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11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它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的叠合面上设有注浆通道、主流道及若干组成型腔体,伞骨放置于成型腔体内,伞骨与成型腔体一一对应;每组成型腔体均至少包括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所有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分别与对应的主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能够实现一次同步注塑珠尾和夹马两个注塑件,使得生产工序得到简化,且珠尾和夹马的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且产品合格率高,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伞骨注塑件的模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
技术介绍
伞骨是支撑雨伞的一条一条的骨架,伞骨与伞布的通常通过其中端和外端的注塑件与伞布缝合连接。由此,伞骨上的两个注塑件与伞布的连接端要求基本在同一平面上才是合格品。现有的伞骨上与伞布缝合连接的两个注塑件(即伞骨尾端的珠尾和伞骨中部的夹马)制作很多采用分开注塑方式,致使两个注塑件的连接端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概率较高,二次注塑时也要求操作者要仔细摆放伞骨的朝向,致使产品的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下,且二次注塑操作较为麻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以克服现有的伞骨注塑件制备存在的废品率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的叠合面上设有注浆通道、主流道及若干组成型腔体,伞骨放置于成型腔体内,伞骨与成型腔体一一对应;每组上述成型腔体均至少包括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所有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分别与对应的主流道连通。进一步改进地,上述下模包括主座及装配于主座上的珠尾模块和夹马模块,主座上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的条形孔,珠尾模块和夹马模块分别通过螺栓贯穿对应条形孔地锁固于主座上,珠尾模块和夹马模块分别沿条形孔调节二者间距。进一步改进地,上述主座上固定设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上述珠尾模块固定装配于该第一滑座上,上述夹马模块固定装配于该第二滑座上,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分别螺栓可滑动调节地锁固装配于对应的上述条形孔上。进一步改进地,上述珠尾成型腔和上述夹马成型腔分别沿横向延伸,上述珠尾模块和上述夹马模块分别设有一上述主流道,主流道沿纵向延伸,上述注浆通道设于上述主座上,两条主流道分别与该注浆通道连通。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注浆通道与上述主流道连接的端部为沿横向延伸的直线结构,该端部的延伸长度与上述条形孔的长度相配适。该结构设置便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在进行横向移位调节时能够保持注浆通道与主流道的保持连通状态。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模具能够实现一次同步注塑珠尾和夹马两个注塑件,使得生产工序得到简化,生产操作更为简易,且珠尾和夹马的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且产品合格率高,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通过珠尾模块和夹马模块的可调节、替换配置,使得同一个模具能够适用更多尺寸和款式的注塑件的生产,有效提高了模具的使用率,进而有效降低模具成本,生产成本得到进一步地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模具的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1,上模的结构与下模1的构造成镜面对称分布。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1的叠合面上设有注浆通道11、主流道12及若干组成型腔体13,伞骨放置于成型腔体13内,伞骨与成型腔体13一一对应;每组上述成型腔体13均至少包括珠尾成型腔131和夹马成型腔132,所有珠尾成型腔131和夹马成型腔132分别与对应的主流道12连通。继续参照图1,上述下模1包括主座14及装配于主座14上的珠尾模块141和夹马模块142,主座14上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的条形孔140,珠尾模块141和夹马模块142分别通过螺栓贯穿对应条形孔140地锁固于主座14上,珠尾模块141和夹马模块142分别沿条形孔140调节二者间距。继续参照图1,上述主座14上固定设有第一滑座143和第二滑座144,上述珠尾模块141固定装配于该第一滑座143上,上述夹马模块142固定装配于该第二滑座144上,第一滑座143和第二滑座144分别螺栓可滑动调节地锁固装配于对应的上述条形孔140上。继续参照图1,上述珠尾成型腔131和上述夹马成型腔132分别沿横向延伸,上述珠尾模块141和上述夹马模块142分别设有一上述主流道12,主流道12沿纵向延伸,上述注浆通道11设于上述主座14上,两条主流道12分别与该注浆通道11连通。继续参照图1,上述注浆通道11与上述主流道12连接的端部111为沿横向延伸的直线结构,该端部111的延伸长度与上述条形孔140的长度相配适。该结构设置便于第一滑座143和第二滑座144在进行横向移位调节时能够保持注浆通道11与主流道12的保持连通状态。本技术的模具能够实现一次同步注塑珠尾和夹马两个注塑件,使得生产工序得到简化,生产操作更为简易,且珠尾和夹马的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且产品合格率高,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通过珠尾模块141和夹马模块142的可调节、替换配置,使得同一个模具能够适用更多尺寸和款式的注塑件的生产,有效提高了模具的使用率,进而有效降低模具成本,生产成本得到进一步地降低。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叠合面上设有注浆通道、主流道及若干组成型腔体,伞骨放置于成型腔体内,伞骨与成型腔体一一对应;每组所述成型腔体均至少包括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所有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分别与对应的主流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叠合面上设有注浆通道、主流道及若干组成型腔体,伞骨放置于成型腔体内,伞骨与成型腔体一一对应;每组所述成型腔体均至少包括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所有珠尾成型腔和夹马成型腔分别与对应的主流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主座及装配于主座上的珠尾模块和夹马模块,主座上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的条形孔,珠尾模块和夹马模块分别通过螺栓贯穿对应条形孔地锁固于主座上,珠尾模块和夹马模块分别沿条形孔调节二者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伞骨注塑件注塑效率和合格率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阿煌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亚鸿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