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89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其包括第二单体泵;聚合釜的出口与余气回收系统的进口连通,余气回收系统的出口与回收单体储槽连通;第二单体泵的出口与氯乙烯单体储罐连通,氯乙烯单体储罐的顶部设有净化循环管,在净化循环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气柜、单体压缩机和精馏系统。优点:通过第二单体泵将回收至回收单体储槽内的氯乙烯送至氯乙烯单体储罐,再经气柜、单体压缩机和精馏系统进行净化处理,保证进入聚合釜的氯乙烯纯净,避免助剂对聚合釜造成黏釜;对系统进行检修时,通过第二单体泵也能够将新鲜单体储槽和回收单体储槽内的剩余氯乙烯泵送到氯乙烯单体储罐内,避免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聚氯乙烯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PVC行业聚合工序生产聚氯乙烯通常将氯乙烯新鲜单体和氯乙烯回收单体按工艺要求比例输送到聚合釜内进行聚合反应,其中所需氯乙烯新鲜单体均由前道氯乙烯工序提供,而氯乙烯回收单体为聚合工序中聚合釜内聚合反应后未参与反应的氯乙烯单体,经过聚合工序回收系统回收至聚合工序的回收单体储槽;传统工艺将聚合工序回收的氯乙烯回收单体直接作为聚合釜入料单体使用,但是由于聚合釜反应结束后仍有一部分助剂存在,如引发剂、阻聚剂,均随氯乙烯回收单体回收至回收单体储槽,有时会对聚合釜反应异常紧急终止反应后的氯乙烯回收单体进行回收,而此部分单体中含有大量紧急终止剂,也会随氯乙烯回收单体进入回收单体储槽,而当将夹杂有助剂或紧急终止剂的氯乙烯回收单体再次进入聚合釜反应时,会对聚合釜造成黏釜、换热效果变差,降低聚合釜的正常运行效率。另外,根据工艺要求,现场会定期对生产系统进行检修,检修时,通常将聚合工序的回收单体储槽和氯乙烯新鲜单体储槽内残余的少量氯乙烯单体直接进行排放,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消耗,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氯乙烯单体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及保证聚合釜高效运行的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其包括氯乙烯单体储罐、第一单体泵、新鲜单体储槽、回收单体储槽、第二单体泵和聚合釜;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一单体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体泵的出口通过进气主管与所述新鲜单体储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回收单体储槽的进口通过进气支管与所述进气主管连通,在所述进气支管上装设有第一通断阀;所述新鲜单体储槽的出口和所述回收单体储槽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单体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单体泵的出口通过入料管与所述聚合釜的进口连通,所述入料管上装设有第二通断阀,所述聚合釜的出口与余气回收系统的进口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系统的出口与所述回收单体储槽连通;所述第二单体泵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连通,所述回流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第三通断阀和回流过滤器;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的顶部设有进出口均与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连通的净化循环管,在所述净化循环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气柜、单体压缩机和精馏系统。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气主管上装设有收料过滤器。进一步地,在所述入料管上装设有入料过滤器。进一步地,在所述回流过滤器的出口上的所述回流管上装设有第四通断阀,所述第四通断阀的出口通过自循环支管与所述第一单体泵的出口连通,在所述自循环支管上装设有第五通断阀。本技术的优点:通过第二单体泵将回收至回收单体储槽内的氯乙烯单体经回流管输送至氯乙烯单体储罐,再依次经气柜、单体压缩机和精馏系统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氯乙烯单体中夹杂的助剂,进而保证再次进入聚合釜的氯乙烯单体更加纯净,避免助剂对聚合釜造成黏釜,保证聚合釜的生产效率;另外,对系统进行检修时,通过第二单体泵也能够将新鲜单体储槽和回收单体储槽内的剩余氯乙烯单体泵送到氯乙烯单体储罐内,避免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氯乙烯单体储罐1、第一单体泵2、新鲜单体储槽3、回收单体储槽4、第二单体泵5、进气主管6、进气支管7、第一通断阀8、入料管9、聚合釜10、第二通断阀11、余气回收系统12、回流管13、第三通断阀14、回流过滤器15、净化循环管16、气柜17、单体压缩机18、精馏系统19、收料过滤器20、入料过滤器21、第四通断阀22、自循环支管23、第五通断阀2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其包括氯乙烯单体储罐1、第一单体泵2、新鲜单体储槽3、回收单体储槽4、第二单体泵5和聚合釜10;由氯乙烯生产系统所制得的氯乙烯单体储存于氯乙烯单体储罐1内,氯乙烯单体储罐1的底部出口与第一单体泵2的进口连通,第一单体泵2的出口通过进气主管6与新鲜单体储槽3的进口连通,通过第一单体泵2向新鲜单体储槽3内输送氯乙烯,在进气主管6上装设有收料过滤器20,通过收料过滤器20,能够过滤掉氯乙烯单体从系统中携带的铁质或其他杂质颗粒,起到进一步净化氯乙烯单体的作用,回收单体储槽4的进口通过进气支管7与进气主管6连通,在进气支管7上装设有第一通断阀8,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当回收单体储槽4内的氯乙烯单体不足时,打开第一通断阀8,通过第一单体泵2能够向回收单体储槽4内补充输送氯乙烯。新鲜单体储槽3的出口和回收单体储槽4的出口均与第二单体泵5的进口连通,第二单体泵5的出口通过入料管9与聚合釜10的进口连通,入料管9上装设有第二通断阀11,根据现场生产需求,通过第二单体泵5能够将新鲜单体储槽3和回收单体储槽4内的氯乙烯单体输送到聚合釜10内进行聚合反应合成聚氯乙烯,在入料管9上装设有入料过滤器21,通过入料过滤器21能够对进入聚合釜10前的氯乙烯单体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掉从系统中携带的铁质或其他杂质颗粒,起到进一步净化氯乙烯单体的作用,提高聚氯乙烯的合成质量和效率。聚合釜10的出口与余气回收系统12的进口连通,余气回收系统12的出口与回收单体储槽4连通,反应后的剩余氯乙烯单体通入余气回收系统12储存;第二单体泵5的出口通过回流管13与氯乙烯单体储罐1连通,回流管13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第三通断阀14和回流过滤器15;氯乙烯单体储罐1的顶部设有进出口均与氯乙烯单体储罐1连通的净化循环管16,在净化循环管16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气柜17、单体压缩机18和精馏系统19,通过第二单体泵5将回收至回收单体储槽4内的氯乙烯经回流管13输送至氯乙烯单体储罐1,通过气柜17能够对氯乙烯单体气体起到缓冲和稳压作用,保证系统安全,而且能够使气体成分均匀混合,便于后续工序对气体的净化处理;通过单体压缩机18提高了气体的压力,相应提高物料的沸点,有利于后续精馏系统19对氯乙烯单体和夹杂的助剂进行分馏处理,而且有利于提高产能;经压缩后的物料通过精馏系统19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氯乙烯单体中夹杂的助剂,进而能够保证再次进入聚合釜10的氯乙烯单体更加纯净,避免助剂对聚合釜10造成黏釜,保证聚合釜10的生产效率;另外,对系统进行检修时,通过第二单体泵5也能够将新鲜单体储槽3和回收单体储槽4内的剩余氯乙烯单体泵送到氯乙烯单体储罐1内,避免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在回流过滤器15的出口上的回流管13上装设有第四通断阀22,第四通断阀22的出口通过自循环支管23与第一单体泵2的出口连通,在自循环支管23上装设有第五通断阀24,通过第一单体泵2使氯乙烯单体储罐1内的氯乙烯单体经自循环支管23实现循环搅动,保证氯乙烯单体储罐1内的氯乙烯均能经气柜17、单体压缩机18和精馏系统19进行净化处理,更有利于提高氯乙烯单体储罐1内的氯乙烯的纯度。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氯乙烯单体储罐、第一单体泵、新鲜单体储槽、回收单体储槽、第二单体泵和聚合釜;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一单体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体泵的出口通过进气主管与所述新鲜单体储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回收单体储槽的进口通过进气支管与所述进气主管连通,在所述进气支管上装设有第一通断阀;所述新鲜单体储槽的出口和所述回收单体储槽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单体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单体泵的出口通过入料管与所述聚合釜的进口连通,所述入料管上装设有第二通断阀,所述聚合釜的出口与余气回收系统的进口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系统的出口与所述回收单体储槽连通;所述第二单体泵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连通,所述回流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第三通断阀和回流过滤器;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的顶部设有进出口均与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连通的净化循环管,在所述净化循环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气柜、单体压缩机和精馏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生产用氯乙烯单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氯乙烯单体储罐、第一单体泵、新鲜单体储槽、回收单体储槽、第二单体泵和聚合釜;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一单体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单体泵的出口通过进气主管与所述新鲜单体储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回收单体储槽的进口通过进气支管与所述进气主管连通,在所述进气支管上装设有第一通断阀;所述新鲜单体储槽的出口和所述回收单体储槽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二单体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单体泵的出口通过入料管与所述聚合釜的进口连通,所述入料管上装设有第二通断阀,所述聚合釜的出口与余气回收系统的进口连通,所述余气回收系统的出口与所述回收单体储槽连通;所述第二单体泵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氯乙烯单体储罐连通,所述回流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装设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登李瑛王婷张喆史明利段燕飞王洪亮郑祥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