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86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它包括全钢制本体,所述全钢制本体依次分为石灰软化沉淀区、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全自动过滤区,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一侧侧壁设有进水口,在所述全自动过滤区侧壁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工期短,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铁铁行业废水来自不同车间、不同工艺的污水,水量大。需要采用多种废水净化设备配合使用,其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维护检修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工期短,处理效果好的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它包括全钢制本体,所述全钢制本体依次分为石灰软化沉淀区、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全自动过滤区,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一侧侧壁设有进水口,在所述全自动过滤区侧壁设有出水口,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石灰软化沉淀区内设有挡板,该挡板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底部留有间距,所述挡板一侧与石灰软化沉淀区一侧侧壁之间形成布水区,在所述挡板另一侧的石灰软化沉淀区上设有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在所述挡板另一侧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另一侧侧壁之间设有粗颗粒过滤层,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另一侧侧壁上部设有集水槽Ⅰ,所述窜流絮凝区分为第一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第三反应单元、脉冲缓冲过渡单元,在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Ⅰ,在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Ⅱ,在所述第三反应单元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Ⅲ,在所述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内中上部设有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在所述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上方设有均匀穿孔集水槽,它与集水槽Ⅱ相连,所述集水槽Ⅱ与全自动过滤区内的高位配水斗相连,所述高位配水斗底部设有进水管道,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端口下方的全自动过滤区内设有稀土瓷球滤料层,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端口上方设有分隔板,在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虹吸管组件,在所述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底部都设有排泥孔。所述全钢制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全自动过滤区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第三反应单元、脉冲缓冲过渡单元互相连通。所述均匀穿孔集水槽并排设置多根。在所述全自动过滤区互侧部设有检修人孔。所述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设在石灰软化沉淀区中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①粗颗粒沉淀+双碱法软化工艺段:去除原水中可沉降性的杂质,投加双碱去除水中的硬度,降低水中的碱度。②窜流絮凝段,采用多格竖流式,分3级15个竖井,竖井平面大小分别为1000mm2、12000mm2、15000mm2,对应的竖井流速分别为0.108m/s、0.075m/s、0.048m/s,设计絮凝时间约15.0min。竖井内安装不锈钢微涡折板,底部设V形重力排泥槽、多孔排泥管,每根排泥管设手动、电动阀门各1个。③斜板沉淀段:安装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设计液面负荷3.40m3/m2·h、上升流速1.5mm/s,上部设均匀穿孔集水槽,底部设V形重力排泥槽、多孔排泥管,每根排泥管设手动、电动阀门各2个(采用双向排泥方式)。④全自动静压过滤全自动静压过滤分3格(上部冲洗水箱不分格),设计冲洗前水头损失1.5m、正常滤速8-10m/h、平均冲洗强度14.0L/m2·s、冲洗历时4.0min。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技术将石灰软化沉淀区、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全自动过滤区集成于一体,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在各区内设置净化部件,运行平稳可靠,处理水量大,抗水量负荷冲击性能好,整体处理效果好,在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全自动过滤区底部都设有排泥孔,排泥彻底,采用全钢制本体,比原来的高密池+V型滤池更节省地,运行成本低,工期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区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它包括全钢制本体1,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全钢制本体1依次分为石灰软化沉淀区2、窜流絮凝区3、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全自动过滤区5,它们互相连通,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2一侧侧壁设有进水口6,在所述全自动过滤区5侧壁设有出水口7,在靠近所述进水口6的石灰软化沉淀区2内设有挡板8,该挡板8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底部留有间距,所述挡板8一侧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一侧侧壁之间形成布水区9,在所述挡板8另一侧的石灰软化沉淀区2上设有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10,在所述挡板8另一侧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另一侧侧壁之间设有粗颗粒过滤层11,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2另一侧侧壁上部设有集水槽Ⅰ12,所述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10设在石灰软化沉淀区2中部,所述窜流絮凝区3分为第一反应单元13、第二反应单元14、第三反应单元15、脉冲缓冲过渡单元16,它们互相连通,在所述第一反应单元13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Ⅰ17,在所述第二反应单元14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Ⅱ18,在所述第三反应单元15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Ⅲ19,在所述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内中上部设有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20,在所述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20上方并排设有多根均匀穿孔集水槽21,它们与集水槽Ⅱ22相连,所述集水槽Ⅱ22与全自动过滤区5内的高位配水斗23相连,所述高位配水斗23底部设有进水管道24,在所述进水管道24上端口下方的全自动过滤区5内设有稀土瓷球滤料层25,在所述进水管道24上端口上方设有分隔板26,在所述分隔板26上设有虹吸管组件27,在所述窜流絮凝区3、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底部都设有排泥孔28,在所述全自动过滤区5互侧部设有检修人孔29。本技术将石灰软化沉淀区、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全自动过滤区集成于一体,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在各区内设置净化部件,运行平稳可靠,处理水量大,抗水量负荷冲击性能好,整体处理效果好,在窜流絮凝区、高密度斜管沉淀区、全自动过滤区底部都设有排泥孔,排泥彻底,采用全钢制本体,比原来的高密池+V型滤池更节省地,运行成本低,工期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全钢制本体(1),所述全钢制本体(1)依次分为石灰软化沉淀区(2)、窜流絮凝区(3)、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全自动过滤区(5),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2)一侧侧壁设有进水口(6),在所述全自动过滤区(5)侧壁设有出水口(7),在靠近所述进水口(6)的石灰软化沉淀区(2)内设有挡板(8),该挡板(8)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底部留有间距,所述挡板(8)一侧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一侧侧壁之间形成布水区(9),在所述挡板(8)另一侧的石灰软化沉淀区(2)上设有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10),在所述挡板(8)另一侧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另一侧侧壁之间设有粗颗粒过滤层(11),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2)另一侧侧壁上部设有集水槽Ⅰ(12),所述窜流絮凝区(3)分为第一反应单元(13)、第二反应单元(14)、第三反应单元(15)、脉冲缓冲过渡单元(16),在所述第一反应单元(13)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Ⅰ(17),在所述第二反应单元(14)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Ⅱ(18),在所述第三反应单元(15)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Ⅲ(19),在所述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内中上部设有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20),在所述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20)上方设有均匀穿孔集水槽(21),它与集水槽Ⅱ(22)相连,所述集水槽Ⅱ(22)与全自动过滤区(5)内的高位配水斗(23)相连,所述高位配水斗(23)底部设有进水管道(24),在所述进水管道(24)上端口下方的全自动过滤区(5)内设有稀土瓷球滤料层(25),在所述进水管道(24)上端口上方设有分隔板(26),在所述分隔板(26)上设有虹吸管组件(27),在所述窜流絮凝区(3)、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底部都设有排泥孔(28)。/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铁行业废水零排放预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全钢制本体(1),所述全钢制本体(1)依次分为石灰软化沉淀区(2)、窜流絮凝区(3)、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全自动过滤区(5),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2)一侧侧壁设有进水口(6),在所述全自动过滤区(5)侧壁设有出水口(7),在靠近所述进水口(6)的石灰软化沉淀区(2)内设有挡板(8),该挡板(8)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底部留有间距,所述挡板(8)一侧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一侧侧壁之间形成布水区(9),在所述挡板(8)另一侧的石灰软化沉淀区(2)上设有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10),在所述挡板(8)另一侧下部与石灰软化沉淀区(2)另一侧侧壁之间设有粗颗粒过滤层(11),在所述石灰软化沉淀区(2)另一侧侧壁上部设有集水槽Ⅰ(12),所述窜流絮凝区(3)分为第一反应单元(13)、第二反应单元(14)、第三反应单元(15)、脉冲缓冲过渡单元(16),在所述第一反应单元(13)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Ⅰ(17),在所述第二反应单元(14)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Ⅱ(18),在所述第三反应单元(15)内设有不锈钢微涡折板絮凝填料层Ⅲ(19),在所述高密度斜管沉淀区(4)内中上部设有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20),在所述乙丙共聚高效复合斜板(20)上方设有均匀穿孔集水槽(21),它与集水槽Ⅱ(22)相连,所述集水槽Ⅱ(22)与全自动过滤区(5)内的高位配水斗(23)相连,所述高位配水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平平蒋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环球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