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包括不干胶主体,不干胶主体包括PVC定位层,PVC定位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置物凹槽,PVC定位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置物凹槽;第一置物凹槽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镀铝加强层和上胶粘层;第二置物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ET加强层和下胶粘层;PVC定位层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左镀铝层,PVC定位层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右镀铝层;第二置物凹槽的内底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一条开口朝下的防伪凹槽,防伪凹槽内嵌入式设置有防伪条。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两侧黑边面积小、不易吸附灰尘且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
本技术涉及不干胶
,具体涉及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
技术介绍
不干胶标签也叫自粘标签、及时贴、即时贴、压敏纸等,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粘合剂,以涂硅底纸为保护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并经印刷、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签。应用时,只需从底纸上剥离,轻轻一按,即可贴到各种基材的表面,也可使用贴标机在生产线上自动贴标。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不干胶还存在不足:结构设计不合理,定位效果差,使用不方便;且长时间放置的话灰尘会吸附在不干胶的两侧,难以去除,粘贴后的不干胶会带有黑边,黑边面积大,难以去除,影响美观,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两侧黑边面积小、不易吸附灰尘且实用性好的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包括不干胶主体,所述不干胶主体包括PVC定位层,所述PVC定位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置物凹槽,所述PVC定位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置物凹槽;所述第一置物凹槽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镀铝加强层和上胶粘层;所述第二置物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ET加强层和下胶粘层;所述PVC定位层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左镀铝层,PVC定位层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右镀铝层;所述第二置物凹槽的内底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一条开口朝下的防伪凹槽,所述防伪凹槽内嵌入式设置有防伪条,所述防伪条的下表面与第二置物凹槽的内底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VC定位层、上镀铝加强层和PET加强层都对上胶粘层和下胶粘层起到定位作用,使用方便,且在不干胶的两侧分别设置了左镀铝层和右镀铝层,由于镀铝层不具有粘性,不易吸附灰尘,有效减小不干胶粘贴后两侧的黑边面积;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两侧黑边面积小、不易吸附灰尘且实用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镀铝加强层的下表面与第一置物凹槽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上胶粘层的下表面与上镀铝加强层的上表面粘接固定,且上胶粘层的上表面覆盖住PVC定位层的上表面。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ET加强层的上表面与第二置物凹槽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下胶粘层的上表面与PET加强层的下表面粘接固定,下胶粘层的下表面覆盖住PVC定位层的下表面。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ET加强层由透明的涤纶树脂材料制成,且PET加强层的上表面完全覆盖住防伪凹槽的凹槽口。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伪条由铜材料制成,且防伪条的上表面上一体设置有凸起的第一防伪信息层,防伪条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凹的第二防伪信息层。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胶粘层和下胶粘层的材料均为聚丙烯酸醋压敏胶。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PVC定位层、上镀铝加强层和PET加强层都对上胶粘层和下胶粘层起到定位作用,使用方便,且在不干胶的两侧分别设置了左镀铝层和右镀铝层,由于镀铝层不具有粘性,不易吸附灰尘,有效减小不干胶粘贴后两侧的黑边面积;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两侧黑边面积小、不易吸附灰尘且实用性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包括不干胶主体,所述不干胶主体包括PVC定位层1,所述PVC定位层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置物凹槽11,所述PVC定位层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置物凹槽12;所述第一置物凹槽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镀铝加强层2和上胶粘层3;所述第二置物凹槽1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ET加强层4和下胶粘层5;所述PVC定位层1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左镀铝层6,PVC定位层1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右镀铝层7;所述第二置物凹槽12的内底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一条开口朝下的防伪凹槽121,所述防伪凹槽121内嵌入式设置有防伪条8,所述防伪条8的下表面与第二置物凹槽12的内底面平齐。作为优选的,所述防伪条8通过现有的透明的胶水与防伪凹槽121内壁面粘接固定。所述PVC定位层1、上镀铝加强层2、上胶粘层3、PET加强层4、下胶粘层5、左镀铝层6、右镀铝层7和防伪条8固定后构成一体结构。为使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上镀铝加强层2的下表面与第一置物凹槽11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上胶粘层3的下表面与上镀铝加强层2的上表面粘接固定,且上胶粘层3的上表面覆盖住PVC定位层1的上表面。所述PET加强层4的上表面与第二置物凹槽12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下胶粘层5的上表面与PET加强层4的下表面粘接固定,下胶粘层5的下表面覆盖住PVC定位层1的下表面。所述PET加强层4由透明的涤纶树脂材料制成,且PET加强层4的上表面完全覆盖住防伪凹槽121的凹槽口。所述防伪条8由铜材料制成,且防伪条8的上表面上一体设置有凸起的第一防伪信息层81,防伪条8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凹的第二防伪信息层82。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防伪信息层82为激光雕刻层,且第一防伪信息层81和第二防伪信息层82的防伪信息均为防伪图案、防伪文字、防伪数字或其组合。所述上胶粘层3和下胶粘层5的材料均为聚丙烯酸醋压敏胶。实际应用时,PVC定位层、上镀铝加强层和PET加强层都对上胶粘层和下胶粘层起到定位作用,使用方便,且在不干胶的两侧分别设置了左镀铝层和右镀铝层,由于镀铝层不具有粘性,不易吸附灰尘,有效减小不干胶粘贴后两侧的黑边面积;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两侧黑边面积小、不易吸附灰尘且实用性好。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包括不干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干胶主体包括PVC定位层(1),所述PVC定位层(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置物凹槽(11),所述PVC定位层(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置物凹槽(12);所述第一置物凹槽(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镀铝加强层(2)和上胶粘层(3);所述第二置物凹槽(1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ET加强层(4)和下胶粘层(5);所述PVC定位层(1)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左镀铝层(6),PVC定位层(1)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右镀铝层(7);所述第二置物凹槽(12)的内底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一条开口朝下的防伪凹槽(121),所述防伪凹槽(121)内嵌入式设置有防伪条(8),所述防伪条(8)的下表面与第二置物凹槽(12)的内底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包括不干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干胶主体包括PVC定位层(1),所述PVC定位层(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置物凹槽(11),所述PVC定位层(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置物凹槽(12);所述第一置物凹槽(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镀铝加强层(2)和上胶粘层(3);所述第二置物凹槽(1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ET加强层(4)和下胶粘层(5);所述PVC定位层(1)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左镀铝层(6),PVC定位层(1)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右镀铝层(7);所述第二置物凹槽(12)的内底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一条开口朝下的防伪凹槽(121),所述防伪凹槽(121)内嵌入式设置有防伪条(8),所述防伪条(8)的下表面与第二置物凹槽(12)的内底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PVC复合不干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镀铝加强层(2)的下表面与第一置物凹槽(11)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上胶粘层(3)的下表面与上镀铝加强层(2)的上表面粘接固定,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庆掌,陈钦波,
申请(专利权)人:永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