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01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水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洗衣机存在的注水时与衣物接触的水流洗涤剂浓度不足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水组件包括洗涤剂分配盒、连通管件和喷淋头,连通管件具有三个相互连通的接口,连通管件的第一接口通过主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洗涤剂分配盒的进水口通过洗涤剂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洗涤剂分配盒的出水口通过洗涤剂出水管与连通管件的第二接口连通,连通管件的第三接口通过主出水管与喷淋头连通,喷淋头设置成喷出的洗涤水能够浸湿处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本申请能够提高与衣物接触的水流的洗涤液浓度,避免洗涤剂留存至外筒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水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衣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进水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带有洗涤剂分配盒的滚筒洗衣机中,洗涤剂分配盒通过U型管与外筒连通。开启洗涤后,水流流入洗涤剂分配盒中将洗涤剂经U型管冲入外筒,流入外筒的洗涤剂在重力作用下大部分流至外筒底部。但是,由于外筒底部为凹型,而洗衣机在运转过程中,往往上部的水流激荡较大,而底部的水流通常较为稳定,因此与衣物接触的水流存在洗涤剂浓度不足的问题,导致洗涤效果差,影响用户体验。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进水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洗衣机存在的注水时与衣物接触的水流洗涤剂浓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洗涤剂分配盒、连通管件和喷淋头,所述连通管件具有三个相互连通的接口,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一接口通过主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所述洗涤剂分配盒的进水口通过洗涤剂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所述洗涤剂分配盒的出水口通过洗涤剂出水管与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三接口通过主出水管与所述喷淋头连通,所述喷淋头设置成喷出的洗涤水能够浸湿处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管件为文丘里管,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文丘里管的进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文丘里管的真空口,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管件为三通管。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主进水管和所述洗涤剂进水管同时与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口连接。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电控阀,两个所述电控阀的进口分别与水源连通,所述主进水管和所述洗涤剂进水管分别与一个所述电控阀的出口连接。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一个进口和两个可切换的出口,所述换向阀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主进水管和所述洗涤剂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出口连接。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头朝向所述内筒的前法兰设置;并且/或者所述喷淋头的内部流道的截面面积沿洗涤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筒上设置有窗垫,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窗垫上。在上述进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剂分配盒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排气管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筒连通。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水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进水组件包括洗涤剂分配盒、连通管件和喷淋头,连通管件具有三个相互连通的接口,连通管件的第一接口通过主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洗涤剂分配盒的进水口通过洗涤剂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洗涤剂分配盒的出水口通过洗涤剂出水管与连通管件的第二接口连通,连通管件的第三接口通过主出水管与喷淋头连通,喷淋头设置成喷出的洗涤水能够浸湿处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通过喷淋头将混合有洗涤剂的洗涤水喷入内筒中,本申请能够大大提高内筒中与衣物接触的水流的洗涤液浓度,避免洗涤剂留存至外筒底部的情况出现,提高洗涤效果,改善用户体验。进一步地,通过采用连通管件将主进水管和洗涤剂出水管连通,使得在进水过程中主进水管中的水流压力能够将洗涤剂分配盒中混合有洗涤剂的洗涤水有效吸出并加压喷出,提高了洗涤剂的混合效果和喷射效果。此外,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本申请还取消了U型管的设置,简化了进水系统的结构,节约了制造成本。进一步地,通过采用文丘里管作为连通管件,使得在进水过程中主进水管的水流通过文丘里管后文丘里管的真空口产生负压,该负压将洗涤剂分配盒中混合有洗涤剂的洗涤水有效吸出,提高了洗涤剂的混合效果和喷射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在主进水管和洗涤剂进水管上分别设置一电控阀,使得在进水时还能够分别控制主进水管和洗涤剂进水管中的水流量,从而提高洗涤剂的混合效果和洗涤水的喷射效果。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换向阀,使得主进水管和洗涤剂进水管可以实现先后进水,如此一来,可以先控制洗涤剂进水管进水,水流与洗涤剂分配盒中的洗涤剂混合后流入主出水管,然后再控制主进水管进水,此时高压水流冲入主出水管将先前混合有洗涤剂的洗涤水冲至喷淋头,实现洗涤剂的强力混合和高压喷淋。进一步地,通过将喷淋头朝向内筒的前法兰设置,使得喷淋头喷出的洗涤水能够先碰撞到前法兰上,进一步促进洗涤剂的粉碎和溶解,从而使得混合后的洗涤水更加均匀,洗涤效果更好。进一步地,通过在洗涤剂分配盒上设置排气孔,并通过排气管将外筒与排气孔连通,使得在进水过程中能够及时排除筒中的空气,防止筒内压力过大。通过在衣物处理设备中设置上述进水组件,使得衣物处理设备的进水过程中洗涤剂的混合效果更好,并且大大提高洗涤剂与衣物接触的浓度,实现较佳洗涤效果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滚筒洗衣机来描述本技术的进水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喷淋头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喷淋头的主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箱体;2、外筒;3、内筒;31、前法兰;4、窗垫;5、洗涤剂分配盒;61、文丘里管;62、三通管;7、喷淋头;71、内部流道;72、定位筋;81、主进水管;811、第一单向阀;82、主出水管;83、洗涤剂进水管;84、洗涤剂出水管;841、第二单向阀;85、排气管;91、进水电磁阀;92、换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结合滚筒洗衣机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技术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本申请的进水组件还可以应用于波轮洗衣机、洗碗机、洗鞋机等其他衣物处理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洗涤剂分配盒、连通管件和喷淋头,所述连通管件具有三个相互连通的接口,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一接口通过主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所述洗涤剂分配盒的进水口通过洗涤剂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所述洗涤剂分配盒的出水口通过洗涤剂出水管与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三接口通过主出水管与所述喷淋头连通,所述喷淋头设置成喷出的洗涤水能够浸湿处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洗涤剂分配盒、连通管件和喷淋头,所述连通管件具有三个相互连通的接口,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一接口通过主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所述洗涤剂分配盒的进水口通过洗涤剂进水管与水源连通,所述洗涤剂分配盒的出水口通过洗涤剂出水管与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连通管件的第三接口通过主出水管与所述喷淋头连通,所述喷淋头设置成喷出的洗涤水能够浸湿处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中的待洗涤衣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件为文丘里管,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文丘里管的进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文丘里管的真空口,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件为三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主进水管和所述洗涤剂进水管同时与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进水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茂林马世新聂静李昌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