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差式密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51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井下开采石油检测密度的一种仪器。目前国内外开采石油所使用的压差式密度计都是波纹管式的,使得仪器直径大不能进行井下环空测试,并且分辨率和测量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改用为压差平衡管的结构,从而缩小了该仪器的体积,并可进行井下环空测试,还大大提高了该仪器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差式密度计是井下开采石油的一种检测仪器。目前在国内外开采石油所使用的压差密度计常用波纹管式压差密度计。它的分辨率和精度较低,仪器直径大不能进行环空测试。国内生产的波纹管压差密度计由于波纹管质量不过关,高温性能差,测量精度低,所以波纹管式压差密度计还不完全满足油田开采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不用波纹管而是利用压差平衡管的结构,从而缩小了体积,提高了该密度计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并可耐井下高温。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利用流体液柱压差平衡原理,采用测量液柱压差的结构型式。在具有上孔和下孔构成的压差平衡管内,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在平衡管内形成一个上端为油下端为水的液柱。它在外筒的长孔h段测量液柱高度形成一个压差与井筒中同高度段的流动液柱的压差相平衡。当井筒中流动液柱的压差变化,平衡管中h段高度液柱的油水比例也随之变化。这个变化通过测电容值反映出来,并根据电容值找出相对应的油水比例。然后根据油水比例和h段测量液柱高度而推算出井筒的压差,最后再根据压差推算出井液的密度。井液通过外筒的四个长孔进入外筒与平衡管空间,由于井水的密度不同,所以油进入上端的油容器中,水进入下端的水容器中。平衡管中的油从油容器通过上孔进出平衡管,水从水容器通过下孔进出平衡管。-->平衡管中油水比例的多少由电极来检测,电极是导电金属,外包绝缘层为电介质,电极与平衡管组成一个电容。由于井下水是导体,原油是绝缘体,压差平衡管内的油柱和水柱的变化引起电极与压差平衡管之间电容量的相应变化。当该压差式密度计在全为油的井筒中,此时电容量为最小。当井筒中全为水时,电容量为最大。在井下流动液体的密度在油与水之间时有相应的电容量。从而测出井下流动液体的密度。另外为保证在高温油井时防止电容两极短路,在电极外一定要包高温绝缘材料。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在A-A截面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在B-B截面的剖面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从图1可看出已是本技术装配好了的整体图。将电缆头(1)和接线筒(2)用丝扣连接,接线筒(2)的下端装有密封绝缘塞(3),并与电极(4)上端连接,连接处外包绝缘胶带,在电极(4)下端外包绝缘胶带,插入引锥(13)的中心孔中,保证电极(4)的绝缘性能。由上孔(6)和下孔(7)构成的压差平衡管(5),套在电极(4)的外面。有排气小孔(9)和四个长孔(10)构成的外筒(8),用丝扣与接线筒(2)相接,其下端用丝扣与引锥(13)相接。外筒(8)的长孔(10),就是压差式密度计测量液柱高度(h)的通孔,使井筒内的油水混合液体与压差平衡管(5)相通,排气小孔(9)的作用是排除从井液中带入仪器的气体。测量液柱高度(h)的上方构成油容器(11),测量液柱高度(h)的下方构成水容器(12)。油容器(11)-->经过上孔(6)通过电极(4)与压差平衡管(5)的环形空间,经过下孔(7)与水容器(12)相通。电极(4)是由金属棒外包高温绝缘材料制成的,本技术选用的是聚酰亚胺高温绝缘材料并做为电容器的电介质。电极(4)为电容器的一个极。金属制的压差平衡管(5)为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与金属制成的外筒(8)和接线筒(2)以及电缆(1)相通。通过地面仪器测出电容量值。从而测出井下流动液体的密度。图2是本技术在A-A截面的剖面图,从此剖面图可看出上孔(6)有四个,并是均匀分布。图3是本技术在B-B截面的剖面图,从图中可看出外筒(8)与压差平衡管(5)、电极(4)是同心的,长孔(10)有四个并均匀分布。按以上实施该压差式密度计就可以达到予期的效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采用压差平衡管的结构,不用波纹管,因此该密度计的直径大大减小,可以进行井下环空测试,满足油田开采的需要。2.本技术比现有国内外的压差式密度计测量精度,分辨率高,可满足井下小流量状态使用。3.耐高温、高压。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电缆头(1),接线筒(2),密封绝缘塞(3)、电极(4)、外筒(8)、引锥(13)组成的压差式密度计,其特征在于有上孔(6)和下孔(7)构成的压差平衡管(5)、套在电极(4)的外面,外筒(8)的长孔(10),就是压差式密度计测量液柱高度(h)的通孔,使井筒内的油水混合流体与压差平衡管(5)相通,测量液柱高度(h)的上方构成油容器(11),测量液柱高度(h)的下方构成水容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电缆头(1),接线筒(2),密封绝缘塞(3)、电极(4)、外筒(8)、引锥(13)组成的压差式密度计,其特征在于有上孔(6)和下孔(7)构成的压差平衡管(5),套在电极(4)的外面,外筒(8)的长孔(10),就是压差式密度计测量液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平郑德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