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晾衣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01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升降晾衣平台,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下部四角设有车轮,下底座上方设有可升降的上平台,上平台和下底座之间通过两对称的升降杆组连接,两升降杆组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联动调节纵向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晾衣平台,通过气缸控制联动平台的升降,滑动顺畅,使用安全方便,收纳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晾衣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晾衣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升降晾衣平台。
技术介绍
晾衣一般采用衣架,挂在晾衣杆上,而晾衣杆一般放置在地面上。但是由于现如今房价较高,人均居住面积的相应缩小。如何能更多的利用空间进行晾衣是需要研究的方向。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调节升降的晾衣平台,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升降晾衣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升降晾衣平台,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下部四角设有车轮,下底座上方设有可升降的上平台,上平台和下底座之间通过两对称的升降杆组连接,两升降杆组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联动调节纵向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平台上安装有卡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杆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X型杆单元,X型杆单元所在平面与上平台长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X型杆单元包括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上平台和下底座内侧对应位置设有两组对称的上滑道和下轨道;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靠近平台中部的杆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分别卡接在对应的下轨道和上滑道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远离平台中部的杆端部铰接在上平台和下底座对应侧边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两相对X型杆单元销轴之间通过下栏杆连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两相对的第二升降杆上端之间连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上调节有连接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中间与上平台短边方向平行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两端设有气缸杆,所述气缸杆套接在同轴线的中间杆上,所述中间杆自由端与上平台长边中部内侧面连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气缸杆对应位置两侧铰接有堆成的腰杆,所述腰杆的自由端铰接在同侧的连接套上。有益效果:升降晾衣平台,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下部四角设有车轮,下底座上方设有可升降的上平台,上平台和下底座之间通过两对称的升降杆组连接,两升降杆组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联动调节纵向高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晾衣平台,通过气缸控制联动平台的升降,滑动顺畅,使用安全方便,收纳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平台1,上滑道11,下底座2,车轮21,下轨道22,驱动组件3,接近开关31,气缸32,气缸杆33,卡位槽4,升降杆组5,第一升降杆51,第一转轮511,下连杆512,第二升降杆52,第二转轮521,上连杆522,腰杆6,连接套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升降晾衣平台,包括下底座2,所述下底座2下部四角设有车轮21,下底座2上方设有可升降的上平台1,上平台1和下底座2之间通过两对称的升降杆组5连接,两升降杆组5之间通过驱动组件3联动调节纵向高度。驱动组件实际为一种三角形的拉伸结构,腰杆6为三角形的腰,气缸杆为三角形的底边,通过调整三角形底边的长度来调整三角形高的长度,而这里通过调整高的长度来调整上连杆的位置,通过调整上连杆的位置,来调整升降杆组5的高度。上平台1上安装有卡位槽4。升降杆组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X型杆单元,X型杆单元所在平面与上平台1长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X型杆单元包括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升降杆51和第二升降杆52。上平台1和下底座2内侧对应位置设有两组对称的上滑道11和下轨道22;第一升降杆51和第二升降杆52靠近平台中部的杆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511和第二转轮521,所述第一转轮511和第二转轮521分别卡接在对应的下轨道22和上滑道11内。第一升降杆51和第二升降杆52远离平台中部的杆端部铰接在上平台1和下底座2对应侧边上。两相对X型杆单元销轴之间通过下栏杆512连接固定。两相对的第二升降杆52上端之间连接有上连杆522,所述上连杆522上调节有连接套61。驱动组件包括中间与上平台1短边方向平行设置的气缸32,所述气缸32两端设有气缸杆33,所述气缸杆33套接在同轴线的中间杆上,所述中间杆自由端与上平台1长边中部内侧面连接固定。气缸杆对应位置两侧铰接有堆成的腰杆6,所述腰杆的自由端铰接在同侧的连接套61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晾衣平台,包括下底座(2),所述下底座(2)下部四角设有车轮(21),其特征在于,下底座(2)上方设有可升降的上平台(1),上平台(1)和下底座(2)之间通过两对称的升降杆组(5)连接,两升降杆组(5)之间通过驱动组件(3)联动调节纵向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晾衣平台,包括下底座(2),所述下底座(2)下部四角设有车轮(21),其特征在于,下底座(2)上方设有可升降的上平台(1),上平台(1)和下底座(2)之间通过两对称的升降杆组(5)连接,两升降杆组(5)之间通过驱动组件(3)联动调节纵向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晾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上安装有卡位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晾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组(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X型杆单元,X型杆单元所在平面与上平台(1)长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晾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杆单元包括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升降杆(51)和第二升降杆(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晾衣平台,其特征在于,上平台(1)和下底座(2)内侧对应位置设有两组对称的上滑道(11)和下轨道(22);第一升降杆(51)和第二升降杆(52)靠近平台中部的杆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511)和第二转轮(521),所述第一转轮(51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锦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晾依世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