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85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浮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该生态修复浮床,通过重力球降低浮床本体的重心,当有风浪时,重力球可由地心引力在平衡底壳内部滚动,引导浮床本体回正,增加了浮床的稳定性,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蓄电池内部,通过太阳能蓄电池给风机供电,风机带动气流从通风孔进出,通过碳纤维网对水体的腥臭味进行净化,减轻水体的异味,通过插地杆可将收卷轮插在水体岸边的泥土里,通过转动收卷轮可收卷回收绳,回收绳拉动浮床本体往岸边滑动,回收便捷,该生态修复浮床,太阳能风力除去水体异味,节能环保,稳定性高,且回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修复浮床
本技术涉及生态浮床
,具体为一种生态修复浮床。
技术介绍
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或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和富营养化现象。现有的生态浮床在水体中的稳定性不够,在风浪较大时,容易发生倾覆,现有的生态浮床回收不便,且生态浮床对水体的修复是缓慢的,需要修复的水体往往有很强烈的腥臭味,味道难闻,故而提出一种生态修复浮床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具备稳定性高,且回收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生态浮床稳定性不佳,且回收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稳定性高,且回收方便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底壳,所述平衡底壳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重力球,所述电池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太阳能蓄电池,所述电池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箱,所述通风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网,所述电池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通风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浮床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浮床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绳,所述回收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地杆。优选的,所述平衡底壳的形状呈弧面状,所述充气气囊的形状呈回字形,所述电池箱为防水箱体。优选的,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且太阳能蓄电池与风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网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碳纤维网分别位于两个通风孔相对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风机位于通风箱的内侧,所述连接环的形状呈半圆环状,所述回收绳在收卷轮的外侧呈缠绕状。优选的,所述收卷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座通过转动槽与转动杆转动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生态修复浮床,通过重力球降低浮床本体的重心,当有风浪时,重力球可由地心引力在平衡底壳内部滚动,引导浮床本体回正,增加了浮床的稳定性,通过充气气囊增加浮床本体的浮力,不易沉底,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蓄电池内部,通过太阳能蓄电池给风机供电,风机带动气流从通风孔进出,通过碳纤维网对水体的腥臭味进行净化,减轻水体的异味,通过插地杆可将收卷轮插在水体岸边的泥土里,通过转动收卷轮可收卷回收绳,回收绳拉动浮床本体往岸边滑动,回收便捷,该生态修复浮床,太阳能风力除去水体异味,节能环保,稳定性高,且回收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浮床本体、2圆孔、3电池箱、4平衡底壳、5重力球、6太阳能蓄电池、7通风箱、8通风孔、9碳纤维网、10风机、11太阳能电池板、12充气气囊、13连接环、14回收绳、15收卷轮、16转动杆、17转动座、18插地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浮床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孔2,圆孔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3,电池箱3为防水箱体,电池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底壳4,平衡底壳4的形状呈弧面状,平衡底壳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重力球5,电池箱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太阳能蓄电池6,电池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箱7,通风箱7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8,通风箱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网9,碳纤维网9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碳纤维网9分别位于两个通风孔8相对的一侧,电池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0,风机10的型号可为T35,风机10位于通风箱7的内侧,通风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1,太阳能蓄电池6与太阳能电池板11电连接,且太阳能蓄电池6与风机10电连接,浮床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12,充气气囊12的形状呈回字形,浮床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3,连接环13的形状呈半圆环状,连接环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绳14,回收绳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卷轮15,回收绳14在收卷轮15的外侧呈缠绕状,收卷轮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收卷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7,转动座17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座17通过转动槽与转动杆16转动连接,转动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地杆18,通过重力球5降低浮床本体1的重心,当有风浪时,重力球5可由地心引力在平衡底壳4内部滚动,引导浮床本体1回正,增加了浮床的稳定性,通过充气气囊12增加浮床本体1的浮力,不易沉底,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1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蓄电池6内部,通过太阳能蓄电池6给风机10供电,风机10带动气流从通风孔8进出,通过碳纤维网9对水体的腥臭味进行净化,减轻水体的异味,通过插地杆18可将收卷轮15插在水体岸边的泥土里,通过转动收卷轮15可收卷回收绳14,回收绳14拉动浮床本体1往岸边滑动,回收便捷,该生态修复浮床,太阳能风力除去水体异味,节能环保,稳定性高,且回收方便。在使用时,通过重力球5降低浮床本体1的重心,当有风浪时,重力球5可由地心引力在平衡底壳4内部滚动,引导浮床本体1回正,增加了浮床的稳定性,通过充气气囊12增加浮床本体1的浮力,不易沉底,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1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蓄电池6内部,通过太阳能蓄电池6给风机10供电,风机10带动气流从通风孔8进出,通过碳纤维网9对水体的腥臭味进行净化,减轻水体的异味,通过插地杆18可将收卷轮15插在水体岸边的泥土里,通过转动收卷轮15可收卷回收绳14,回收绳14拉动浮床本体1往岸边滑动,回收便捷,该生态修复浮床,太阳能风力除去水体异味,节能环保,稳定性高,且回收方便。综上所述,该生态修复浮床,通过重力球5降低浮床本体1的重心,当有风浪时,重力球5可由地心引力在平衡底壳4内部滚动,引导浮床本体1回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孔(2),所述圆孔(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3),所述电池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底壳(4),所述平衡底壳(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重力球(5),所述电池箱(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太阳能蓄电池(6),所述电池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箱(7),所述通风箱(7)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8),所述通风箱(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网(9),所述电池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0),所述通风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1),所述浮床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12),所述浮床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3),所述连接环(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绳(14),所述回收绳(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卷轮(15),所述收卷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7),所述转动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地杆(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孔(2),所述圆孔(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3),所述电池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底壳(4),所述平衡底壳(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重力球(5),所述电池箱(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太阳能蓄电池(6),所述电池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箱(7),所述通风箱(7)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8),所述通风箱(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网(9),所述电池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0),所述通风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1),所述浮床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12),所述浮床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3),所述连接环(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绳(14),所述回收绳(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卷轮(15),所述收卷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7),所述转动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地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康向益红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容百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