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纸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49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纸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纸盒,其包括:折叠形成树形的围边纸,围边纸由n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腰与腰相接组成;与围边纸中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折叠形成的开口配合的第一底纸板,第一底纸板中部设置有第一进口;与第一进口嵌合配合的盖合底座;第一底纸板为n边形,盖合底座为中空的圆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长纸盒的使用寿命、便于放置物品与盒身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纸盒
本技术涉及纸盒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纸盒。
技术介绍
纸盒常用于收纳或者包装物品。现有的纸盒一般为矩形或圆柱形,且为连体式纸盒,即盒身与盒盖一体,在将纸盒盖合的时候,一般采用将盒盖与盒身粘合或者扣合。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盒盖与盒身粘合,纸盒在使用一次之后,通常不能二次使用,盒盖与盒身一体结构,在多次打开盒身与盒盖的时候,造成纸盒磨损,使纸盒的使用寿命较短,且盒盖打开时经常虚掩在盒身的进口,影响放置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纸盒,其盒身与盒盖采用分体结构,具有增长纸盒的使用寿命、便于放置物品与盒身内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纸盒,包括:折叠形成树形的围边纸,所述围边纸由n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腰与腰相接组成;与所述围边纸中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折叠形成的开口配合的第一底纸板,所述第一底纸板中部设置有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进口嵌合配合的盖合底座;所述第一底纸板为n边形,所述盖合底座为中空的圆柱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合底座与第一底纸板插接配合,使纸盒传统的一体式结构转变为分体式结构,具有减少盖合底座与第一底纸板之间的摩擦的效果,本方案具有增长纸盒的使用寿命、便于放置物品于盒身内的效果,且因为围边纸呈树形,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底纸板靠近围边纸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底纸板形状相同的第二底纸板,所述第二底纸板位于围边纸折叠形成的空腔内,且所述第二底纸板与围边纸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底纸板上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一进口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一底纸板与第二底纸板之间有小于盖合底座高度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合底座插进第一进口内,且与第二底纸板抵接,第二底纸板具有限位盖合底座的插入深度的效果,使纸盒保持在合适的高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合底座远离围边纸的端面上设置有直径大于盖合底座直径的扣接纸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接纸板增加盖合底座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使纸盒具有更优的稳定性,且扣接纸板便于人手扣住,从而起到方便将盖合底座取出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合底座靠近第一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进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进口使盖合底座也起到收纳的效果,具有增大纸盒的容积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围边纸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层与其形状配合的第一面层纸,所述第一底纸板上设置有与其形状配合的第二面层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在第一面层纸、第二面层纸上印刷自己所需的内容,第一面层纸与第二面层纸对围边纸与第一底纸板起到保护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底纸板靠近第一进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抵接柱,所述抵接柱的截面为半圆形,且其内径等于盖合底座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柱减小了第一底纸板与盖合底座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盖合底座在第一进口滑插移动时的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面层纸中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向外延伸有粘接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面层纸通过粘结纸与围边纸连接,减少第一面层纸与围边纸外侧壁之间的皱褶,而又将第一面层纸与围边纸固定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底纸板与第二底纸板之间连接有连接环板,所述连接环板的内径与所述盖合底座的外径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板增加了第一底纸板与第二底纸板之间的连接结构,使纸盒的承压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树形围边纸、与折叠后的围边纸配合的第一底纸板,以及与第一底纸板配合的盖合底座,盖合底座与第一底纸板为分体结构,具有增长纸盒的使用寿命、便于放置物品于盒身内的效果;2.在盖合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扣接纸板,具有增大盖合底座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使纸盒放置更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分体式纸盒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是第一面层纸的展开图;图4是本实施例一种分体式纸盒的爆炸图。图中,1、围边纸;11、第一底纸板;12、盖合底座;13、第二底纸板;14、第一进口;15、第二进口;16、扣接纸板;17、第三进口;18、第一面层纸;19、第二面层纸;2、抵接柱;21、粘贴纸;22、连接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体式纸盒,折叠后呈树形的围边纸1、与折叠后的围边纸1配合的第一底纸板11、以及与第一底纸板11配合的盖合底座12。围边纸1类似扇形,其面上由其顶点向外侧呈扇形形成n-1道折痕,折痕与折痕之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形,且相邻等腰三角形的腰与腰相接,围边纸1折叠后,位于两侧的等腰三角形的腰抵接且粘合。参照图2和图3,在围边纸1形成树形的外侧壁上粘接有一层第一面层纸18,第一面层纸18的形状与围边纸1的形状相同,在第一面层纸18位于最外侧的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边上向外延伸有连接纸,当第一面层纸18与围边纸1固定的时候,将第一面层纸18围设在围边纸1的外侧,且与围边纸1贴合,连接纸与围边纸1之间通过胶水粘合,然后在连接纸远离围边纸1的侧面涂有胶水,再将第一面层纸18远离连接纸的一侧粘接在连接纸的上方。在第一面层纸18上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延伸有粘接纸21,将粘接纸21向围边纸1折叠围设形成的空腔内弯折,且粘接纸21对应第一面层纸18上的等腰三角形相接处折叠成三角形,且与围边纸1抵接。参照图2和图4,围边纸1上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依次连接形成开口,开口与围边纸1形成的空腔连通。第一底纸板11粘接在开口处,且与粘接纸21粘合,第一底纸板11为n边形。在第一底纸板11上开设有贯穿其的第一进口14,第一进口14为圆形,且与第一底纸板11的几何中心同心。盖合底座12为中空的圆柱体,第一进口14的内径配合盖合底座12的外径。在围边纸1内侧壁连接有第二底纸板13,第二底纸板13的形状与第一底纸板11的形状相同,第二底纸板13与围边纸1的内侧壁连接,在,第二底纸板13上开设有贯穿其的第二进口15,第二进口15为圆形,第二进口15的圆心与第一进口14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第二进口15的直径小于第一进口14的直径。在第二底纸板13与第一底纸板11之间连接有连接环板22,连接环板22与第一进口14的圆心的同一竖直线上,连接环板22增加第一底纸板11与第二底纸板13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第一底纸板11靠近第一进口14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抵接柱2,抵接柱2在竖直面上的截面为半圆形,抵接柱2形成环形,其内径等于盖合底座12的外径。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形成树形的围边纸(1),所述围边纸(1)由n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腰与腰相接组成;与所述围边纸(1)中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折叠形成的开口配合的第一底纸板(11),所述第一底纸板(11)中部设置有第一进口(14);与所述第一进口(14)嵌合配合的盖合底座(12);所述第一底纸板(11)为n边形,所述盖合底座(12)为中空的圆柱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形成树形的围边纸(1),所述围边纸(1)由n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腰与腰相接组成;与所述围边纸(1)中的等腰三角形底边折叠形成的开口配合的第一底纸板(11),所述第一底纸板(11)中部设置有第一进口(14);与所述第一进口(14)嵌合配合的盖合底座(12);所述第一底纸板(11)为n边形,所述盖合底座(12)为中空的圆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纸板(11)靠近围边纸(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底纸板(11)形状相同的第二底纸板(13),所述第二底纸板(13)位于围边纸(1)折叠形成的空腔内,且所述第二底纸板(13)与围边纸(1)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底纸板(13)上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一进口(14)的第二进口(15),所述第一底纸板(11)与第二底纸板(13)之间有小于盖合底座(12)高度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底座(12)远离围边纸(1)的端面上设置有直径大于盖合底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恩曾泽林魏先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协旺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