整所述第二腰型孔与所述第二螺栓组件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所述导纸辊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纸组件还包括传动件和驱动件,所述传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导纸辊旋转。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还包括延伸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的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用于承载所述驱动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平台,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所述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向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平台上。其中,所述板纸机还包括:引纸绳,张紧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的涂布辊、所述导纸辊和所述第二干燥组件的干燥辊的外侧。其中,所述板纸机还包括:第二涂布组件、第三干燥组件和第四干燥组件,所述第三干燥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涂布组件和所述第四干燥组件之间,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二干燥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涂布组件;或者,第二涂布组件、第三干燥组件、第四干燥组件和第二导纸组件,所述第三干燥组件和所述第二导纸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涂布组件与所述第四干燥组件之间,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二干燥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涂布组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进行表面涂覆时,涂覆后的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但未进行表面涂覆时,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导纸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本申请提供了两种纸幅通过路径,当纸幅未经过涂覆时,纸幅可直接经第一导纸组件进入第二干燥组件,该路径距离更短且不需要经过第一干燥组件,进而避免了第一干燥组件的热风作用在纸幅上导致纸幅跑偏断纸,运行更稳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板纸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板纸机的第一导纸组件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第一导纸组件A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板纸机产线各组件的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板纸机产线增加第二导纸组件后各组件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板纸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板纸机10包括:第一涂布组件20、第一干燥组件30、第二干燥组件40和第一导纸组件50,第一干燥组件30和第一导纸组件50位于第一涂布组件20与第二干燥组件40之间;当纸幅经第一涂布组件20进行表面涂覆时,涂覆后的纸幅经第一干燥组件30后进入第二干燥组件40;当纸幅经第一涂布组件20但未进行表面涂覆时,纸幅经第一导纸组件50后进入第二干燥组件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涂布组件20包括涂布辊等装置;第一干燥组件30包括转向热风箱等装置;第二干燥组件40可为烘缸等用于干燥的装置,但不限于烘缸。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板纸机10提供了两种纸幅通过路径,当纸幅经涂布辊进行表面涂覆后,纸幅经过转向热风箱,转向热风箱内的热风对纸幅先进行初步干燥后再进入烘缸;当纸幅不需要进行表面涂覆时,纸幅只利用涂布辊的传送功能到达第一导纸组件50,然后进入烘缸,该路径的运行距离更短,且避开了转向热风箱,因此转向热风箱吹出的热风不会作用在纸幅上,避免了纸幅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纸机包括:/n第一涂布组件、第一干燥组件、第二干燥组件和第一导纸组件,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和所述第一导纸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与所述第二干燥组件之间;/n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进行表面涂覆时,涂覆后的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n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但未进行表面涂覆时,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导纸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纸机包括:
第一涂布组件、第一干燥组件、第二干燥组件和第一导纸组件,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和所述第一导纸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与所述第二干燥组件之间;
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进行表面涂覆时,涂覆后的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
当纸幅经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但未进行表面涂覆时,所述纸幅经所述第一导纸组件后进入所述第二干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纸组件包括:
导纸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固定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与地面相对固定设置;
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分别包括:
安装座,包括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第一板体,与所述地面相对垂直,且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第二板体,与所述地面相对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地面垂直;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还分别包括:
第一螺栓组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并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预设位置固定连接;
第一固定平台,与所述第一固定柱或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平台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过孔,所述过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至少一个抵顶件,分别插置于所述过孔中,且所述抵顶件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抵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友君张鹏达杜军魏立刘哲伟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