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36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车,包括底架、设于底架顶部的载物板、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架的拉手、至少两个可拆卸地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一脚轮、至少两个可拆卸地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二脚轮;所述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上分别可转动地设有一轮体,所述轮体包括轮毂、套设于轮毂的轮胎,所述轮毂两侧分别设有保护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推车领域,拉手、第一脚轮、第二脚轮、底架可分别拆卸,方便运输,当某个部位损坏时,将该部位拆卸进行更换,保护盖可防止绳子或其他杂物卡置于轮毂内,且保护盖具有支撑保护轮毂的作用,防止轮毂长期受到较大的压力变形损坏,解决了手推车维护不便、不方便运输,脚轮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车
本技术涉及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车。
技术介绍
手推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手推车是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手推车具有造价低廉、操作简单、自重轻、可搬运质量较大的货物、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等特点。现有的手推车通常载物重量较大,脚轮上的轮毂长期受力,轮毂容易变形,使得轮子输送时容易产生偏移,导致轮子的损坏,且轮子内的轮毂容易穿过、缠绕绳子,轮毂内也容易沾上异物,影响轮子的输送平衡。现有的推车脚轮大多一体成型,若某个零部件损坏时,需要整个脚轮进行更换,维护成本高;现有的手推车拉手、底架通常一体成型,甚至有些手推车的底架与脚轮不可拆卸地连接,当手推车损坏需要进行维护更换时,通常整个手推车进行维护,而手推车体积质量较大,给维护带来了不便,若手推车某个部件损坏无法进行维修时,有可能导致整个手推车的报废,增加了成本;生产完的手推车进行运输时,手推车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且打包邮寄不便。专利申请号:CN201721815221.X,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推车,包括固定架和底板,所述固定架与底板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设于底架顶部的载物板、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架的拉手、至少两个可拆卸地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一脚轮、至少两个可拆卸地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二脚轮;所述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上分别可转动地设有一轮体,所述轮体包括轮毂、套设于轮毂的轮胎,所述轮毂两侧分别设有保护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设于底架顶部的载物板、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架的拉手、至少两个可拆卸地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一脚轮、至少两个可拆卸地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二脚轮;所述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上分别可转动地设有一轮体,所述轮体包括轮毂、套设于轮毂的轮胎,所述轮毂两侧分别设有保护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上设有复数个第一凹槽和复数个第二凹槽,复数个所述第一凹槽和复数个所述第二凹槽交替排列环布地设于保护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为沿中部方向向外凸起的弧面状结构,所述第一凹槽为六边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横切面为V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一连接座、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连接座下端的旋转座、两个设于旋转座下端的第一连接片,所述轮体可转动地设于两个第一连接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轮包括设于底架底部的第二连接座,设于第二连接座下端的两个第二连接片,所述轮体可转动地设于两个第二连接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至少两个顶角处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为L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响根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卓烨脚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